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为儿童常用抗癫痫药物之一,是一种不含芳香环又不含氮原子广谱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对各型癫痫发作均有效,特别对失神小发作、强直一阵挛发作和肌阵挛发作疗效显著,常作为儿童治疗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物,患者需长期服药,VPA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50~100 mg/L,癫痫患者口服后吸收及代谢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疗效和不良反应与服药剂量相关性较差,但与血药浓度相关性较高[1].
(一)概述喹诺酮类(Quinolones)抗菌药是指吡啶酮酸(Pyridonecarboxylicacid)并联苯、吡啶或嘧啶环等芳香环组成的化合物,通过选择性地抑制细菌DNA促旋酶与拓扑异构酶Ⅳ而出现抗菌作用,是对人类相对安全的一类合成抗菌药.(见图1)
氯喹为4-氨基喹诺酮类,由两个芳香环构成,自1951年首先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获得成功以来[1],抗疟药在风湿病尤其SLE的治疗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与氯喹( chloroquine,CQ) 同属于4一氨基喹啉类抗疟药,由两个芳香环构成.二者的区别在于氯喹中的一个乙基在羟基氯喹中被一个羟乙基所代替.自1894年奎宁首次被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皮损,20世纪50年代,抗疟药开始广泛应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