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发了以ATP生物发光检测技术为基础的探测器,旨在探寻外太空中的生命存在.此后,随着技术的进步,ATP生物发光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2013年11月3日~6日,在第70届C M E F展会上,全球首款“云彩超”问世,这款彩超可通过“云端”进行3D打印。
3D打印过去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 E 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发可缓解疼痛的外部治疗设备
近日,美国航空航天局与某公司签署了一份研发新型生物科技装备的合同,其中一款装备可以从外部直接帮助治疗身体疼痛。这款治疗身体疼痛的设备被称为“Scionic”,它是一种用于缓解肌肉骨骼疼痛和炎症的外部治疗设备。使用这种设备在皮肤上来回擦拭,将可以提升机体缓解疼痛的机能,且在此过程中并不涉及药物的使用。美国航空航天局表示,非常看好这项新研制的设备未来在医疗方面的潜力。
这里所讲的“男女相克”是指妻子对丈夫精子产生了抗体,导致的不孕不育,医学上称为免疫性不孕不育。全国名中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西医临床医学会妇科病分会副会长、航空航天部第三研究院731医院中医科主任、杨玉英主任医师介绍说:免疫性不孕不育占不孕症的10%至20%,主要原因是精子、精浆、透明带和卵巢中存在抗原,这些抗体直接杀死精子或抑制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从而导致不孕不育的发生。
一、国外重大科研仪器的购买与审批1.美国美国联邦政府对R&D项目(包括购置仪器设备)的支持通常是通过联邦政府各部门来进行的,如能源部、航空航天局、农业部、自然科学基金等,这些联邦政府部门负责对项目立项的审批,经费预算也来自于这些联邦政府部门,各联邦政府部门的经费预算最后要通过国会的批准.
纳米材料指某一维度具有1~100nm尺寸的材料,具有高表面积体积比,在骨损伤修复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技术的发展为组织工程材料的研制提供了新手段,构建纳米纤维支架不仅有着比常规材料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更好地模拟细胞外基质,为细胞提供更加合适的生长和分化环境.人们通过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的进步,已经从微观世界对科学进行认知和探索.在能源储存与转换、环境净化方面人们看到了纳米技术的巨大应用价值,同样它也在化学催化及航空航天等领域进行了展现.
美国Sigma公司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根据西方手法(Chiropractic)医学几十年积累的临床治疗经验及研究成果,结合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先进的传感技术,以计算机为平台开发研制出一种科技含量极高的诊断、肌肉、关节、软组织、神经系统疾病进行诊断治疗.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技术不断成熟,手术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微创外科也在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美国航空航天局批准研究的机器人手术系统是外科医师进行微创外科手术技术革新的有力工具,该系统为腹腔镜手术提供了清晰且稳定的图像,为手术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可靠保证.我院自2003年8月至2004年3月应用AESOP3000型+HERMES智能机器人手术系统共完成机器人辅助下的腹腔镜手术33例, 现报告如下.
由第四军医大学常耀明教授担任总主编、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航空航天医学全书》(简称《全书》)于2013年12月由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这套《全书》共设10个分册,总字数达到5306千字。内容系统全面,几乎覆盖了航空航天医学领域的各个专业。
军事医学科学院原副院长、顾问,副兵团职离休干部吴之理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8月22日19:45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日本的载人航天开发始于1985年,当时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选拔了最初的3名日本宇航员.距那次选拔7年后,我们在1992年执行了第一次日本的航天飞行任务.这是与美国航空航天局的(NASDA)第一次联合任务.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在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关心、支持下,经过编审者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2004年度的编辑出版任务,翻开了2005年第16卷新的一页.在此,特向大家深深致意!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伴着新世纪钟声的鸣响,我们携手迈进了21世纪的门槛。告别了20世纪的辉煌,憧憬着新世纪的灿烂,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内外航空航天医学界同仁和友好人士的关心、爱护下,广大读者、作者和编审者,风雨同舟,携手并进,共同走过了《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从创办到不断发展成长的光荣历程,充分展示了我国航空航天医学发展的新貌。在新世纪卷首开篇,谨向曾经给予本刊大力支持的读者、作者和审者,向关心本刊发展的各界新老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在21世纪本刊首卷首期,我们以航空航天药理与毒理学为重点内容,集中刊发了有关的论著8篇,综述1篇。詹皓等的研究表明,连续对小鼠使用催眠药(三唑仑、速可眠或褪黑素)1周,可产生一定的耐受性;而重复使用中枢兴奋药右旋苯丙胺或催眠药三唑仑1周,对小鼠脑单胺递质的代谢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武留信、耿喜臣、谢溯江等分别观察了速可眠、三唑仑催眠对健康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和咖啡因、三唑仑对人体基础+GZ耐力和科里奥利加速度耐力的影响,初步的结果表明,催眠药对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有显著影响,三唑仑可能以影响迷走神经活动为主;而咖啡因和三唑仑对人体基础+GZ耐力和科里奥利加速度耐力无明显不良影响。詹皓综述了国内外有关中枢兴奋药和镇静催眠药的航空药理研究资料,初步提出了飞行人员催眠与兴奋用药的规范化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具有指导和参考作用。于立身等的研究表明,盐酸苯环壬酯具有加速空晕病易感飞行学员脱敏习服训练过程的作用,而没有东莨菪碱停用后易感性反弹的类似效应出现。韩维举等人的观察研究表明,阿托品对M型受体激动剂引起豚鼠前庭毛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升高有抑制作用,庆大霉素对前庭毛细胞膜的离子通道可能有阻滞作用。岳茂兴等人利用生物激波管冲击和染毒柜染毒结合,模拟复制出液体火箭推进剂爆炸致冲毒复合伤的大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观察到,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对四氧化氮爆炸致冲毒复合伤大鼠血气变化有显著的逆转作用。以上论文反映了我国航空航天药理与毒理学领域的最新进展。 本期“述评”栏刊载了刘桂昌有关军事航空医学的述评文章。作者从当前军事航空医学的作用和地位、发展趋势、热点问题以及航空军医的工作重点和模式作了系统而精辟的论述与评论,具有较强的学术导向性。文中所论及的G-LOC、空间定向障碍、高认知负荷等热点问题,仍然是本刊当前和今后的报道重点。