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妈妈带俊俊到朋友家里玩,对方家里有个小女孩与俊俊年龄相仿,穿戴非常别致,俊俊妈妈忍不住赞赏了几句.俊俊也满眼羡慕,向妈妈要求说:“妈妈,我也要像那个小姐姐一样,穿上花裙子!”周围人听了只是觉得好玩,就给俊俊换上了女孩子的花裙子,俊俊也很得意,手舞足蹈的表演乐得大家前仰后翻……两个小朋友也玩得很开心,难舍难分.以后每次俊俊到小姐姐家里做客,都要求妈妈给自己穿裙子,渐渐地,俊俊开始不喜欢穿自己原来的衣服了,并总是要求妈妈买裙子呢.妈妈开始产生了担心:自己的儿子怎么穿裙子穿上瘾啦?
赞同别人的观点是我们愿意干的事情.说“不”的时候,会有得罪人的感觉.双方都觉得不舒服.愿意与周围人或环境有一个和谐的气氛,通常阻止我们对人说“不”.其实你有权利说“不”.我是个设计师,性格内向做事沉稳,办公室里有“老好人”之称.经常会有同事上找到我,帮忙设计一些东西.我一般都会答应,下班时间去做.这样一来帮到了人,二来也能通过练习提升自己的水平.但最近,我发现有些不对劲了.
一名养路工在五年内先后经历过儿子考学落榜:妻子患重病住院半年之久;父亲去世;家中最值钱的东西被盗;自己被汽车撞断胳膊.如果你不认识他,你可能会为他担忧,觉得他的日子快没法过了.但他留给周围人的,依然是快乐.
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女人:喋喋不休地抱怨别人这儿不好,那儿不好,好像周围人都对不起她,而从她嘴里也很少说过感谢别人的话,很少从自身查找原因,不愿面对现实,不愿承担自己该扛的责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怨妇".
现在的我,生活在过去从未设想过的大学里,轻松欢乐,过着让周围人羡慕的生活.偶尔和高中的朋友短暂相聚,或是网上闲聊,他们话语里总是带着一丝不甘的嫉妒:就你也考上了那么好的大学,你以前可是个不学无术的狂热逃课分子啊!
自卑就是拿自己的短板和别人的长处相比较,是盲目追求完美造成的自我评价低,自愧无能,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综合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形象地说,自卑情绪是因为你蹲着,蹲着自然比人家矮了一大截;自卑情结或障碍,是因为你惯于卑微地跪着,仰视地看着周围人。
在心理学中,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陷.自卑,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在社交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孤独、离群、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会大大加强,甚至以畸形的形式,如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现出来.
我有一个朋友,从小性格就孤僻,几乎很少与人打交道.她不爱打扮,因为她觉得自己是丑小鸭,再怎么打扮都是无用的.她在学校也不与人合群,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在人群中,她感觉到特别孤独,即使周围人来人往,她也觉得这个世界和她无关,她只是一个人.
谈病理诊断方面的医患纠纷之前,不妨看一下我们的医疗环境和周围人对病理诊断的看法.近年来将医疗推向市场的政策和一些媒体的导向,使患者把"求医"当做商业性的花钱买服务.有不少新闻报道和书籍鼓励医疗诉讼,提醒社会提防医生欺负患者.例如一本标题令人心怵的<别让医生杀了你>(译自英国BBC卫生节目主持人Coleman的"How To Stop Your Doctor Killing You")曾被列为北京畅销书.如此医患纠纷不断增多.医生即使每天努力抢救患者,也不宜以救命恩人自居.他得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沟通艺术,适应服务对象和社会环境.病理的境况与临床确有所不同.可能有些人认为,病理工作类似‘看图识字',不大会出错,这只能说明这些人不了解诊断病理学.而对那些就他人的诊断结果吹毛求疵的病理医师,则应加以提醒,生命科学是最复杂而高深的学科,任何人都可能在某个问题上出现误差,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应宽容,并通过讨论而达成共识.医疗纠纷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如果我们加以不懈的努力,就可以减少和缓解之.下面几种做法可能会有作用.
对患有心脏病、脑血管病的慢性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发病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发病时如果没有引起周围人注意,或患者病急呼喊不力时,均可引起严重后果.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随身携带的求救报警器,并获得较好使用效果.
