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分析乳磨牙牙槽脓肿应用脓腔抽脓以后甲硝唑溶液冲洗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乳磨牙牙槽脓肿入院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时间,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排脓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脓腔抽脓后甲硝唑溶液冲洗治疗,比较两组脓肿治疗平均时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通过比较,研究组患者脓肿治疗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二者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脓腔抽脓后甲硝唑溶液冲洗治疗乳磨牙牙槽脓肿,并发症少,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缩短治疗时间,获得良好效果.
患者女,54岁。因发现盆腔包块1年,腹痛10 d,于2013年7月20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绝经3年。1年前自扪及下腹部有包块,伴有坠胀感,10 d前出现腹痛。外院彩超示:盆腔巨大包块。遂来江苏省沭阳人民医院就诊。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子宫颈光滑,宫体后位,大小正常。脐下一指可扪及一巨大包块,活动度欠佳,无压痛。实验室肿瘤标志物检测:血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正常, CA12539.4 U/mL,CA199425.5 U/mL。临床诊断为盆腔包块性质待查,考虑卵巢肿瘤。患者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腹腔内无腹水,子宫大小正常。左侧附件区见一大小约20.0 cm ×15.0 cm的包块,囊实性,来源于卵巢,肿块与侧腹壁、部分网膜粘连。右侧附件无明显异常。手术探查腹壁、肠管等处未见结节。手术切除左侧附件肿块送快速冷冻病理切片,术中病理检查结果:左侧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恶变,恶变成分为鳞状细胞癌。手术行全子宫+右侧附件+部分大网膜切除,用甲硝唑溶液清洗腹腔后化疗,放置引流管,术后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15岁,学生,住院号:0101732。因初次性交后阴道多量出血1小时余入院。入院时间:2010年4月22日,18:10。患者平常月经规律,量中,无痛经史。于2010年4月22日下午4时余初次性交后出现阴道多量出血,渐感头昏、乏力,现仍有较多阴道出血,无腹痛,无发热。末次月经2010年4月4日,患者精神一般,查体:T 36.5℃,P90次/min, R20次/min,Bp127/75mmHg。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心肺听诊未发现异常。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妇检:外阴已婚未产型,阴唇后联合有一长约1cm撕裂伤,无出血。阴道内有多量暗红色血液流出。阴道左侧壁至后穹窿有长约4x3c㎡撕裂伤,伴活动性出血。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中,无压痛,双侧附件未触及异常。辅助检查:急查血常规示Hb99g/L,RBC3.27×1012/L,WBC18.5×109/L ,N79%,L15%,血型“A”。APTT35.0秒,PT15.3秒,快速补液,阴道塞纱布2块压迫止血,做好术前准备,立即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入手术室在腰麻下行阴道壁撕裂伤修补术。常规外阴阴道消毒,Ⅱ/0合成线间断缝合阴道壁撕裂伤,检查无出血,0.5%甲硝唑溶液冲洗阴道,阴道塞入涂布红霉素软膏之纱布卷2块,防粘连。术后预防感染,止血,补液治疗,阴道纱布卷24小时后取出,阴道伤口无出血,于4月24日复查血常规示 Hb79g/L , RBC2.68×1012/L ,WBC7.0×109/L ,N65%,L28%。于4月24日10:00患者要求出院。
目的 探析甲硝唑溶液局部治疗产科腹部伤口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74例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对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7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甲硝唑溶液局部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住院时间、费用展开对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患者为37例(100.00%)优于参照组总有效患者29例(78.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平均住院费用(6414.45±103.67)低于参照组(7815.76±133.84),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2.44±4.20)天与(19.20±6.24)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科腹部伤口感染患者实施甲硝唑溶液局部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使伤口的愈合率显著提升,并能有效节省住院时间与费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目的 探讨甲硝唑溶液冲洗会阴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 将需要切开会阴的600例病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33例常规外阴消毒后切开及缝合会阴,产后每天常规用0.5%的碘伏消毒液擦洗会阴及切口,实验组300例预防性用0.5%甲硝唑原液分别于切开前、缝合前及缝合后冲洗会阴、会阴切口,产后每天会阴消毒同照组.结果 实验组会阴切口愈合率99.33%,较常规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0.5%甲硝唑溶液冲洗会阴、会阴切口用于预防切口愈合不良操作简单、安全、费用低、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对186例急性根尖炎的患者,随机抽取97例为实验组,使用复方甲硝唑溶液进行根管治疗:89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短时间内,达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为局部的联合用药提供了一些参考依据.