同时,本刊也将进一步加强报道航空航天临床医学和实施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促进航空医师工作模式从“被动把关”向“主动指导”的模式转变。本刊在2000年开辟了“临床研究”栏目后,受到了广大航空航天临床医师的欢迎和好评。今后,本刊在继续办好现有栏目的基础上,将针对航空航天临床医师和基层航医继续教育需求,在充分论证与准备的基础上,陆续开设“疑难病例析评”、“临床医学影像”和“双语窗”等栏目,为提高航空航天临床医师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基层航医的“全科医学”水平服务。欢迎读者、作者对此提出宝贵意见。 在新的编辑年度里,我们仍然应当记住那些为提高本刊论文学术质量奉献出许多宝贵的业余时间和智慧的审稿专家们,本期特别刊出2000年度审稿人名单(见13页)以表诚挚谢意!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航空航天医学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我空军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的战略转变,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的发展壮大,对军事航空医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同样,随着我国民航事业和载人航天事业的加速发展,对发展民用航空医学和航天医学的需求亦十分强劲。如何将航空航天医学领域中的知识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保障力和战斗力,是摆在本刊面前的迫切任务。我们愿与广大的读者、作者和审者团结一心,努力把本刊尽早办成精品期刊,为祖国的航空航天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倾斜试验(tilt testing或head-up tilt testing)全称直立倾斜试验,亦叫作被动立位耐力试验,是一种被动的直立负荷检测方法.起初,倾斜试验只是被生理学家用来研究人体在体位变换时血流动力学的反应性变化.随着航空航天的发展,又被用于人体在特殊重力环境下生理适应性变化的研究.
阐述了航空航天医学装备学的学科特点,回顾了教学改革、科研课题、科研成果和科技开发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从心理测评、人才培养和多学科联合协作等方面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要善抓机遇,努力建成以航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为主,兼顾教学和技术开发于一体的一流教研室,使之成为航空航天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新近拟订的<航空旅行中的禁忌症>规定,对血色素低于60g/L、血小板低于6万/ml或高于80万/ml、内出血稳定在1周以内、并发严重感染、化疗期内、血氧饱和度低于90%,以及伴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如果没有严密的医学监护,严禁乘机旅行.
手术机器人的春天来了众所周知,与其他产品不同的是,机器人的研发需要巨额资金,加之研发周期漫长,投入往往由各国政府买单.航空航天、军事防御等领域成为机器人扎堆的地方,各式无人驾驶飞机、水下机器人、核工业用机器人……层出不穷.机器人如此“高大上”,老百姓享受高科技成果的那一天是否真的遥不可及?其实,越来越多的民用产品正在打破军事、工业机器人对应用市场的垄断局面,让机器人从“高精尖”的神坛上走下,慢慢融入大众生活——手术类医疗机器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长期接触苯乙烯的作业工人,常见神经衰弱综合征,部分工人挠神经和腓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但苯乙烯对心脏的影响报道较少.为此,我们于2000年7月28日至30日对航空航天部四四库接触苯乙烯作业人员进行身体检查.现报告如下.
3D打印是当前医疗器械产业的前沿和热点,更是未来医疗颠覆性的治疗手段.9月25日,在陕西渭南举办的"3D打印与生物医疗器械产业化推进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指出,以3D技术为代表的技术浪潮正带动新型产业变革.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凭借制造成本和制造周期的优势,3D打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医疗卫生领域.其诞生26年来,保持着年均27%的增长速度,成为主要增长工业之一.
根据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卫科教发[2000]477号文件《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及全继委发[2001]第10号文件规定,凡在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综述,均可获得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其学分标准为:第一作者6分,第二作者5分,第三作者4分,第四作者3分,第五作者2分。凡在《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可凭期刊在其所在单位进行学分登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1434;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71/R。特此说明。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主管、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主办、中航工业医院协会协办,刊号:CN 23-1571/R,ISSN2095-1434,邮发代号:14-8,读者在当地邮局即可订阅。
根据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卫科教发[2000]477号文件《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及全继委发[2001]第10号文件规定,凡在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综述,均可获得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其学分标准为:第一作者6分,第二作者5分,第三作者4分,第四作者3分,第五作者2分。凡在《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可凭期刊在其所在单位进行学分登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1434;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71/R。特此说明。
根据国家卫生部、人事部卫科教发[2000]477号文件《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及全继委发[2001]第10号文件规定,凡在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和国内统一刊号CN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和综述,均可获得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其学分标准为:第一作者6分,第二作者5分,第三作者4分,第四作者3分,第五作者2分。凡在《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可凭期刊在其所在单位进行学分登记。《航空航天医学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1434;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71/R。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