随着生物学为主的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士的工作不只是照顾病人的生活,帮助解决疾病的痛苦,而是要为服务对象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的需要.作为精神病人,无论从病因、病理过程、临床表现等均与其他一般病人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大多数的精神病均非器质性疾病,病因多与其个体素质或与很多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其次,大部分精神病人在患病期间都缺乏自知力,自己不能知道自己有病.因此,都不能主动求医,甚至拒绝治疗;再则,由于其病理的症状,大都不能很好地照料自己,甚至会危及自己或对周围人构成威胁.因此,在整体护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精神科除了与一般临床科室有其共性外,尚有不少不同于其它临床科的特殊性,所以精神科护士也应紧紧围绕这一特殊性而"扮演"相应的角色.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一种伴有睡眠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疾病,不仅影响周围人的睡眠,而且可致病人睡眠质量差,脑缺氧,同时很多病人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体的健康,降低了人的生活质量,UPPP手术就是治疗OSAS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应用CO2激光UPPP手术,可以减少病人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取得更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1 病例患者,男,75岁,无故坚信其老伴有外遇,伴记忆力下降半年余.该患者半年前开始特别关注老伴的行踪,每次老伴外出回来他都刨根问底,问老伴干什么去了,跟谁一起去的.不让老伴跟异性来往,限制老伴外出活动.言语中流露出担心老伴有外遇,害怕老伴和他离婚.对周围人的言行特别在意,总认为都和他有关.
高等动物与人类,都能通过观察、模仿、学习,获得直接与间接经验,巴甫洛夫与班杜拉等学者,对条件反射的形成与发展,作过系统的研究.人为万物之灵,有些事情一见就懂,一说就明,一做就会,自幼到老,大量接受他人的知识,通过内化过程,形成自己的精神活动内容:思维方式,信念与价值观体系;情感反应方式,爱憎情感的内容;行为反应方式,接受的风俗与习惯等.每个人都接受所接触的周围人们的精神上的影响;思想上的、情感上的与行为方式上的影响;儿童接受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就是不断的、全面广泛的接受父母与亲属,老师与同学,同事与朋友的精神影响,另一方面,每个人又企图用自己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方式去影响他人,例如要影响自己子女,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或者要影响一代人、几代人,于是率先垂范,争取成为精神领袖,万世师表.
在女性一生中,围产期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经受的应激却是相当"集中",特别是第一次妊娠或分娩的女性,生理上有激素水平、生殖器官状态以及外在体型等的较剧烈变化,心理层面要面对分娩过程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的风险、妊娠分娩本身对工作家庭生活的"不利"影响、亲人等周围人对分娩的不同态度等这类应激事件,使得围产期成为女性发生情绪问题的一个"高危"时期之一.围产期女性的情绪问题对其本人的健康、哺育婴儿的过程以及家人的正常生活都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受到重视,并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研究[1].
患者男,15岁.7岁起经常叹气,感到胸闷,并因此挨父亲打,以纠正这种"坏习惯".后逐渐在激动兴奋时出现膝盖发软,站不住;常有不可抑制的发作性睡眠,且无论是在校上课或在家看电视,甚至在骑车时也睡,以致摔倒.每次睡3~20 min,每天睡眠发作10多次.睡眠时心里清楚,能听到周围人讲话,但不能动.
患者男,37岁.于2003年10月23日至12月23日因"天疱疮"而接受大剂量泼尼松龙(最高达1000 mg/d)治疗,症状好转后降为70~90 mg/d.2004年2月20日起出现心慌、夜眠差,躯体检查正常.服氯硝西泮2 mg/晚,失眠有所缓解,但心慌如前.一次外出时觉得周围人的样子变怪,但无法具体表述,为此而情绪低,整天愁眉苦脸.2004年5月和9月曾两次自杀未遂,于某专科医院住院治疗.
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像在肿瘤、精神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因扫描前需要注射放射性药物,注入了药物的受检者即成为活动的辐射源,会对周围人员造成一定的照射,特别是如果受检者随意离院后,因不具备辐射防护条件,如不采取科学防护手段,周围人群仍可能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因此,了解受检者的辐射水平及衰变规律十分重要.
核设施在选址、设计、运行及退役等多个环节采取了严格质量保证措施,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核事故发生.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突发,造成了核电站周围人员死伤,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升高以及对公众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影响.由于该事故前未能积累周围居民健康基线资料,导致评价核事故对居民健康影响程度时存在诸多问题.笔者总结了核设施周围居民健康状况基线调查的背景历史和基线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了今后核设施周围居民健康基线调查的研究方向.
黑人男孩走向巅峰约翰逊于1961年12月30日出生在一个家境贫寒的黑人大家庭,在众多孩子中排行第五.由于约翰逊的两个哥哥都从事过百米赛跑,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约翰逊七岁那年,他决定练习百米短跑.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重重限制,在练习短跑的初期,约翰逊的成绩始终没有起色,因而受到了周围人们的百般嘲笑.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特点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她的特殊性在于手术室的工作重在强调配合.一台手术,不论大小,都不是某一个人能单独完成,而要有医生、麻醉师、护士的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配合默契与否,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因此,手术室护士要努力适应环境,努力做到与别人和睦相处,正确处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
微创医学新体系建成的客观标志,是微创临床体系、微创理论体系和微创教育培训体系的成功建立.在发展微创医学体系的过程中,建设微创医学专门机构是发展微创医学体系的载体,建立微创医学理论体系、临床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是发展微创医学的主要任务[1],见图1,其具体体现在两个层面、三项内容和一个关怀,即:微创临床医学(微创诊断和微创治疗)和微创人文思想两个层面;临床实践、理论研究、医学教育和专门人才的培训三项内容;以及实现对病人(及其周围人)的人文关怀[2].
