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是剖宫产后远期严重并发症之一,为提高认识,减少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对本院计划生育科1994年11月~2002年6月收治的14例疤痕部位妊娠病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芫花萜膜(化学名芫花酯甲膜)是一种新型引流产药物,通过早、中期妊娠引产,抗早早孕,催经止孕,临床应用,证实成功率高,安全简便,价廉易得.为了探讨芫花萜膜治疗过期流产、死胎的作用于2005年10月至2009年9月共应用246例,与同期以传统方法治疗的200例进行对照研究总结.
目的 通过对丙酸睾丸酸酮、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终止10-16周妊娠的临床观察,探讨此种药物对于早期终止妊娠的疗效.方法 自愿药物终止孕10-16周妊娠的健康妇女105例,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肌注丙酸睾丸酮,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对照组单纯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结果 两组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产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开始出血时间、胎儿胎盘排出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酸睾丸酮可以提高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流产效果,产程短、风险低,是一种比较理想、安全、有效、有应用前景的流产方法.
继发性不孕症是指病人本来生育能力正常,曾受孕过,因做引流产(药流)或其他原因生育功能遭到破环,失去了生育能力.该病为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
临床上治疗胸腔积液(简称胸液),除病因治疗外,胸腔穿刺抽液亦为常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临床一直沿用传统的硬胶管或者三通管,其结构繁琐,易污染,需2人配合操作,胶管易老化,产生破裂,漏气或三通管生锈损害,使穿刺引流产生诸多不便.我科自1994年始改进传统方法,用一次性输液器接连穿刺针治疗胸液5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文240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3岁,平均年龄28.5岁.引产21例,人工流产29例,早产13例,药物流产57例;对照组12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44岁,平均年龄28.6岁.引产20例,人工流产30例,早产12例,药物流产58例.两组病例,符合引流产半月以上,或早期流产1周以上恶露不绝[1],或经B超检查宫内有残留组织者.从年龄、病程和发病情况比较,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盆腔粘连症是女性不孕的常见病因之一,盆腔感染、引流产手术、盆腔手术操作等,均可导致盆腔粘连症.现将我院1995~1997年间164例盆腔粘连症手术分析如下.
畸形子宫合并妊娠较少见,早孕时要终止妊娠可选用负压吸引流产和药物流产两种.由于负压吸宫流产处理不当,易导致漏吸、子宫穿孔等并发症,而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子宫,使宫颈扩张而排出胚胎组织,故常选用药物流产.
目的:分析息隐对流引产的作用能力,探讨在流引产中恰当应用息隐的方法.方法:采用比较案例法,对比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和注射利凡诺两种方法流引产的效果.结果:在流引产过程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比注射利凡诺疗效好,而且流引产率较高.结论:想要使用药物达到流引产的目的,应该越早越好,息隐对流引产具有较佳的作用性.
米非司酮作为受体水平竞争性孕酮对抗剂,能对抗孕酮对宫颈胶原分解的抑制作用,扩张和软化宫颈.根据此原理,我站在早孕负压吸引流产术前应用米非司酮诱导宫颈成熟,扩张和软化宫颈,使人工流产术易于操作,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临床疗效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类药物终止停经49天以内的早孕完全流产率达95%以上.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造成有些人错过早期终止妊娠时机而使妊娠超过12周,妊娠 12~16周的特点是胎儿骨骼逐渐形成,子宫充血增大,单纯用吸引流产困难大、出血多,且易发生子宫损伤、流产不全等并发症.又因羊水少,经腹羊膜腔注射困难,传统的终止妊娠钳刮术手术难度大,易引起严重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我科应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12~16周妊娠98例取得满意效果.
目的:探讨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患者通过甲氨蝶吟进行引流产的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30例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妊娠时间通过甲氨蝶吟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本组30例剖宫产疤痕部分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吟进行治疗后,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结论:分析本次治疗结果得知,在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喋金进行引流产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出血量,有着极大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