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姐当初生小孩的时候,因为胎儿偏大,不得不在肚子上挨了一刀,可这都快一年了,肚子上还是可以见到一条又凸又硬的刀疤,这让爱美的李小姐感到非常的苦恼,如何才能将肚子上这个难看的瘢痕去掉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美容科胡葵葵主任医师给各位剖宫产后的新妈妈支了招.
产后母乳不足,常使一家人不安.一则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二则不能保证新生儿的营养供给,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使产后奶水充足是每个产妇都关心的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都十分注重饮食营养,可营养充足母乳还是不足的情况并不少见.并不只是营养不良才会导致母乳分泌不足,导致母乳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认为,产后缺乳多由气血亏虚所致;产后乳汁不通亦可由肝气郁结,气滞而乳汁难下导致.产妇如果平素体弱、年龄较大、曾患有急性或慢性的乳腺疾病(如乳头畸形、乳腺管闭塞、乳腺组织萎缩等)等,乳汁的分泌就可能不佳.部分产妇精神抑郁,也可能会影响到乳汁的分泌量,导致缺乳.还有剖宫产后,产妇一般体质虚弱,因出血过多,造成泌乳迟缓.另外,麻醉剂和抗菌药物也会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使乳汁减少.
主持人:现如今许多女性生孩子都选择剖宫产.剖宫产,生孩子是顺利了,可产后伤口护理就成了大问题.渗血正常吗?怎样能促进伤口愈合?怎样可以不留疤痕?类似琐碎的问题,向大夫打听怕人家嫌烦;不问吧,心里又不踏实.
子宫瘢痕妊娠是指妊娠囊种植于剖官产后子宫瘢痕处,是一种少却危险性很高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后的远期并发症.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或是胎盘植入瘢痕的程度不同,而发生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子宫破裂、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子宫瘢痕妊娠通常容易被误诊为妊娠囊着床位置过低,发生先兆流产或难免流产,而行清官术,引起致命性的大量阴道出血,需急行子宫切除术,使患者失去生育能力,甚至生命,是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的疾病之一.因此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并应做到早期诊断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减少因处理不当而造成患者在心理或生理上的创伤.
深静脉血栓(D V T )形成是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最易受累的深静脉为髂静脉和股静脉,静脉血栓形成后可引起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后果十分严重。术后预防和早期诊断、早期处理非常重要。回顾性分析我院8例剖宫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 T )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一种避孕工具,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且易被广大妇女接受的节育器具,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统计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在本站放置IUD共3,911例,其中剖宫产后放置1,488例(38.0%),含剖宫产后未哺乳者1,103例(28.2%).根据统计数据,剖宫产后要求放置IUD避孕者占有相当的比例,而针对此部分患者放置术中疼痛及紧张的处理措施有待进一步改善.我们随机抽取剖宫产术后要求放置IUD者270例进行研究.
剖宫产后子宫形态常有不同程度改变,使日后宫腔手术操作难度增大,子宫穿孔风险增加.本文收集106例剖宫产后置器困难病例,就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剖宫产后子宫异常者宫腔形态变化及置器方法,以提高置器质量及避孕效果.
剖宫产术后有可能发生盆腔粘连[1],影响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的顺利进行,易导致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发生.本中心对剖宫产后行输卵管结扎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例1:赵某,女,25岁,G1P1,剖宫产后10个月来本院生殖中心门诊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均无异常,子宫前倾前屈、大小正常、活动度好.按GyneFix INIUD放置常规放置,宫腔深7cm,宫口无需扩张.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剖宫产后子宫峡部瘢痕组织妊娠病例不断增加,本文报告剖宫产后子宫峡部瘢痕组织妊娠2例,旨在提高认识,合理处理.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1].本文统计本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CSP患者13例,发生率为1:1 706次妊娠,与异位妊娠之比为1:171.现将该13例患者的诊治经过总结报告如下,为提高CSP患者的诊治水平提供参考.
选择放置与宫腔形态、大小相匹配的宫内节育器(IUD)是减少置器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提高IUD效能的关键.剖宫产后由于手术创伤的影响,子宫与腹壁粘连比例明显增加,宫腔形态发生了不同程度改变,狭长、不规则宫腔及高度倾曲位子宫等比率增多,增加了临床医生放置IUD的难度.笔者在放置IUD术前,采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剖宫产术后的宫腔形态、大小进行全面观测,探讨该方法对提高IUD放置成功率和使用效果中的临床价值.
