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简称《聊斋》,是我国清代的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作者蒲松龄生逢末世,战乱频仍,家庭巨变后,坐馆授徒,并苦读中医药书籍,曾悬壶乡里,颇有名气,而且还练气功,善于养生.他在《聊斋》一书中,多假借鬼狐来反映现实,在他的笔下,也涉及了练功养生和性生活,而且富有真知灼见.近日重阅此书,从中也悟到许多道理.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所著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筹,讽贪刺吏入骨三分"的小说名著《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领域创作中,深受广大百姓喜读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运用摇曳多姿、精妙传神的语言,通过描述人、鬼、妖相杂,曲折生动离奇和感人的故事情节,深刻反映出封建社会各阶层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但你可曾知晓,蒲松龄对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也有所研究,颇为在行.
李霁野,安徽省霍丘县叶集人,1904年4月6日出生,1997年5月4日在天津谢世,享年93岁.一位著名作家霁野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是位颇有声望的外语教授和著名作家,各类作品约有30种,包括译作、小说集、诗集、杂文集、散文集,他的第一部译作是美国房龙的《上古的人》.1924年翻译俄国著名戏剧家安德列夫作品《往星中》时结识了鲁迅先生,成了鲁迅先生的一位年轻朋友,同时成了“未名社”的一员.“未名社”以鲁迅为旗帜,其成员有韦素园、曹靖华、李霁野、韦丛芜、台静农等人.
蒲松龄是我国清代杰出的文学家.他所著的<聊斋志异>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极高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脍炙人口.他博学多才,不仅精通诗词、文赋、传记、戏曲,而且还精通医道.他对中医的四诊、八纲及一些诊断要法、疾病治疗、药用知识等都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还能将医学知识以通俗的语言或以文学的形式来进行阐述,这在我国历代文学家中也是不多见的.
今年78岁的邹重时,是重庆合成化工厂的退休工人.他从小喜欢读书和舞文弄墨,读中学时,就在报纸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从那时起,老邹一直怀有当作家的梦想.这些年,老邹笔耕不辍.2009年6月,他终于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通俗小说集《曙光在前》.都说"出书容易售书难",上千本新书运回家中,堆放了半间屋,女儿为他担心,老伴儿替他发愁,都叹:"咋个卖得脱哟!"老邹却很自信,起先他把书背到磁器口景区摆摊卖,虽然那里书摊较多,十多天忙乎下来也没卖掉几本.他意识到自己这把年纪比不过年轻人,必须另辟蹊径.
老舍曾经给自己的作品写过广告.20世纪30年代初,《论语》杂志准备连载老舍的长篇小说《牛天赐传》第九节.校样打出后,末尾还剩下一点空白,老舍提笔在空白处为自己的作品写了一则广告.时任《论语》杂志主编的林语堂看了,觉得很有趣味,就签字拿去付印,于是,老舍写的广告就在《论语》上刊登了出来.老舍的广告是这样写的:"《牛天赐传》是本小说,正在《论语》登载;《老舍幽默诗文集》不是本小说,什么也不是;《赶集》是本短篇小说集,并不去赶集;《猫城记》是本小说,没有真事;《离婚》是本小说,不提倡离婚;《小坡的生日》是本童话,又不大像童话;《二马》又是本小说,而且没有马;《赵子日》也是本小说,《老张的哲学》是本小说,不是哲学."
李霁野,安徽省霍丘县叶集人,1904年4月6日出生,1997年5月4日在天津谢世,享年93岁.一位著名作家霁野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是位颇有声望的外语教授和著名作家,各类作品约有30种,包括译作、小说集、诗集、杂文集、散文集,他的第一部译作是美国房龙的《上古的人》.1924年翻译俄国著名戏剧家安德列夫作品《往星中》时结识了鲁迅先生,成了鲁迅先生的一位年轻朋友,同时成了"未名社"的一员."未名社"以鲁迅为旗帜,其成员有韦素园、曹靖华、李霁野、韦丛芜、台静农等人.
引子:《夷坚志》是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洪迈撰写的志怪小说集。其中记载了宋代有关医药卫生的形形色色的医疗故事。涉及到中医药的经典摘论、医家轶事、方剂学以及卫生习俗等内容,是我们了解宋代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文本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