目的:观察甲硝唑溶液冲洗治疗乳磨牙牙槽脓肿脓腔抽脓的效果。方法:80例下颌乳磨牙牙槽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脓腔抽脓后,治疗组行甲硝哇溶液冲洗,对照组行切开排脓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牙周脓肿治疗并好转的平均天数:治疗组4.0天,对照组6.9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牙周阴影在治疗l0天时未消失的百分比:治疗组7.5%,对照组67.5%;出现牙龈退缩情况:治疗组:3例,对照组:9例,并伴有形成牙周袋或者牙齿粘连。结论:采用甲硝唑溶液冲洗,治疗在脓腔抽脓后乳磨牙牙槽脓肿,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消除牙周组织的炎症,加快康复的时间,促使牙周组织早期完全修复。
官腔积脓是因宫颈萎缩、颈管狭窄、粘连、宫腔内的炎性分泌物不能外流或引流不畅所致,多见于老年妇女.一般常用官腔引流加全身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长,效果欠佳.笔者自1997年3月~1999年7月采用0.2%甲硝唑溶液官腔内冲洗及导尿管持续引流的方法,治疗宫腔积脓患者1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褥疮是卧床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只要稍微护理不当,就会发生褥疮,给护理治疗和病人的康复造成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褥疮的1期和2期只要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很快就会愈合,一旦发展到溃疡期,轻者浅组织感染,脓液流出,重者坏死组织发黑,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扩展,甚至可达到骨头引起败血症.近几年来,我科接收了瘫痪病人39例,其中有6例程度不同的褥疮溃疡期病人,应用了甲硝唑溶液进行局部湿敷治疗,并配合红外线(TDP)照射,均达到满意的效果.
我院1990年以来,对24例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阑尾周围脓肿,行经皮置管甲硝唑溶液冲洗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腹腔镜下急性化脓性输卵管切除术中的病人138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70例术中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留置术尔泰于盆腔,对照组68例应用生理盐水冲洗盆腔后留置甲硝唑溶液,对比观察临床效果。
目的:对甲硝唑溶液局部治疗产科腹部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腹部伤口感染患者16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甲硝唑溶液进行治疗,并对两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62.5%,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溶液局部治疗产科腹部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目的:探讨甲硝唑溶液联合TDP红外线理疗用于预防阴道炎伤口延期愈合的方法.方法:从襄樊市妇幼保健院2003年11月~2005年11月自然分娩产妇中抽取患有阴道炎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观察组(B组)各50例.两组产妇的侧切伤口所采用缝合方法相同,即粘膜层和肌层羊肠线、表皮层用慕丝线间断缝合;不同之处为观察组分娩结束后于缝合前取0.5%甲硝唑溶液分别冲洗粘膜层、肌层、表皮层,24 h后行TDP红外线理疗,5日后拆线.产后7~14天访视.结果:对照组发生伤口延期愈合15例,观察组仅1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溶液用于预防阴道炎伤口延期愈合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联合TDP红外线理疗的方法经济、简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我院1996~2000年手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腹膜炎132例,术中采用0.2%甲硝唑溶液冲洗腹腔和切口,术后加用0.5%甲硝唑注射液静脉滴注,对预防切口和腹膜感染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不孕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中输卵管阻塞引起不孕症病例较多,我院应用甲硝唑溶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收到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992~1999年我院门诊利用甲硝唑溶液治疗输卵管阻塞30例,23~30岁25例,30~38岁5例.婚后3~10年28例,10~15年2例.经询问病史,妇科检查,B超及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方法确诊为输卵管阻塞.
患者女,40岁.因左手拇指、食指屈侧皮肤坏死2月伴瘙痒来我所就诊.就诊2个月前左手拇指指面出现小丘疹,瘙痒,搔抓后出现水疱、渗液,自行外用青霉素溶液、氯霉素溶液、氢化可的松溶液和甲硝唑溶液外敷数日,无明显效果,改口服乙酰螺旋霉素每日3次、每次3片,甲硝唑每日3次、每次2片;5 d后又改服头孢氨苄每日3次、每次3片,甲硝唑每日3次、每次2片以及氯苯那敏每日3次、每次1片.
