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部属暴露部位,平战时遭受火器伤机会较多,枪弹等高速投射物击中质地硬而脆的颌面骨后,易于使之破碎,往往遗留骨性缺损,同时还会伴有软组织及牙列缺损,患者面容及咀嚼、发音等生理功能受损,如不作修复,会遗留严重面部畸形和功能、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牵张成骨术修复颌面部火器伤具有创伤小,效果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关注.现将颌面部火器伤及牵张成骨术修复火器伤性颌面部缺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咬肌区火器性毁伤,常合并颅面颈部多处损伤,由于伤情严重,早期急救时多将咬肌区的皮肤肌肉缺损留待后期修复(二期修复).此类伤例多因局部瘢痕挛缩,致张口明显受限,影响进食及咀嚼功能[1-4] .用胸锁乳突肌之肌瓣代替嚼肌者已有报道[3] ,但此法使一侧该肌功能丧失,且不适用于同时有皮肤缺损者.我们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肌皮瓣(以下简称单头肌皮瓣)修复咬肌区皮肤缺损12例,皮瓣完全成活,咬肌的功能及局部外形均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