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状中鼻甲,又称中鼻甲气化,是中鼻甲常见的解剖变异之一.一般认为,如果泡状中鼻甲堵塞中鼻道或嗅裂,妨碍鼻窦引流或者引起嗅觉功能障碍者,均应当手术处理.我科自2009年7月~2012年6月采用黏膜下外侧壁切除术治疗泡状中鼻甲,并与单纯外侧壁切除术作比较研究,现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为了探讨健康成人血浆内皮素与鼻粘膜微血管的关系,本文对21例健康成人进行了血浆内皮素测定及鼻粘膜微血管观察,并将两者作了相关性分析.血浆内皮素测定采用均相竞争法直接测定,用鼻粘膜微循环显微镜观察鼻粘膜微血管管径.结果发现:健康成人血浆内皮素含量平均为55.88士9.36pg/ml,鼻粘膜微血管管径平均为20.06±0.90μm,将两者作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直线方程为Y=23.166-0.056X,相关系数r=-0.578,统计学检验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鼻粘膜微血管管袢数为20.71±6.35,与血浆ET含量作相关分析得出相关直线方程为Y=39.14-0.33X,相关系数r=0.486,统计学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说明健康成人血浆ET含量与鼻粘膜微血管管径及管袢数均呈明显负相关,提示血浆内皮素对鼻粘膜微血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β-防御素是一类带正电荷、富含半胱氨酸的内源性抗微生物活性肽,是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联系先天免疫和后天获得性免疫的桥梁.近来研究表明在人类鼻黏膜中分布着大量的β-防御素,对鼻黏膜抵御病原菌入侵起重要作用.
鼻黏膜纤毛是鼻黏膜清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损害与很多鼻腔及鼻窦疾病有关,检测黏膜纤毛功能对探讨鼻炎、鼻窦炎病因,判断病情,指导治疗,评价手术疗效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鼻黏膜纤毛功能的检测方法做一综述.
鼻腔及鼻窦黏液过度分泌导致黏液生理特性改变,是慢性鼻腔及鼻窦炎黏膜炎症病理生理学特征之一.人类鼻腔及鼻窦黏膜有黏蛋白的分布和表达,但在慢性鼻腔及鼻窦炎中黏蛋白表达及分泌异常.本文主要复习近5年文献,综述黏蛋白在正常人鼻腔及鼻窦黏膜和慢性鼻腔及鼻窦炎黏膜中的表达、分布及其调节机制.
离子通道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可引起细胞病理改变.鼻黏膜水肿是由于上皮细胞钠、氯离子及水通道功能异常共同导致的.钠离子通道开放概率增加,囊性纤维跨膜转运调节因子蛋白的细胞局部分布异常,钙激活氯通道参与的气道黏液高分泌,水通道蛋白的组织分布异常,及以上所述通道蛋白的细胞迁移作用,共同导致了鼻黏膜持续水肿,促进了鼻息肉形成.
先天性纤毛异常和继发的纤毛损伤是多种呼吸道疾病和某些全身疾病的原因.本文从遗传因素,感染、变态反应、药物毒性退行性变等因素分析鼻黏膜纤毛损伤及其功能障碍的病因和机制,这对深入认知相关疾病的病因,确立诊断,明确治疗方向是不无裨益的.
防腐剂是多剂量水性介质鼻用制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人们发现防腐剂可能会对呼吸道黏膜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体外实验几乎一致表明防腐剂如苯扎氯铵可产生局部不良反应,但体内结果差异较大,造成矛盾的原因与体内外环境差异及试验方法有关.尽管如此,防腐荆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努力寻求毒性更低的防腐剂或不含防腐剂的装置是鼻腔给药系统发展的方向之一.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组与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自红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被克隆以来,有关水通道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性的进展.到目前为止,已克隆出的哺乳动物水通道蛋白有l0种,其在人体内的组织分布、生理功能与疾病的关系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就水通道蛋白的概况、在鼻粘膜中的分布、病理生理学意义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