紫菀,又名紫苑、炙紫菀,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本草纲目》言“其根色紫而柔宛,故名”.中医认为,紫菀性味苦、辛、甘,微温,具有润肺、化痰、止咳功效,适用于咳嗽气逆、咯痰不爽,以及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多种咳嗽.《本经》言其“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名医别录》言其“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本草从新》言其“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又能通利小肠”.由于其温而不热,润而不燥,故咳嗽之证,无论外感、内伤,病程长短,寒热虚实之咳嗽均可用之.如风寒外感咳嗽,咽痒,咯痰不爽,可配荆芥、桔梗同用;肺热咳嗽,痰黄而稠,可配桑白皮、浙贝母、黄芩等;阴虚劳咳,痰中带血,可配阿胶、贝母同用.外感咳嗽一般宜生用,阴虚咳嗽宜炙用.
止嗽散出自程钟龄<医学心悟>,由百部、紫菀、白前、荆芥、陈皮、桔梗、甘草等七味药物组成.因其"温润和平,不寒不热,已无攻击过当之虞,又有启门驱贼之势",擅治"诸般咳嗽".现将笔者运用止嗽散加减,治验慢性咳嗽案例介绍如下.
目的 通过对紫菀水煎剂不同剂量组通便作用的实验研究,观察其对小鼠肠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影响,试以此解释其通便作用机理.方法 将雌雄各半的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紫菀高、中、低剂量组,灌药两天后经复方地芬诺酯造模杀检,通过荧光法等检测肠组织的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并测算炭末推进率及大肠组织中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TChE).经统计学处理,对其通便作用及其机理进行研究.结果 炭末推进率方面,紫菀大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NE含量方面,紫菀小剂量与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ChE方面,紫菀小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大黄阳性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紫菀能提高TChE活力,减少NE的含量,从而达到通便的作用.
千里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干燥全草.别名九里明、九龙光、黄花草、九岭光.本品原名千里及,始载于<本草拾遗>.
良园枇杷叶膏由枇杷叶、桔梗、紫菀、甘草浸膏、杏仁水等组成,具有宣泄肺气、化痰镇咳之功效,我们曾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了药效学研究[1],本文就对其临床验证加以报道如下:
目的 介绍中药紫菀的化学成分及治疗药效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 紫菀的化学成分有萜类及其皂苷、肽类、黄酮类、甾醇及有机酸类等.经研究有抗菌消炎、肿瘤治疗、抗氧化等疗效.结论 紫菀化学成分丰富,但治疗药效研究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对紫菀挥发油中祛痰活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气.质联用法分析挥发油成分;另以硅胶薄层色谱法进行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各种有机波谱鉴定其结构.同时以酚红法进行祛痰活性研究.结果:以气-质联用法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是(R)-(-)-p-menth-1-en-4-ol(1),2-undecanone(2),n-decanoic acid (3),(-)-spathulenol(4),hexahydrofarnesyl acetone(5),hexadecanoic acid(6),cis-9,cis-12-octadecadienoic acid(7);分离鉴定1-乙酰基-反式-2-烯-4,6-癸二炔(8),具有祛痰作用.结论:紫菀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1-乙酰基-反式-2-烯-4,6-癸二炔具有祛痰作用.
目的:测定不同收集地及产地紫菀中紫菀酮的含量,以期评价紫菀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直接测定.色谱柱Polaris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0 nm.结果:测定了10个地区的商品紫菀,紫菀酮含量在0.06%~0.18%.结论:所测样品中紫菀酮含量均低于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紫菀酮的最低限度.
目的:研究中药紫菀Aster tataricu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紫菀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quercetin,I)、山柰酚(kaemferol,Ⅱ)、大黄素(emodin,Ⅲ)、大黄酚(chrysophanol,Ⅳ)、大黄素甲醚(physcion,V)、苯甲酸(benzoic acid,Ⅵ)、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zoic acid,Ⅶ)、咖啡酸(E-caffeic acid,Ⅷ)、阿魏酸二十六烷酯(E-ferulic acid hexacosyl ester,Ⅸ).结论:化合物Ⅳ,V,Ⅵ,Ⅶ,Ⅷ,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急支糖浆由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紫菀、前胡、枳壳、麻黄和甘草等8味中药组成,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秘制橘红痰咳胶囊是在传统用药的基础上,研制出的中成药制剂.由化橘红、浙贝母、茯苓、百部、苦杏红、半夏、白前、紫菀、荆芥、桔梗等10味中药组成,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能.
紫菀味辛苦,性温,入肺经.此药温润不燥,辛散而不伤阴,苦降又不伤气,长于开郁肺郁,为疏壅滞,散外邪,降肺气,化痰浊,止咳嗽,定喘咳要药.因其药性平和,无论外感内伤,寒咳热咳,均可配伍应用.
