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作物协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敖汉旗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国际会议暨内蒙古谷子(小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召开.
秦始皇帝陵区山任陶窑遗址位于西安市,埋葬着修建秦始皇陵园工程死亡的部分劳动者.2003年2月17日~3月27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陵考古队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挖掘,共清理出113具人骨架,均为男性,最大45岁,最小15岁.距今已有2 000年左右.1.研究对象与方法:收集整理113具骨架的全部牙齿,除去乳牙、多生牙及残冠、残根等无法辨认磨损状况的牙齿,共计2 523颗.标明牙位,肉眼观察并记录每颗牙齿的磨损程度.磨损程度的标准采用 Smith 和 Knight 牙齿磨损指数分度法,共分为5度:0度:牙釉质表面特征无丧失,牙颈部外形无改变;1度:牙釉质表面特征丧失,牙颈部外形少量改变;2度:牙本质暴露,面积少于牙面的1/3 ,牙颈部缺损深度 < l mm;3 度:牙本质暴露,面积大于牙面的1/3 ,牙颈部缺损深度l~2 mm;4度:牙齿的颊、舌、(牙合)面或切缘釉质全部丧失,牙髓或继发性牙本质暴露,牙颈部缺损深度>2 mm.采用SPSS 11.0软件,windows XP操作系统对全部牙齿磨损度进行统计分析.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出土文物众多.2008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配合韩城矿务局沉陷区工程建设进行考古钻探时,共发现从汉代延续至清代的古墓葬47座.虽然大部分墓葬严重被盗,但2009年2月,以孙秉君队长为首,考古院组队对古墓葬进行清理时,却有一重大发现,即在盘乐村东300米处发现一座宋代壁画墓.这不仅为国内宋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同时其中保存的宋代医药学相关内容,在中医发展史上属首次,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韩城矿务局沉陷区的古墓葬进行清理,在盘乐村东300米处发现一座宋代壁画墓.整个墓室为磨砖对缝结构,墓内东、北、西壁面上遍布壁画.正面(即北面)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绘制巨石牡丹,为墓室装饰画;下部是整个墓室的主题画面——一幅令医史工作者异常惊喜的图案:画面正中为男墓主,慈眉善目,端坐于木椅上,椅后为一黑框白色屏风,其上草书题诗,部分文字依稀可见.墓主右侧有5人,3名男子正在炮制中药,另一男子端盆进入,右臂搭有毛巾,一女子手捧汤药.左侧4人,一女子执团扇在屏风后半隐半现,一男子手捧"朱砂丸"药匣,方桌后两名男子,一人手持<太平圣惠方>,另一人双手各捧一袋白术和大黄.整个画面生动地展示了北宋时期的中医药文化场景,是研究北宋中医史的极好素材.
1993年,一具盖有"明故太医院御医东川顾君之柩"锦罩的夫妻合葬墓,在上海打浦桥出土,有关御医顾东川(名定芳,字世安)的人物考证、医学文物考古研究;以及他在中医文献学方面的贡献,笔者已经另有论文发表[1,2].本文主要论述顾定芳在中医心理治疗方面的成就.
法医学实践中经常遇到对骨骼DNA检验的案例,但对保存超过100年的骨骼样本的检验报道较少.本文成功提取到150年前土埋遗骸的骨骼DNA,采用Y-filer试剂盒在9700型扩增仪上进行扩增,3130XL型遗传分析仪进行检测,得到遗骸Y-STR分型,并与对照样本比对,确认了遗骸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