我国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妇女约占已采取避孕措施育龄妇女的50%,是使用最普遍的避孕方法[1].近年来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剖宫产分娩宫颈未经充分扩张,所以宫颈内口紧;子宫瘢痕与周围组织粘连使子宫解剖位置和形态特征发生变化[2],易导致IUD取出困难,受术者术中疼痛不适等发生率高.为了减轻剖宫产后妇女取出IUD的痛苦,减少取器并发症的发生,笔者对丙泊酚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后取器进行了观察.
为探讨剖宫产术后盆腔内的组织器官粘连情况和剖宫产后行输卵管结扎术的安全性,对本站自2000~2004年剖宫产术后269例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宫内放置节育器是我国育龄妇女主要的节育措施,因其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而受群众欢迎.但对一些剖宫产后、宫颈条件差者,放置节育器仍存在一定困难和痛苦,甚至无法放置.为了更好地为广大育龄妇女服务,我们对一些宫颈条件差及有置器失败史者,置器前予以米索前列醇口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之一,但剖宫产后哺乳期妊娠行人工流产术风险性很大,本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剖宫产后哺乳期妊娠3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近年来本院采用宫腹腔镜经阴道取出异位宫内节育器(IUD)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3年1月~2008年1月本院共收治16例IUD异位者,平均年龄30(25~36)岁.顺产后哺乳期放置6例;剖宫产后哺乳期放置2例;宫腔粘连松解术后放置1例;月经干净后3~7天内放置7例.16例异位IUD中T型IUD4例,爱母IUD 3例,金属圆环4例,金属圆宫环5例.
子宫瘢痕妊娠是异位妊娠中的少见类型,发生率约为1/1800~1/2 216次正常妊娠[1],占异位妊娠的6.1%,52%发生在剖宫产后,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发病早期不易发现,常给予不恰当的治疗,导致不良后果.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现将本院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是剖宫产后远期严重并发症之一,为提高认识,减少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对本院计划生育科1994年11月~2002年6月收治的14例疤痕部位妊娠病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是产科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国内外文献对早中期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偶有个例报道,现将本院2002~2005年确诊的4例分析报告如下.
由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吴学浙主任医师等承担的<剖宫产后子宫疤痕处妊娠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于2003年7月8日通过上海市科委、上海市人口和计生委组织和主持的专家鉴定.
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CSP)是剖宫产(Cs)远期并发症之一,国内外均有报道[1-5],且临床表现各异[6],早期诊断困难[7].本文对CSP之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做一概述,旨在提高对CSP的认识与诊治水平.
资料:尹某,女,33岁,因剖宫产后7年孕9+个月于2001年10月24日入院.7年前剖宫产分娩一女婴,产后120天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避孕,置器后无明显不适,未再复查.
资料:女,28岁,G2P1,剖宫产后10个月,未哺乳,偶用工具避孕.末次月经2000年3月15日,停经42天,有早孕反应,于2000年4月27日上午来本院就诊.查体:T 35.7℃,P76次/分,BP 16/11kPa,呼吸平稳;心肺(-);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均无腹膜刺激征.
资料:女,25岁,G1P1,因剖宫产后腹壁切口肿痛4个月入院.于4个月前自觉剖宫产腹壁切口肿痛,查体见下腹正中长约13cm手术瘢痕,瘢痕下1/3段肿胀,轻压痛,按压有少量浆液性渗液.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早产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88例剖宫产早产且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采用剖宫产术对对照组产妇进行生产,对试验组产妇则进行阴道试产分娩,研究并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综合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产后并发症率和新生儿产伤率均为2.27%,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并发症率和新生儿产伤率18.18%与1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已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再次妊娠且符合阴道试产相关条件时,通过阴道试产进行分娩的成功率较高,且可行性与安全性亦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目的:探究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79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收治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有39例产妇,观察组有40例产妇.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产妇产前健康宣教,做好催产及各产程护理,心理护理,产后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各个产程使用的时间、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概率以及新生儿窒息概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各个产程使用的时间、产后出血量、胎儿窘迫概率以及新生儿窒息概率均低于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进行细微、到位的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94例,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清宫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血β-HCG水平恢复至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收治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患者185例,对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施行阴道试产78例(42%),试产成功61例,成功率78%,占185例的33%。结论:如果能严格掌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密观察,其成功率是很高的,应该提倡,因为阴道分娩可减少再次剖宫产术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危险和并发症,减少患者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
如何解决剖宫产后1年内药流不全的出血问题,是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我们采用了活血止血、祛瘀生新以及益气补血的中药治疗方法,避免了手术清宫,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