健康教育是通过向患者、家属,乃至社会大众传播和普及保健知识和医疗技术基础知识,影响与改善个体和群体的不良或有害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从而促进个体与社会群体的健康.怀孕分娩是女性的生理现象,在整个过程中,女性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早孕反应、体形巨变、饮食改变、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与周围人文和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都直接或间接形成.
内窥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患者有一定的痛苦.在检查前每位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烦躁、不安的心理,常表现紧张、焦急,并把这种情绪向周围人发泄.作为护士我们要以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给患者以细致、周到、科学的护理,减轻患者身心的痛苦,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检查.
在妇科门诊,经常遇见一些已婚妇女因白带增多而来就诊.这些妇女白带多而黏稠,内裤经常被弄湿染脏,虽说不是月经期,但不得不使用卫生巾.更令人难堪的是,有时白带还伴臭味,尤其在炎热夏天,不仅影响自己,还影响到周围人,她们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受着较大的折磨.造成这种情况的常见原因就是宫颈糜烂.据临床普查统计分析,在已婚妇女中约有70%的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
编辑同志:我堂弟26岁,因患白血病住进血液病医院,经各种抗白血病治疗后,病情好转且血象也渐改善,患者和家属十分高兴.但未过几天堂弟就出现睡不着觉的症状,且表现的比较烦躁、不安宁,逐渐对周围人显现敌意,认为大夫护士不给他好好治病,并与家属串通不怀好意,怕遭不测而要求出院.经劝解无效,反而更加认为自己不安全,处处小心,甚至拒绝服药.请心理科医生会诊,认为是白血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请问白血病也会引发精神方面的疾病吗?
前不久,《中老年时报》报道了一起因照料丈夫压力过大引发的家庭悲剧:被周围人公认的贤妻良母徐小花,无微不至地照顾病重的丈夫15年,她每天要马不停蹄地给丈夫喂水、喂药、喂饭,伺候他大小便……一天下来,忙得没空洗脸、吃饭,晚上还得继续折腾。她终于被丈夫拖垮了,她被查出患有高血压、腰间盘突出,做手术没钱,瘫痪似乎近在咫尺,身体的、精神的压力愈来愈重,使她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一时冲动,用一根绳子结束了丈夫的生命,随后割腕自杀以求解脱,但最终还是被抢救过来。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的国家,有1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3000多万,每年新增患者约900万[1].在我们的周围就有许多这样的患者,不但周围人不知道,有许多患者自己也不知道.这不仅对与他们密切接触的人构成威胁,而且对他们自身也很不利.日常生活中自体和心理上的各方面不利影响,都可能使他们发病或病情加重.临床工作中,经常有一些既往无肝炎病史和临床症状的成年患者,进行B超检查时,发现他们的脾脏增大(成年男性脾脏大于4cm,女性大于3.5cm)[2].笔者随机对259例这类患者进行了乙肝表面抗原和肝功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统计,见表1.
目的:探讨全颌曲面断层对茎突过长综合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86例茎突过长患者分为常规方法摄片组(A组)和全颌曲面断层组( B组),每组各43例,分别对每位患者的茎突长度进行测量。结果 A组患者茎突显示38例,未显示5例,其中茎突长度大于2.5c m者32例,伴末端分叉3例,长度小于2.5cm者6例,其中2例见分叉。B组患者茎突显示者42例,未显示1例,其中茎突长度大于3cm者40例,伴末端分叉者6例,伴周围人带不规则钙化4例,2例长度小于3c m但其形态不规则。结论全颌曲面断层摄影茎突的显示率较常规茎突摄影显示率高,其图像为上下颌平展、拉伸和放大图像,避免了下颌骨及其周围组织的重叠,清晰直观的显示茎突的全貌,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目的:通过观察乙肝大三阳的配偶的乙肝两对半情况间接反映乙肝在人群中的传染性.方法: 选取乙肝大三阳男37人,女25人,化验其配偶乙肝两对半.结果:(1)男性大三阳的配偶两对半:HBsAb、HBeAb、HBcAb阳性18人,HBsAb、HBcAb阳性8人, HBsAb、HBeAb阳性2人,HBsAb阳性5人,全阴性4人.(2)女性大三阳的配偶两对半:HBsAb、HBeAb、HBcAb阳性9人,HBsAb、HBcAb阳性5人,HBsAb、HBeAb阳性1人,HBsAb阳性7人,全阴性3人.结论:乙肝大三阳其配偶无一人被传染,多数可自行产生抗体,因此乙肝对周围人正常生活接触应该传染性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