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头颈肿瘤外科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斜方肌-菱形肌皮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成年男尸30具(60侧),观察和测量斜肌、菱形肌的血供情况.结果:斜方肌接受颈横动脉和肩胛背动脉的双重血供,菱形肌接受肩胛背动脉的血供.结论:斜方肌、菱形肌的血供可靠,血管分支分布较恒定,血管蒂长,是修复颅枕部、项部、侧颅底、颅颌颈组织缺损理想的肌皮辨.
翼腭窝内有上颌动脉的翼腭窝段及其分支、上颌神经的翼腭窝段和翼腭神经节的节前、节后神经纤维等重要结构走行.同时翼腭窝与头颈部多个腔隙相通,是病变扩散的重要途径.随着以内镜为代表的颅底微创外科手术的发展,临床对翼腭窝及其通道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就翼腭窝及其通道在解剖学和影像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侧颅底翼腭窝解剖的深入认识和对分区的细化,许多原来认为不可能切除的此区域肿瘤能够治愈,越来越多的手术入路得到深入的探索和发展.本文就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颈静脉孔区是一个解剖结构复杂的侧颅底通道,该区域肿瘤的诊断和手术切除难度很大.随着影像学技术、神经麻醉技术和监测方法的应用,侧颅底显微外科手术入路的改良和新入路研究的日益开展,该区肿瘤的诊断技术和手术处理方法也在不断完善.本文回顾了近年来耳科学和神经外科学在颈静脉孔区肿瘤诊断和处理方面的研究,旨在讨论该区病变的临床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中耳解剖结构的研究不断深化,对与中耳相连的一些间隙的形态特点、分型及其与中耳疾病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清楚.了解关于这些间隙的知识,有利于在中耳的手术中主动发现和清除病变,理解这些病变的来龙去脉,安全准确地进行操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3.5%~4.6%[1,2],是心脑血管、代谢、神经及精神系统等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OSAHS的病理特征是睡眠时上呼吸道反复暂时性塌陷,继而阻塞,导致呼吸暂停.目前已经证实许多危险因素参与OSAHS的发病和进展,其中以下几类因素发挥重要作用[4~6]:①解剖因素,各种上呼吸道解剖异常导致结构负荷增加;②肥胖;③上呼吸道扩张肌的代偿功能下降;④通气控制的稳定性,高环路增益将会造成通气控制的不稳定;⑤觉醒阈值,部分OSAHS患者存在觉醒阈值降低,加重了通气控制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呼吸暂停的反复发生.
多媒体教学有形象直观、动静结合、音画配合、信息量大及节省时间等优点,能较好的解决耳鼻咽喉专业解剖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成为首选教学形式.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有不少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不够直观,希望尸头现场示教.但尸头体积较小,可清楚、直接观摩的人有限,不适合大课堂教学,如果改为小组课,则会因为尸头有限,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