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十载,我曾多次走向姹紫嫣红的伊犁河谷,走向一望无际的草海漾动的巩乃斯大草原.我对哈萨克同胞特有的别开生面的习俗产生了浓郁的兴趣.比如妙趣横生的“姑娘追”,令我心驰神往,历久难忘.时逢夏秋时节,沉寂了的草原似乎开始热闹起来,蕴含哈萨克民族魂魄和气质的马上竞技活动,就在这两个季节举行.所谓“姑娘追”,哈萨克语为“克孜库瓦尔”,是争强好胜的哈萨克青年尤为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更是敢恨敢爱的哈萨克男女青年彼此表示爱慕之情的最佳时机.
伊宁市位于伊犁河谷中部,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总人口44.59万,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等35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49%,汉族占35%、回族占7.5%、哈萨克族占5%.自2002年实施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简称卫十项目),项目覆盖全市八乡一镇、八个街办、129个行政村、居委会覆盖率达100%.项目对发现的所有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治疗,均采用直接面视下短程督导化疗方案(DOTS).本文通过对伊宁市2002-2007年肺结核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外科手术无疑是有效治愈泡状棘球蚴引起的恶性肝包虫(alveolar hydatid disease, AHD)的首选方法,而AHD肺、脑转移已属晚期,泡型包虫病原发在肝脏占98%,死亡率在诊断确定后10年内达93%,而脑肺转移者短期内其死亡率更高.我们统计1993-2003年新疆伊犁河谷收治的包虫病2069例,其中肝泡球蚴病84例,肝泡球蚴合并肺、脑转移者6例(肺转移5例、肺脑转移1例),详见表1~3.
目的 探讨新疆伊犁州河谷地区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构成及特征,为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1 1年期间收治的1750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以及病种分布情况.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例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患病年龄高峰为≥60岁,男女比例为1.3∶1.少数民族患者的病种分布和汉族有所不同.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逐年增加,不同民族的病种分布不同,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保护,做好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
美丽的伊犁河谷被一群雪山环绕其中,38个民族世代生活在这里.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下称“友谊医院”)便坐落在河谷之中.友谊医院是我国最西边的一家三甲医院,也是收费最低的一家三甲医院,其收费标准甚至低于绝大部分县级医院.
翼状胬肉是眼科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疾病,属于结膜组织增生性疾病,常有眼部充血、影响患者外观,当胬肉头部侵及瞳孔区会引起视力下降,严重的将使眼睛致盲.伊犁河谷由于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烈,气候相对干燥,患病率较高.本文通过对我院眼科收治的病人进行调查分析,认为翼状胬肉的患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气候环境、卫生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加强眼病的防治,要从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等多方面入手.
肝泡状棘球蚴病(The Hepatic Alveolar Hepatid Disdeasd HAHD)是多房棘球绦虫虫卵感染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HAHD所致的梗阻性黄疸(以下称泡型黄疸)是HAHD的晚期表现.我院收治新疆伊犁河谷1993年~2003年HAHD病人65例,其中泡型黄疸26例,现将经验及随访情况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