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我们知道中粮旗下的食品种类繁多,粮油、饮料、乳品、方便食品等,作为食品企业来讲,您认为新标准的实施给食品生产企业带来了哪些利弊?马跃:健全食品信息标识,是国内食品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新标准能够推动食品标签标识的规范化管理.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的品牌意识和品牌消费理念日益加强,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品牌食品的说明书,合规的食品标签标识,能够树立企业及品牌的良好形象,建立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加强情感联系,并进一步建立品牌忠诚度;加强标签标识的管理,能够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食品标签的信息表达作用充分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但如果食品标签标识的信息不完整、不明确或有虚假标识,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通过对食品标签进行合理的政府规制,实施严格的法制监管,便能规范食品标签的内容标示,从而帮助消费者购买到与自己诉求相符的食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各项法律法规较于发达国家起步晚,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食品安全问题高发的阶段,并进行了有效的政府规制。因此对我国食品标签规制进行对比研究完善我国食品标签标准与内容,不仅能够保障我国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是我国食品行业对外发展的有利保障。本文介绍我国食品标签和美国、日本食品标签的内容,对比我国与其他两国食品规制的相关内容。从与其他两国的食品标签政府规制对比中分析国外其他国家值得借鉴的方面,从而为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方面提供相关建议。
近年来,我国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量和消费量节节攀升,每年已达上千万吨.不少消费者都很关心,自己每天的食物中,有哪些属于转基因食品.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我国早在2001年就出台法规,确立了转基因标识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明确的标识至今仍难见于转基因食品之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也规定:"转基因食品的标签应当真实、客观","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或/和表达产物的,要标注‘转基因XX食品’或‘以转基因XX食品为原料’.转基因食品来自潜在致敏食物的,还要标注‘本品转XX食物基因,对XX食物过敏者注意’."但是,相对于"非转基因"食品的大张旗鼓,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的转基因食用油,标识字体则小得多,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同样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的豆奶、豆粉、酱油等,则成了标识不清的重灾区.豆奶、豆粉大部分只是标注了原料为大豆,对是否为转基因食品等只字不提.
自2004年10月1日起,在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大豆油、花生油等食用油开始执行新的国家标准,对食用油外包装也进行了新规定,要求明确标出加工工艺、原料的原产地等.这一举措充分尊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让大家能够明白放心地买油吃油.但是,非专业人士的普通消费者面对"压榨"和.浸出"等专业工艺名称常会一头雾水,为此,有必要对食用油包装上标示的"压榨"油和.浸出"油的问题进行说明,以澄清人们对这两种油普遍存在的疑惑.
随着转基因作物品种日益增多和全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转基因食品已成为全球食品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尤其是食用安全性,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切[2,3].因此,欧盟、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制订了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政策,要求标识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性质及含量,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4~6].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在目前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食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主要为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和抗虫玉米[1].因此,本文建立了鉴定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Roun Up ReadyTM Soybean和转基因抗虫玉米Bt 176 Maximazer、Mon 810 Yield Gard的特异PCR检测方法,为转基因食品的管理提供检测手段.
市场上的加工食品越来越多,看起来难免眼花缭乱.为了让消费者知道产品的品质和内涵,各国都制订了相关法律,要求加工食品在包装上明细产品信息,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然而,消费者真的对信息买账吗?真的愿意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利吗?
一直以来,酱油就是每个中国家庭生活不可缺少的饮食调料,但长期以来,酱油的生产只有行业推荐性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特别是没有明确区分"酿造"与"配制"的标准.消费者的知情权无法得到保障,也给有关部门的管理带来困难,造成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不少非法制售假冒伪劣酱油的窝点或厂家用含有砷、铅等有害物质的毛发水(动物氨基酸水解液)兑制酱油,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而从今年9月1日起,酱油的国家新标准将正式实施.此次酱油新标准包括酿造酱油国家标准和配制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两项强制性行业标准.这将从根本上规范调味行业,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还知情权于消费者,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