鳃裂囊肿及瘘管是一种头颈部先天性疾患,系由胚胎鳃裂残余组织所形成.临床上由于其发病率低,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我院收集2001年以来共收治的10例鳃裂瘘管和囊肿患儿,对其进行临床分析,进行经验总结,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例患儿,男8例,女2例.年龄2岁6个月~14岁,平均年龄9岁.病变位于右侧8例,左侧2例.
鳃裂囊肿(branchial cleft cyst)是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所形成的腮腺区、颈侧部囊性肿块.临床上以第二鳃裂发育异常多见.由于发病率低,很容易误诊.有报道鳃裂囊肿及瘘管的误诊率近20%[1].2011年3月笔者收治第二鳃裂囊肿,误诊为甲状腺囊腺瘤1倒,现分析报道如下.
喉咽癌易伴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上检查颈部有肿瘤,自然想到转移癌可能,但本文1例却是例外,文献上非常罕见,现报道如下.
鳃裂畸形属先天性疾病,是胚胎发育过程中鳃沟与咽囊发生异常穿破或未完全闭合而形成,可表现为颈侧部的囊肿、瘘管或窦道.临床上较少见容易误诊,治疗不当易复发.我们近期收治2例鳃裂畸形患者,通过复习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性,8岁,因“出生后发现右耳畸形8年”入院,伴间断性流脓、听力差.入院检查右耳廓Ⅲ度畸形,仅残存皮赘样结构,右外耳道闭锁,乳突尖有一瘘管口(图1A).辅助检查:颞骨CT示右侧乳突气化差,外耳道软骨段和骨性段闭锁,中耳内可见低密度软组织影填充,鼓室狭小,听小骨粗大融合,内耳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诊断为:右侧外中耳畸形,伴慢性中耳乳突炎症(图1 B).患者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右鼓室成形术和右鳃裂瘘管摘除术,术中切开分离耳甲皮肤,取耳甲1.5 cm×1.5 cm软骨、外耳道上三角骨膜备用.切开骨性闭锁的外耳道直达上鼓室,见鼓室内有肉芽组织,予清除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