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种类繁多且相对复杂,课堂上学生也难以理解和掌握.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理论与临床的联系,现就神经系统病例中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两类进行归纳和分析,以示参考.
护理专业培训的是实用型护理人才,因此在加强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技能的培养也不容忽视.
介入放射学在我国开展已有20年了,但在科学的长河中仍是年轻的新生事物,以其"微创、高效、安全"获得病员的信赖.因此,这一学科仍具有无法估量的发展前景,无怪人们把它与内科、外科并列为三大医学技术之一.正因为它是年轻的新生事物,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完善,使之规范化,而规范医学行为不是一道行政命令所能实现的.因为医学本身还在发展,昨天的规范可能在今天被打破.但这并不是说可以不按规律办事,在一定时期内,当新观点尚未被证实之前,医师的行为必须有一个约束,他们通过正规学习、带教、培训、实践直至在经典著作指导下自学、研究、实验并发展,必须有一定的依据.笔者以较多笔墨借此一角谈此问题,是希望有几本像这样的书,把介入放射学的一些技术规范化.正如刘玉清院士在序中提出,我国非血管介入放射工作相对落后.李麟荪教授与贺能树教授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从书中可见他们涉及的面较广,通过三期(每年一期)学习班的试用,使本书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指导意义.全书图文并茂,是介入放射工作者与其他临床医师的可贵的参考读物.希望通过本书对我国非血管介入放射事业有所推动.作为非血管方面的第一本著作,不免有其不足之处,如果今后有机会改版,应加强理论与机制方面的讨论,对具体每一步骤的操作,作为一种方法学更详细地另作安排,使本书成为更高层次的参考书.笔者深信新的非血管介入技术还将不断出现,本书还需不断更新、补充.
焦虑是个体对一种模糊的非特异性的威胁作出反应所经受的不适感和优虑感.急诊科病人病情危重,紧急,变化快,抢救仪器多,护理技能要求高,人际关系复杂等原因,使急诊科护生倍感压力,不知所措,以致于产生焦虑.焦虑是急诊科护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为了减轻护生的焦虑情绪,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理论和操作带教、加强带教老师培训、心理干预和穴位按摩相结合的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组织胚胎学属于医学形态学范畴, 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课在其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搞好实习课教学,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近年来,我们在加强实习教学的同时,对组织胚胎学实验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规划明确
早在2009年8月,“中国卫生法学会”(以下简称“学会”)邀请50余名卫生法学专家、学者召开了“中国卫生法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家会议”,专题讨论《卫生法学系列丛书》(以下简作《丛书》)编写事宜,形成了《丛书》编写意见,确定了编写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