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相关文献(1)
  • Mg-Mn-Zn合金介导成骨作用研究

    目的::建立Mg-Mn-Zn合金介导的成骨作用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体内成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一月龄雄性SD大鼠12只,麻醉后股骨干穿通性钻孔造成骨创伤,植入Mg-Mn-Zn合金介导棒,同时注入庆大霉素预防感染,每周皮下注射钙黄绿素。术后5、9、18、26周分别随机处死3只大鼠,取出植入有介导金属棒的股骨,各组材料经体视显微镜、光镜、扫描电镜、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并行能量色散谱元素分析,岛津EPMA1610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测试样品内镁、钙、磷元素分布。结果:体视镜及光镜观察见5、9、18、26周髓腔中金属移植物周围包裹有新生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见移植物周围有新骨生成。能量色散谱元素分析表明含有碳、氧元素的基底膜层在金属移植物周围形成。电子探针显微分析表明介导金属棒周围与成骨作用有关的钙、磷元素丰富。结论:成功的制作了Mg-Mn-Zn合金介导的体内成骨作用模型。结论:Mg-Mn-Zn合金能够很好的介导体内成骨。

    合金 体内成骨 成骨作用 显微镜观察 能量色散谱 移植物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 作用模型 元素分析 金属棒 谱元素 磷元素 分析表 体视显微镜 植入 元素分布 预防感染 荧光 新骨生成 扫描电镜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