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的诊疗过程可大体分为诊断阶段、初治阶段和随访阶段.确诊变应性鼻炎应综合评估病史、鼻部检查和体内外试验的结果.目前在临床疗效判定方面仍以患者主诉做为调整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但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变可能并不是判断鼻黏膜中炎性反应转归方向可靠而唯一的指标.(鼻用)皮质类固醇和(口服)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在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中起核心作用,尽管常规剂量下药物的安全性已得到证实,但并不能因此忽视药物对全身系统的潜在影响,尤其是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影响、对骨代谢的影响和对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心功能的影响.
在医学研究工作中,需要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的随访情况,以指导临床工作或为基础研究提供临床资料,此时大量的数据分析及患者的定期随访将成为一件繁琐庞大的工程.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初教-6飞行教员,飞行时间5200 h.因发现颈部肿物3年于2004年7月入院.患者于2001年7月无意中发现颈部有一肿物,位于左侧甲状软骨板前,无红肿、压痛、瘘道、瘘管及溢脓;不伴发热、咳嗽、咳痰、声音嘶哑及进行性吞咽困难等.未治疗,肿物缓慢增大,体重无明显变化,无其他不适,为明确诊断及治疗来解放军第四五六医院.
女飞行员在国内外航空界是一个极少的特殊群体,有鉴于此,她们的健康状况和飞行经历备受航空医学界的关注.我们于1971到2004年先后收治了3例患恶性肿瘤的女飞行员,经系统治疗后安全放飞,并对放飞的飞行员进行了长期的追踪随访和回顾性的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一、病例资料例1,运输机飞行员,发病年龄23岁,飞行时间1200 h.
自2002年腹部B超作为飞行人员疗养期间年度大体检常规必查项目之后,诊断为肾结石的飞行员越来越多,但这种结石基本是静息性结石,既无临床症状,也无临床体征.肾结石数量、大小、位置不尽相同,自然造成的危害也不一样,但现行鉴定标准没有区别对待,尤其是单座机飞行员是不允许带石飞行的.肾结石对飞行的潜在影响及威胁是否过度解读,现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中有关肾结石条款是否过于严厉,值得广大航卫工作者关注和探讨.笔者通过对50例肾结石飞行员5年或5年以上临床医学资料及飞行追踪随访观察,旨在探讨肾结石与飞行之间的相互影响,以便更科学地对患有肾结石的飞行员进行医学鉴定,并为修订体格检查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一个相对惰性病程的恶性肿瘤,也是全身预后较好及可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1].尽管初始治疗采用了全甲状腺切除和/或颈淋巴结清扫、放射性碘(131I)治疗及左旋甲状腺素(L-thyroxine,L-T4)抑制治疗等,患者仍有数年后发生复发和转移的可能,而且L-T4治疗需要长期应用.因此,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术后随访和监控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