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答案
1.答:听觉辅助技术主要包括无线调频系统、感应线圈系统、红外线系统、声场放大系统。
2.答:FM系统最大的优点是体积小便于携带,室内或户外都能使用;其次是可设定多个频率,可在多个房间同时使用,也可在同一个房间中使用多个频率。该系统的局限性在于需要特殊的接收机;助听器主要通过音靴与接收器耦合,但是音靴的型号在不同品牌以及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助听器中没有统一,不便于FM系统的验配。
处于言语发育期的儿童,听力损伤将直接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是不可治愈的,助听器和人工耳蜗可以进行有效的听力补偿或听力重建,为听障儿童带来了福音.但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与人耳的功能仍有差距,听障儿童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还需要接受专业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在康复训练过程中,不可以忽略FM无线调频系统,它可以帮助听障儿童听得更清楚,听障儿童只有在"听清楚"的基础上,才能"说明白".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于2008年开始为在训聋儿提供FM无线调频系统服务,笔者通过临床使用及文献学习,对该系统有了进一步了解,现介绍如下.
随着听力康复技术的发展,使用助听设备已成为听觉障碍人群补偿或重建听力的主要手段。目前听障患者使用的助听设备主要有两种,即助听器(hearing aid , HA )和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 ,CI)。听障患者使用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并接受专业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后,口语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得到广泛提高。然而,即使是使用最先进的助听设备,听障患者也会在远距离、噪声环境、多人交谈以及看电视、听电话等情景下存在不同程度的聆听困难。无线调频系统(frequency modu‐lated system ,FM 系统)是一种听觉辅助系统(assis‐tive listening system ,ALS),它能通过提高信噪比来解决听障患者在远距离、噪声、混响等复杂环境下的聆听问题。本文主要对 FM 系统联合助听设备对听障患者助听效果的影响进行综述。
由于螺旋器毛细胞、听神经、听觉传导径路或各级神经元受损,致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传递障碍称感音性或神经性聋.临床上用常规测听法未能将两者区分时可合称感音神经性聋.单侧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profound unilateral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USNHL)患儿发病率为0.1%~3%.相比同龄的正常儿童,USNHL患儿在认知、言语、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人们曾试图采用多种手段例如声场调频系统(sound-field FM amplification systems)、信号交联式助听器(contra-lateral routing of signals,CROS)改善USNHL患儿听力和提高患儿教室内学习效果.尽管患儿都能一定程度受益,但这些手段临床推广仍然十分有限.为了探索更好的听力解决方案,骨锚式助听器(bone-anchored hearing aids,BAHA)开始应用于临床并具有良好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