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可以导致染色体多种不同类型的畸变,包括只有两条染色体断裂的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 strand breakage,DSB)称简单畸变(simple aberration),还有3个或4个DSB的复合畸变(complex aberration).染色体畸变出现的频率依赖于畸变类型、染色体大小、细胞种类和射线的种类、剂量、剂量率,对各种因素之间大量资料的定量分析可以建立相应的作用模型[1].事实上,长期以来机理性畸变模型已经被广泛使用,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分析不同辐射的生物剂量学特点、比较不同DNA修复或错误修复途径、标记间期染色体以及外推低剂量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笔者主要概述染色体互换型畸变特点、邻近效应(proximity effects)、适用于简单畸变分析的传统数学方法、处理复杂畸变谱的计算机方法、系统地分析复杂互换和使用新软件分析明显染色体不全、畸变传递率以及畸变与其他损伤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中更理想的染色体片染色方法。方法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片,分别用玻片平铺正面向上与玻片斜铺正面向下的方式进行染色体吉姆萨法染色,分析两种方法的染色效果。结果吉姆萨染色斜铺正面向下法淋巴细胞染色清楚,染色体形态清晰,方法更经济,背景更清晰。平铺正面向上方法淋巴细胞染色清楚,染色体形态清晰,但背景有少量染料渣子附着,不利于染色体畸变分析。结论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实验中,对染色体片采用吉姆萨染色,玻片采用斜铺正面向下的方法是更优于平铺正面向上的染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