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的课堂授课及教学,含有以人为本。创设的评价体系,应能搭配着最适宜的多重指标。唯有如此,才能助推长时段的课堂变更,落实拟定好的目的。发展性的课堂,采纳新颖途径及手段,应当及时去诊断,评价它独有的优势及弊病。创设新颖思路,评价得来的结果应能折射出真实情形下的课堂实际。
目的:探讨师生对八年制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相关期望,为课堂教学方法评价及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将在校已经完成医前教育阶段的八年制医学生78人(2008级22人,2009级20人,2010级20人,2011级16人)和相关任课教师32人作为调查对象,运用自制调查问卷,针对“对改革当前课堂教学方法的期望”“最期望应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价值的期望”等问题进行了解。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5.8%(43人)的学生和78.1%(25人)的教师期望改革当前课堂教学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4.782,P=0.029);61.0%(47人)的学生和90.6%(29人)的教师最期望“多种方法结合应用”,包括讲授式结合板书、讲授式结合多媒体、PBL、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应试(刷题)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15.464,P=0.017),对课堂教学方法应用价值的期望(>60%)多元化,包括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习方法的培养、能提高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加强师生间互动和沟通、能提高学生课堂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能提高教学效率、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等。结论当前八年制医学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具有较高期望和多样化价值需求,应重视课堂教学方法评价及改革指导。
在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方式中,理论大课教学是最传统、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通常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讲台上一边讲述一边板书,教师用"粉笔、黑板、挂图"唱主角,学生在讲台下听讲,被动地参加和接受灌输.在这种被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奋性容易很快降低,使教学缺乏生机,学习效果下降.
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是融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为一体,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应用学科.要求授课教师授课过程中既要使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地理解相应的操作技能,从而为实践操作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最佳的授课效果,是护理专业教学方法探讨的重点课题.我们通过优化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护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安排等诸多环节的有机结合,而教学方法是体现教育理念,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我院完成的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护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课题中,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根本,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师的互动作用,根据护理教学的自身特点,探究并尝试了以下若干种课堂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学过程的检验,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性很强的复杂技能,不可能按照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传授,而需要采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亲自实践体会的教学方法[1].
高等学校中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工作的基本指标,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命运,而教学质量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一部分.
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最值得研究的一个教育话题.从中国古代采用的学徒式教学到八十年代兴起的学导式教学,其间各国的教育家都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必须选择和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1].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课堂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讲授法即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全面系统地讲授给学生,侧重了知识的完整性和贯通性,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这种机械的知识灌输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符合现代教育的目标.因此,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针对医学微生物学内容繁杂,知识零散,容易混淆,难以记忆和掌握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问题式教学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问题式教学就是把学习过程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能力[2].与传统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相比,问题式教学法更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现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浅谈点滴体会.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属形态学范畴,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1].该学科医学专用名词多,知识点多,难以记忆,学起来枯燥乏味,在教和学两个方面都有相当大的难度.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信息系统,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与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从图像、文字、动画、音频、视频等角度给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感性认识内容,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法[2].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融解剖学教学形象性、动态性、三维性和直观性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解剖学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提高[3],现就屏幕录像软件在神经系统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应用做一推介,旨在丰富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4].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以突出启发性为原则,以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及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继续提高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打下基础.我们在<药剂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方法除了传统的讲授教学外,还有引探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学案教学法三种.
近年来,我们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创设课堂情景,通过创设病例、角色模拟、多媒体运用等手段创建生动丰富的教学情景,达到化枯燥为形象的目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课堂教学是完成整个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抓好课堂教学是关键.课堂教学方法是灵活多变的,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风格,没有固定的模式.凡是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都不失为好方法.有机化学教学应突出重点内容,使整个教学体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每堂课都要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问题,即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决了,其它问题则迎刃而解.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理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应该明确和强调.对重点内容的讲解采取下列讲授方法,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临床医学生最先接触临床学科都是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呈现,同时结合床旁见习来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学习,近年来由于医学的发展及需求,临床见习得到了各个医学院校的充分重视,但是课堂教学仍存在很多不足,使得见习时因理论知识的欠缺而存在走马观花的情况,为了改进课堂教学效果,以急性左心衰的讲授为例探讨内科学课堂教学方法.
当今是高信息发展的时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信息的高速发展,决定了医学教学模式必须向现代化、高科技方向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对临床医学课程的讲授主要依靠教师在讲台上进行表演、使用传统的板书、挂图等方法,其所包含的信息量、生动性与说服力都受局限.计算机多媒体在医疗教学方面的应用,有效促进了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多媒体教学是传统教学手段(口授、板书、挂图)与现代电教媒体(投影、幻灯、录像)有机结合的产物,也是电化教学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把静态死板的教学变为动态、动画、直观的教学,使医学教学更加形象化、优质化、高效化、可视化.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幻灯使医学教育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已成为目前临床医学课程最具活力的教学手段.
预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日常的医学研究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既包括统计学、流行病学等枯燥繁杂的内容,又包括环境卫生、营养和食品卫生等和人们生活、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何用有限的学时去讲授如此庞杂的内容,在预防医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社会的发展呼吁创新,教育改革更加需要创新[2,5]。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现探讨几种教学方式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