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法就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入流汁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对于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通过鼻饲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水以及患者疾病治疗.
胃造瘘病人术后,为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热能及营养素,满足机体的消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常需胃造瘘管饲饮食.但在注入流质过程中,常常会发生造瘘管与注射器衔接不紧密而造成食物外溢,造成污染和浪费.
上颌骨或下颌骨粉碎性骨折颌间结扎病人,一般用牙间隙或磨牙后的空隙吸食流质饮食,但重度颌面外伤,全部牙齿行颌间结扎弹性固定者无法从磨牙间隙进食.长期以来一直沿用鼻饲方法,即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然后用注射器注入流质饮食.经鼻插入胃管有诸多弊端:一是易误入气管,引起呛咳,甚至窒息;二是增加病人痛苦,引起恶心、呕吐、胃内异物感,胃溃疡病人还可引起出血或穿孔;三是病人对食物的滋味无法品尝,"囫囵吞枣",食欲无法得到满足;四是口腔自洁功能受到破坏,口臭、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糜烂极易发生;五是病人合作性差,心理负担重,焦虑明显,精神不振,情绪不稳定,易悲伤、烦躁.
普通的一次性胃管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在注入流质饮食后出现反流现象,1人在为患者进行鼻饲时,需一手提捏胃管,一手抽吸流质饮食,操作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胃管脱出的情况,并且一般胃管的口部与注射器乳头连接不紧密.为此,笔者设计了一套实用性强、操作安全、方便、省时省力的系列胃管连接器,通过本院100余例患者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鼻饲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入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采用注洗器接胃管可以完成鼻饲.在缺少专用器械时,临床上通常使用16号、18号透明硅胶胃管置入胃内,由注射器或输液器灌注要素饮食.
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入流质饮食、药物及水的方法.对不能由口进食者,如昏迷、口腔疾患、某些术后或肿瘤、食管狭窄、拒绝进食者或早产婴儿和病情危重的婴幼儿等,可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以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鼻饲是一种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胃管内注入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常规采用注射器连接胃管可以完成鼻饲,临床使用14号透明硅胶胃管置入胃内,用50 ml 注射器灌注鼻饲流质,但由于胃管接口的内直径为8 mm,与普通注射器乳头3 mm不能紧密连接,致使鼻饲液外溢,灌注量不准确,且易污染床单元,影响了患者的鼻饲质量。我科室找到了一种方法,经过试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入流质食物,营养、水分和药物的方法.是一种安全、方便、符合人体生理的营养支持方法.目前部分医院在操作时要使用60ml注射器(注射用的)作为鼻饲用器.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一次性硅橡胶胃管(如:扬州市永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标准:YZB/苏0394-2003,规格为:16号),其开口端有长约2.6cm的接头,内径较大,不能与注射用的注射器的乳头紧密连接.
在胃造瘘术后饮食护理中,患者均需注入流食,但在注入过程中常会遇到以下情况:由于安置管道与注射器衔接不紧密而导致食物外溢,造成污染和浪费.我科通过应用德尔医疗器械生产的一次性DRW型胃管内的多用接头,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注入前将DRW型胃管内的多用接头宽口处连接造瘘管道,狭口处连接注射器,可避免上述情况.使用完毕后将多用接头清洗干净并消毒,可反复使用.该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避免污染和浪费.此多用接头还可用于连接吸引器及各种管道.
在医院里,不会吞咽的中风患者,除了输液外,医生还会从他鼻孔里插一根管子(鼻饲管),一直延伸到他的胃里,每天定期从这根管子注入流质食物.这时不需要患者自己吞咽,食物就直接到胃里,患者的营养供应就能得到保证.
食管癌患者手术后需禁食、水12d,这段期间的营养供给主要从营养管注入流质.由于禁食禁水时间长、注入的食物精细、患者体质虚弱,以及疼痛、电解质失调等因素,容易引起便秘.便秘处理不及时会影响患者的精神、食欲,加重病情.以往多采用石蜡油鼻饲的方法缓解便秘.本科2008年后采用麻油替代石蜡油,收到了较好效果.
1998年~2003年我院对食管及贲门部手术后患者术前十二指肠营养管与胃管同时插入胃内,术后第1d即开始自十二指肠营养管注入流质食物,配合周围静脉补充液体,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入流质食物、营养、水和药物的方法,是一种安全、方便且符合人体生理的营养支持方法.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们对20例下鼻甲肥大、鼻胃管插入困难患者在插鼻胃管时给予一定的操作技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们发现一种简便胃管内注入流质饮食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方法:常规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手指夹住胃管并向其末端方向驱出一段距离的空气,使胃管内形成一定负压,驱空气同时或驱空气后将胃管末端放入需注入的液体中(注意胃管外口勿紧卡在容器壁上并且勿露出液面),液体会通过负压吸引原理,借助大气压自动流入胃管内,且流注速度与使用鼻饲引流袋无异.
临床工作中经常要对昏迷、吞咽困难、口腔疾患等患者进行鼻饲插胃管,给患者注入流质饮食,以保证机体的营养需求.但传统的胃管固定方法容易脱落,重复插管给患者增加了身心的痛苦和经济负担.现介绍一种固定胃管的新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将60ml注射器加以改进,以利于经胃管注入流质软食及药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鼻饲法是指将胃管从鼻腔插入胃内,然后从管内注入流质饮食、药物和水入胃的方法,目的是对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物质,以保证患者能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放置胃管过程的顺利,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能消除家属的紧张情绪,缓解医患矛盾.颈项强直头后仰患者放置胃管时颈部不能屈曲,常规方法放置胃管不易成功,极易进入气管.在此,通过临床放置胃管的经验,介绍一种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颈项强直患者放置胃管方法,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