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那年,我十岁,读小学三年级.有着几行文字和美术图案的连环画深深吸引着我,以至于数学老师搬着偌大的模具在讲堂上详细讲解珠算加法,我都没听进去.老师激情地讲一节课,而我也把一本《武松打虎》的连环画看完了.接着老师说:“明天上午,你们一个个轮流打一遍‘三变九’,不会打的把家长叫过来谈.”此番言语,让我立即胆战心惊了.晚上,只好让母亲教我,工作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在教了我几遍之后,我还是不会打,母亲便认为我不用心,让我站在屋外窗台上,什么时候打会了,才准进屋.借着屋内橘黄的暗色灯光,屋外呼啦啦的北风,我从一加一开始,学着珠算加法,边流着泪,边打着终生难忘的“三变九”.
绵延了如此悠久历史的算盘文化中遗留下一大批五彩斑斓、千奇百怪的算盘珍品,兹从被称作"算盘世界"的、设在珠算宗师程大位故乡安徽省黄山市的我国第一座国办珠算博物馆的文物藏品中撷拾数珍略加介绍,以飨读者,以开眼界.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出的课程标准中,取消了小学阶段一直就有的珠算学习,也不提至少一百年来一直受到重视的计算能力的培养.对此,笔者不能苟同,论述如下:
祖母高寿而终,悲痛之余,我回顾奶奶的一生,发现她健康长寿是因为她的"3+1"养生法.动奶奶虽然有一双"标准"的小脚,但长年劳作不停.年轻时,她跟我爷爷一道在农村干活.家务全由奶奶操持--推磨滚碾、纺线织布、缝补浆洗,为了生计,她还养了家禽和家畜.奶奶晚年到了省城,住在大杂院里,从后院的住房到前院的公厕,有50多米远,无论是春夏秋冬,奶奶都坚持到前院如厕.奶奶虽不识字,但珠算的加减乘除打得噼啪响.奶奶有很强的记忆力,<西游记>、<白蛇传>、<封神榜>、<说岳全传>等故事全装在脑子里.我就是听奶奶讲着这些故事长大的.有了收音机、电视机后,奶奶利用这些现代工具不断获取新的信息,思想绝不落伍.
黄源镁曾经在农村生产队里当过会计,会打算盘,后来又当了幼儿园老师,懂一点教育,在教孩子珠心算的时候她想,打算盘这个活动动手动脑,对老年人健脑应该有所帮助,这个想法让退休后的她成了华泾镇社区老年公寓的一名珠算老师.双手打算盘70多岁的林女士是黄源镁老年公寓珠算班的第一批学生.她原来是名会计,打了一辈子算盘,听说有这个班,特别积极地找到黄源镁要求加入.但上了一节课,她就“翻毛腔”了:“算盘能打不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用双手?”
黄源镁曾经在农村生产队里当过会计,会打算盘,后来又当了幼儿园老师,懂一点教育,在教孩子珠心算的时候她想,打算盘这个活动动手动脑,对老年人健脑应该有所帮助,这个想法让退休后的她成了华泾镇社区老年公寓的一名珠算老师.双手打算盘70多岁的林女士是黄源镁老年公寓珠算班的第一批学生.她原来是名会计,打了一辈子算盘,听说有这个班,特别积极地找到黄源镁要求加入.但上了一节课,她就"翻毛腔"了:"算盘能打不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用双手?"
想说的是快乐这件事,其实,要说的是学习这件事.有感于最近阅读的一篇文章,文中介绍了孩子学习各种兴趣技能的最佳年龄5至6岁学习小提琴较适当;4至5岁开始接受钢琴等乐器的技术指导较适宜;2岁半至5岁学习绘画较合适;1至2岁开始亲近英语,3岁以后开始跟着老师正规地学习英语比较好,另外还有学习书法、国际象棋、游泳、溜冰、乒乓球、滑雪、韵律、芭蕾、古典舞蹈、珠算等十几个兴趣技能的最佳适龄期,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要在6岁以前开始的.真是让人倒吸一口冷气,原来,宝宝们在学龄前要开始学习的东西这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