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为儿童常用抗癫痫药物之一,是一种不含芳香环又不含氮原子广谱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对各型癫痫发作均有效,特别对失神小发作、强直一阵挛发作和肌阵挛发作疗效显著,常作为儿童治疗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物,患者需长期服药,VPA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50~100 mg/L,癫痫患者口服后吸收及代谢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疗效和不良反应与服药剂量相关性较差,但与血药浓度相关性较高[1].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是治疗癫痫的一线药物,具有疗效高,安全性好,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少等药效特点.但是,VPA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个体差异很大,剂量难以掌握,给药剂量和血药浓度相关性不稳定,而毒性反应与血药浓度相关[1].为控制癫痫发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和避免不良反应,对其血药浓度实施监测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2-3].本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检测VPA血药浓度,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现报道如下.
癫痫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而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的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剂量的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多年来,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安全有效地使用抗癫痫药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1974年,Gorodetzky和Kullberg首先提出,用唾液代替血清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现已有100余种药品用唾液作为药物浓度监测,包括传统抗癫痫药物如苯妥因(PHT)、苯巴比妥(PB)、卡马西平(CBZ),其唾液浓度与血浓度密切相关[2],为抗癫痫药物的唾液浓度监测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和研究前景.近10年来一些新的抗癫痫药物陆续问世,新抗癫痫药物药动学如何?唾液浓度及与血液浓度相关性如何?作者查阅大量有关新抗癫痫药物血液与唾液浓度监测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喉显微激光手术的最大危险性在于激光击穿气管导管引起气道燃爆.高浓度氧气遇激光照射会引起燃爆.为确保喉显微激光手术的安全.国外此类手术中普遍采用抗激光专用气管导管和喷射通气技术.
头孢噻肟Cefotaxime本品1 ~2g用至少10 ~ 2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用50~ 100ml相溶溶媒(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林格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稀释.静滴时间不少于40分钟氨基糖苷类、阿奇霉素、氟康唑、依西酸喷他脒、别嘌醇钠、多沙普仑、苯磺顺阿曲库铵、泮托拉唑钠、西咪替丁、精氨酸、培美曲塞二钠、氟尿嘧啶、表柔比星、多柔比星、丝裂霉素、吉西他滨、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碱性溶液(如碳酸氧钠注射液或含氨茶碱的溶液)、羟乙基淀粉0.9%氯化钠溶液,与万古霉素的相溶性存在浓度相关性1.对头孢菌素类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