答:中医药治疗便秘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选加几味药,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1 选加紫菀、桔梗、前胡宣肺以通便.
止咳速效灵颗粒是根据我院著名老中医高辉远教授长期临床的经验处方而研制的复方制剂,由虎杖、矮地茶、炙杷叶、紫菀等组成,具有益肺止咳、化痰平喘功效.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止咳速效灵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及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喘咳不止等症6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的:探讨影响紫菀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的各种因素,建立并优化紫菀AFl2反应体系,为研究紫菀分子品质性状的技术平台奠定基础.方法:CTAB法提取紫菀基因组DNA,分别用一步法和两步法进行酶切与连接,分别进行预扩增、选扩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检测.结果:本研究建立了适用于紫菀的AFLP体系:用乙醇沉淀DNA,建立的模板不合PCR反应抑制剂及其他酶反应抑制剂,可被限制性内切酶MseI和EcoRI完全酶切;确定两步法进行酶切、连接,酶切时间为37℃3h,连接时间为16℃过夜,缓冲液选用NEB公司Buffer 2;选择性扩增后的银染显色在10℃以下.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反应体系适用于紫菀基因组DNA的AFLP研究.
目的利用正交实验研究紫菀中紫菀酮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利用微波辅助加压溶剂提取法提取紫菀中紫菀酮,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微波提取条件(包括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料液比)对紫菀中紫菀酮的影响.采用HPLC检测紫菀酮的含量,其中色谱柱:Spherisorb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98:2);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为200 nm.结果溶剂使用体积分数为80%乙醇,提取时间为30 min,提取次数为3次,料液比为1:20时,提取率最佳.结论采用本实验方法提取紫菀中紫菀酮具有效率高,时间短,所需温度低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
目的 研究缘毛紫菀的亲水性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萃取,大孔树脂和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运用波谱法(IR,UV,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缘毛紫菀(Aster souliei Franch)全草的稀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1),飞蓬苷(2),芦丁(3),陈皮苷(4)和dipsacoside B(5).结论 化合物2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目的介绍中药紫菀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紫菀的化学成分有萜类及其皂苷、肽类、香豆素、黄酮类、蒽醌类、甾醇及有机酸类等.结论紫菀化学成分丰富,但药理活性研究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研究.
复方蛤青注射液系蟾蜍、苦杏仁、五味子、黄芪、紫菀、附子、白果、前胡、黑胡椒等九味中药组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散风、清热、祛痰、止咳之功效.临床用于感冒、咳嗽、头痛等症状.现通过实验研究观察本药在体内与体外的抑菌作用.
良园枇杷叶膏由枇杷叶、桔梗、紫菀、甘草浸膏、杏仁水等组成,具有宣泄肺气、化痰镇咳之功效,我们曾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了药效学研究,本文对其临床验证加以报道:
史堪,字载之,北宋四川眉山人,政和年间中过进士并任过太守。同时他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在《宋史》等史书中都记载有史堪治病的动人事例,当朝权贵蔡京患便秘症经史堪治愈就是其中一例。
1.13化瘀通气方(印氏方)[方药组成]柴胡10克,赤芍30克,丹参30克,当归15克,生牡蛎30克(先下),广郁金10克,川楝子12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桔梗10克,紫菀10克,()虫12克.
1 习惯性便秘 赵某,女,47岁,职员,患习惯性便秘4年,近1年来口服、外用导泻西药皆已罔效,唯以灌肠为法,服中药润肠或攻下均难如意。其人形体丰腴,纳欠而渴饮,脉滑,舌苔薄腻色黄,已5日大便未行,肛坠而虚坐努责,详询病史,悉其平素久坐少动,多感冒而常忧思。笔者思忖:此阳明实证无疑,通腑法既不效,何不反其道而行之,施变法一治?遂拟出宣肃肺气法,上溯肺脏,以开其壶盖,处方:炙紫菀12g,桔梗15g,炙升麻12g,杏仁泥12g,前胡10g,瓜蒌皮12g,瓜蒌仁15g,2帖。药后,病瘥。 按:肺与大肠互为表里,现大肠传导失司,与肺主气之功能失职有关,肺气闭塞,不能下降,致使津液失于输布而不能下行润达,肺气通降失常则大肠传导失常,以致糟粕内停,欲便不得。投宣肺法以开肺之气窒,方中以紫菀宣通壅滞;瓜蒌皮宽胸,开肺气闭郁;升麻升发肺气;桔梗升胸中肺气,载诸药上行,在本方起舟楫作用;杏仁、前胡宣肺肃肺;瓜蒌仁寒润生津、化燥开结、化痰润肠,对多痰之肥胖之人尤其适宜,瓜蒌仁、杏仁油润滑腻,可润燥滑肠通便。全方具有调节肺气升降开阖之功能,窒开气畅,肺气得以肃降,津液亦可顺利下达。清升而浊降,故大肠传导如常。
目的 研究紫菀Astertataricus的多酚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紫菀石油醚及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芹菜素(api-genin,Ⅰ)、大黄酚(chrysophanol,Ⅱ)、大黄素(emodin,Ⅲ)、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Ⅳ)、橙皮苷(hesperidin,Ⅴ)、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Ⅵ)、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Ⅶ)、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Ⅷ).结论 化合物Ⅴ~Ⅷ为首次从紫菀中分离得到.
