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Mg-Mn-Zn合金介导的成骨作用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体内成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一月龄雄性SD大鼠12只,麻醉后股骨干穿通性钻孔造成骨创伤,植入Mg-Mn-Zn合金介导棒,同时注入庆大霉素预防感染,每周皮下注射钙黄绿素。术后5、9、18、26周分别随机处死3只大鼠,取出植入有介导金属棒的股骨,各组材料经体视显微镜、光镜、扫描电镜、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行能量色散谱元素分析,岛津EPMA1610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测试样品内镁、钙、磷元素分布。结果:体视镜及光镜观察见5、9、18、26周髓腔中金属移植物周围包裹有新生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见移植物周围有新骨生成。能量色散谱元素分析表明含有碳、氧元素的基底膜层在金属移植物周围形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表明介导金属棒周围与成骨作用有关的钙、磷元素丰富。结论:成功的制作了Mg-Mn-Zn合金介导的体内成骨作用模型。结论:Mg-Mn-Zn合金能够很好的介导体内成骨。
电离辐射可以导致染色体多种不同类型的畸变,包括只有两条染色体断裂的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 strand breakage,DSB)称简单畸变(simple aberration),还有3个或4个DSB的复合畸变(complex aberration).染色体畸变出现的频率依赖于畸变类型、染色体大小、细胞种类和射线的种类、剂量、剂量率,对各种因素之间大量资料的定量分析可以建立相应的作用模型[1].事实上,长期以来机理性畸变模型已经被广泛使用,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分析不同辐射的生物剂量学特点、比较不同DNA修复或错误修复途径、标记间期染色体以及外推低剂量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笔者主要概述染色体互换型畸变特点、邻近效应(proximity effects)、适用于简单畸变分析的传统数学方法、处理复杂畸变谱的计算机方法、系统地分析复杂互换和使用新软件分析明显染色体不全、畸变传递率以及畸变与其他损伤之间的关系.
目的 确立男男HIV/AIDS患者自我歧视形成的作用模型,为自我歧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2所医院便利选取277例男男HIV/AIDS患者,测量其自我歧视水平、年龄、刻板印象、控制感、信息情绪支持和负性情绪等项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确立这些因素对自我歧视的作用途径,形成模型.结果 患者自我歧视评分32.29±7.16,除控制感和信息情绪支持外,年龄、刻板印象和负性情绪均对自我歧视有增强作用,模型可解释自我歧视形成作用的40.90%00.结论 刻板印象是自我歧视的直接成因之一,控制感和信息情绪支持是自我歧视降低的保护性因素,负性情绪会增加自我歧视的水平并妨碍信息情绪支持.建议在对男男HIV/AIDS患者自我歧视干预中提供充分的信息情绪支持以及认知干预,改善患者的刻板印象和负性情绪,降低其自我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