创口、创面感染,是外科临床中尤其是创伤外科常见疾病.如何处理创面感染,特别是较多脓性分泌物的创面,尽早恢复机体原有的形态和功能,是临床工作的一个老问题.笔者采用3%过氧化氢溶液同0.1%新洁尔灭溶液交替冲洗清洗,然后用0.2%甲硝唑溶液湿敷,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就1991年至2001年10年之间遇到的4例典型病例为例,浅谈体会.
1990年11月~1999年12月,我们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穿孔、上消化道穿孔、急性化脓性盆腔炎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176例患者,在处理原发病灶后使用0.5%甲硝唑溶液冲洗腹腔及切口,并于术后用0.5%甲硝唑静滴3~7天的疗法,取得良好疗效.与1981年8月~1990年9月间的176例未在术中用甲硝唑冲洗腹腔及切口的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例比较,具有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腹腔镜辅助经阴子宫切除术(LAVH)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已得到较普遍的应用,但也具有术中出血、术后感染等缺点,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2000年6月至2003年12月,我院在LAVH中采用甲硝唑溶液冲洗术野,可明确有无出血,并减少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方法.方法:使用复方甲硝唑溶液窦内冲洗、灌注,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炎95例.结果:95例中,治愈79例,占83.2%;显效14例,占14.7%;无效2例,占2.1%.有效率97.9%.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复方甲硝唑溶液窦内冲洗、灌注,是治疗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的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小儿迁徒性双侧脓气胸较少见,处理比较棘手,病死率较高[1,2]。1989年10月~1998年10月我科收治6例,均治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结果1.1 对象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8~13岁。均因急性骨髓炎治疗4~12 d后出现呼吸困难而到我科治疗。查体:T 38~40.5℃,急性病容,鼻翼煽动,两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偶闻()/(口) 罗音。胸部透视及摄片均提示双侧液气胸,Χ线摄片示骨髓炎(其中胫腓骨3例,股骨1例,下颌骨1例,桡骨1例)。脓液细菌培养阳性4例,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 治疗方法1.2.1 药物治疗 6例患儿起病初期均给予大剂量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治疗骨髓炎,但控制不了病情,以后改用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方逐渐控制症状,获明显效果。1.2.2 闭式引流本组病例均胸穿多次未能奏效,改为双侧胸插管闭式引流,症状才逐渐缓解。插入闭式引流管后的第1~3 d,水封瓶水柱波动差,引流管引流不良。为使水柱波动好,引流液增多,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经胸管向胸内注入0.5%甲硝唑溶液20~40 ml,每天2次,次日胸管有50~100 ml脓性液流出;②反复挤压胸腔引流管,我们先从管的远端往近端胸内挤压,然后再由近端往远端挤压;③鼓励或刺激患儿咳嗽;④让患儿练习吹气球以利肺膨胀,使治疗寓于娱乐之中。
直肠损伤传统处理方法是:直肠损伤处清创、伤口缝合,乙状结肠造口以使粪便改道,造口远端用生理盐水及甲硝唑溶液充分冲洗,骶骨前直肠后放置烟卷引流.术后3~4 d拔除引流,伤口愈合后4周再作二期手术.将外置的乙状结肠切除后吻合[1].但这样患者痛苦大、并发症高、恢复时问长、经济负担重.我们对1例肛门直肠前列腺外伤9 h的33岁男性患者予以挂线疗法治愈,现介绍如下.
