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指气管、支气管内所产生的异物,如:伪膜、血块、痰痂、结石、干酪样坏死组织及肉芽等[1,2].小儿内源性异物临床上仍时有发生,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自1990~2003年我院共治疗18例,报道如下.
小儿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少数病例可出现Ⅳ度喉阻塞[1],这种情况非常危险,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抢救极易导致死亡.
自1990年1月~2004年12月共实施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取出术1204例,总结其临床资料,认为对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迅速安全地取出异物,手术方法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有吸入性损伤时气管切开的时机与指征.方法:对180例大面积烧伤(其中石油天然气烧伤144例,轻质油烧伤26例,热蒸汽烧伤10例),合并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病人,在烧伤后进行气管切开的依据、必要性、时机、指征及手术要点进行总结.结果:18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病人,烧伤后1~24小时进行气管开术124例,其中轻度85例(气管切开后死亡4例),中度22例(气管切开后死亡9例),重度17例(气管切开后死亡11例),超过24小时后进行气管切开术51例,其中轻度12例(气管切开后死亡8例),中度34例(气管切开后死亡15例),重度5例(气管切开后死亡5例).有5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未及气管切开即死亡.气管切开时颈部有环状或半环状焦痂21例,伴头面部严重烧伤90例,口呈鱼嘴状者32例,口鼻内大量血清性渗出者37例.结论:吸入性损伤时喉梗阻危象的发生是引起烧伤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强调大面积烧伤伴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时,应在烧伤后早期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术,可以降低病人喉梗阻危象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小儿气管异物临床上处理稍有不慎即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我院自1995年12月~2003年4月在全麻下为86例患儿成功实施了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现报道如下.
小儿喉气管占位性病变是发病率比较低的一类疾病,但它是引起小儿先天性喉喘鸣第二大类因素.由于婴幼儿的喉腔狭小,一旦有占位性病变,很容易发生喉气管阻塞,导致窒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