紫菀是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润肺下气、消痰止咳之功效,主治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等症[1].<本草纲目>中记载,紫菀"味苦,性温,无毒.主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是许多常用的止咳平喘复方中药制剂中的重要药物之一.
目的研究紫菀Astertataricu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紫菀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菀酮(shionone,I)、木栓酮(friedelin,Ⅱ)、表木栓醇(epi-friedelanol,Ⅲ)、蒲公英萜醇(taraxerol,Ⅳ)、β-谷甾醇(β-sitosterol,V)、豆甾醇(stigmastero1,Ⅵ)、胡萝卜苷(daucosterin,Ⅶ).结论化合物Ⅳ,V,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目的 比较款冬花、叶与紫菀配伍后紫菀散的毒性,为款冬叶的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款冬花、叶分别与紫菀(1∶1)配伍,小鼠连续给药14 d(生药量40 g/kg),通过组织病理、血清生化指标以及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对2个复方的毒性进行比较.结果 生化指标和病理学结果显示给药后肝脏发生明显病变;多元统计结合KEGG代谢通路分析确定了血清和肝脏中15个与肝脏毒性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从散点图中给药组与对照组的距离及上述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幅度来看,款冬花、叶配伍的紫菀散虽对机体的代谢影响不同,但未发现款冬叶配伍紫菀后的毒性强于款冬花配伍紫菀后的毒性.结论 款冬叶配伍的紫菀散在毒性上与款冬花配伍的紫菀散相当,为款冬叶的资源利用奠定了研究基础.
止嗽散为清代程钟龄所拟,由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等中药组成,见于<医学心悟>,属止咳化痰、疏风解表之剂[1].后人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加减处方,使止嗽散的适用范围更加广泛.本实验以止嗽散为基础,加入地龙、杏仁等中药组成的加味止嗽散,整体实验证明其具有镇咳、化痰、抗炎、平喘等药理作用.本实验运用现代分离技术对加味止嗽散有效部位群(MZC)进行系统的研究,测定结果表明MZC中含有生物碱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含黄酮类物质达0.665%.本实验对MZC的平喘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半夏露由生半夏、枇杷叶、远志(炙)、紫菀、桔梗、麻黄、甘草、浓陈皮酊、薄荷油、蔗糖、苯甲酸钠配制而成的口服液体制剂,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咳嗽多痰、支气管炎,尤其适用于儿童.但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因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会产生浑浊或分层现象,影响了成品的外观和质量.为此我们按照《浙江省药品标芳》(93年版)配制半夏露,进行以下试验和分析.
目的 建立急支糖浆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主要成分的量,为急支糖浆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XTerra RP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8%冰醋酸水溶液(含有0.2%三乙胺)-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80 nm.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建立急支糖浆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分析;通过与阴性对照及混合对照品色谱峰进行比对,确定共有峰归属及成分指认;并对指认出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在特征图谱研究中,共确定17个共有峰,图谱中2、8号峰来源于鱼腥草,4、10号峰来源于金荞麦,7、12、15号峰来源于四季青,1、13号峰来源于麻黄,16、17号峰来源于枳壳,而3、6号峰为鱼腥草、金荞麦和四季青共有峰.同时利用相似度软件对10批急支糖浆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各批次样品相似度在0.98以上;通过比对特征峰保留时间,指认出6种主要成分,分别为原儿茶酸(3号峰)、原儿茶醛(6号峰)、阿魏酸(7号峰)、绿原酸(10号峰)、盐酸麻黄碱(13号峰)和柚皮苷(16号峰);10批样品中原儿茶酸量在3.122 1~3.270 0 mg/mL,原儿茶醛量在5.108 6~5.224 9 mg/mL,阿魏酸量在8.893 2~9.120 8 mg/mL,绿原酸量在6.792 1~6.931 0 mg/mL,盐酸麻黄碱量在2.154 4~2.236 2 mg/mL,柚皮苷量在4.125 8~4.183 3 mg/mL.结论 所建立的急支糖浆HPLC指纹图谱和定量测定分析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以有效地评价该制剂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