目的 分析内甲硝唑溶液局部治疗产科腹部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产科实施剖宫产术后出现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甲硝唑溶液局部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5例,比较两组腹部切口感染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无效率为0.0%、住院时间平均为(12.4±6.2)天、住院费用平均为(6 423.4±104.7)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甲硝唑溶液对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进行局部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伤口一期愈合率,降低产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阑尾切除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而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容易并发切口感染,使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炎症期延长,给病人带来了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我院采用甲硝唑溶液冲洗腹腔及保护切口,预防感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我院自1998年6月以来,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引流治疗腹腔脓肿36例,年龄13~67岁,平均38岁; 男15例,女21例.其中肾周围脓肿6例,肝脓肿9例,左髂窝脓肿5例,肠间隙脓肿6例,盆腔脓肿10例.本组患者均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如高热,肝区、腹部或腰部疼痛,肝脏肿大,腹部炎性包块,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病程5~15天不等,经B超及CT检查均显示为含有液性暗区的不均质包块,肿块直径4.3~19 cm.我们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500超声诊断仪.经B超检查显示液性暗区即脓腔后,在相应体表位置作标记,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用尖刀在选定区域戳一小口,用日本八光18G穿刺针,外套8F多孔猪尾巴导管,在超声引导下刺入脓腔中心,抽出脓液(50~360 ml)后,在脓腔内置入PTC-D引流管(17G×270 mm)或猪尾巴导管(18G),再用等渗盐水或0.2%甲硝唑溶液反复冲洗脓腔,引流管作妥善固定后进行持续引流,必要时作负压引流.穿刺液常规作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一般用甲硝唑、头孢噻肟钠、环丙沙星等药液每天冲洗脓腔 1~2次,夹闭引流管2小时后开放引流.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深部感染伤口的用药疗效.方法用双氧水冲洗,再用甲硝唑溶液浸泡的纱条进行换药治疗.结果伤口内肉芽组织生长正常,充填结实,伤口疤痕正常,无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安全、有效、经济、方便,适用于条件差的山区医院,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提高.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腰腹部,四肢出现红斑伴痒1d.患者因口腔牙龈炎静脉输注甲硝唑溶液250mL.约6h后于右侧腰部出现红色斑疹,8h后左大腿、双小腿、足踝部、双手指、足趾背等处亦出现相同皮损伴瘙痒.近2年常服用甲硝唑,均无异常反应.患者2年前曾有磺胺类药物过敏史,曾诊断为同定性药疹.此次皮损与上次皮损类似,遂以药疹自行口服抗过敏药物(氯雷他定片10mg)治疗1次.否认食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右侧腰腹部、左大腿、足踝部、双小腿、手背、足趾背等处散在分布硬币至鸡蛋大小的紫红色斑,界清,中央颜色深,周边鲜红,呈圆形或椭圆形,手指背处可见1 ~ 2cm大小的肿胀性红斑,有压痛,未见水疱(图1).
目的:探讨甲硝唑溶液治疗化脓性伤口的护理特点.方法:分析化脓性伤口的治疗和护理过程.结果:24例伤口化脓性感染病人经过甲硝唑溶液浸泡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甲硝唑溶液浸泡治疗化脓性伤口效果良好.
患者男,30岁.因交通事故伤急诊入院,初诊为左侧创伤性膈疝、脾破裂、左肋骨骨折合并液气胸、左肱骨内髁骨折、失血性休克.经抗休克治疗后,急诊经左胸腹联合切口探查.胸腔内有大量食物残渣及血性液体2 000 ml,脾及部分胃体疝入胸腔,脾上极、脾门全层破裂,胃体前壁见一长约6 cm裂口,切除脾脏后,将胃体裂口间断缝合回纳腹腔.膈肌有一长约15 cm的裂口,作间断褥式全层U形缝合.反复用大量温等渗盐水及甲硝唑溶液冲洗胸腔,置胸腔引流管1根,关闭胸部切口.探查腹腔,见肝脏左三角韧带部分撕裂,未见活动性出血,于脾窝置1根引流管,关闭腹部切口.术后第2天患者感胸闷、气促,呼吸32次/min,心率120次/min,血氧饱和度0.92,左胸腔引流管通畅,双肺可闻及大量散在湿音,右下肺呼吸音减弱,胸片示右胸积液.
例1男,23岁.工作时不慎被1 kV高压电击伤左大腿外侧,伤后30 min送往当地医院救治,患者意识清楚,左下肢活动受限.伤后5 h见患肢高度肿胀,皮肤呈苍白色,立即行切开减张术,患者躁动不安,随即意识不清,于伤后24 h收入笔者单位.诊断:烧伤总面积3%TBSA,Ⅲ度.入院后患者仍意识不清,高热,给予补液及大量抗生素静脉输注,同时输入甲硝唑溶液,先后输入血浆2200 ml.次日晨患者出现谵语,局部可触及捻发音,并闻及恶臭味,创口肌肉坏死脱落,直接涂片检出产气荚膜杆菌.患者于入院后2 d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