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5岁,过完春节后,一直头闷、头晕.开始以为是春节期间没休息好,但经过休息后也没有得到缓解,最后到医院测量血压为180/90毫米汞柱.医生诊断为高血压,建议我药物治疗.我按医生的医嘱开始服用降压药物,但是从网络上和朋友那里听说,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伤身体,请问降压药真伤身体吗?
鼻咽位于头颅中央,深而隐蔽,是耳鼻咽喉头颈科检查中一个比较困难的部位.鼻咽镜或鼻内镜检查和鼻咽活检是明确头颈部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1,2],鼻咽镜配备的杯状钳较细小,且咬劲不足,除明显的癌灶外,不易获得阳性结果,"纤维镜直头钳"[3]活检或鼻内镜下鼻窦开放钳活检可以准确钳取大块组织送检,提高阳性率,但更易发生出血等并发症.
鼻饲法是指将胃管从鼻腔插入胃内,然后从管内注入流质饮食、药物和水入胃的方法,目的是对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物质,以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放置胃管过程的顺利,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消除家属的紧张情绪,缓解医患矛盾.颈项强直头后仰患者放置胃管时颈部不能屈曲,常规方法放置胃管不易成功,极易进入气管.在此,通过临床放置胃管的经验,介绍一种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颈项强直患者放置胃管方法,现报告如下.
1999年至2002年我们共收集60岁以上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60-90岁,病程30分钟-26年.伴有颈椎病53例,(88.3%),冠心病14例,(23.3%),高血压病18例,(30%)糖尿病4例,(6.7%).1.2 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突然眩晕,表现为视物旋转、自身倾倒感和强直头位.伴耳鸣耳聋42例(70%),恶心、呕吐55例(91.7%),构障碍6例(10%),伴有眼花、气短、前胸发热、出汽汗等10例(16.7%),52例在头位改变时诱发,(86.7%),8例与精神紧张劳累有关(13.3%).每次发作10秒-3小时,间隔6小时-5年,发作次数为1-15次不等.发作时均有强迫体位,有眼震者4例,发作过后症状体征消失.
目的:比较在微切口同轴扭动超声乳化使用直头和弯头的术中表现和术后结果。
方法:白内障患者行2.2 mm横向劈核微切口同轴超声乳化术中使用30°直头或弯头进行治疗。术中检查分析包括平均超声功率,总超声乳化时间,有效的超声乳化时间。使用非接触镜显微镜评估术前和术后1d,7d和30d的中央内皮细胞密度和角膜中央厚度。
结果:此研究共纳入白内障患者190例190眼,95眼为弯头组,95眼为直头组。术中检查显示弯头组总超声乳化时间和有效的超声乳化时间较直头组显著降低(P<0.05)。弯头组总超声乳化时间和有效的超声乳化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5.9(13.5-45.0)s(四分位间距)和18.0(9.0-30.0)s,直头组分别为38.8(16.5-73.5)s和26.0(11.0-49.0) s。
结论:横向劈核微切口同轴超声乳化术中,相比较直头,使用弯头可以更加有效的摘除晶体,在所有阶段中除了第四阶段,总超声乳化时间和有效的超声乳化时间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