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这是我一见钟情的反应那座城市的惟一特点是没有特点,一样古朴灰暗的江南小镇模样,一样的街边樟树湖边柳,一样满是朝九晚五奔波着的人,为了明天而生活,或是为了生活而明天.在那个城市的三年大学时光,仿若上课时一个恍惚的瞌睡,转瞬便被熙攘喧嚣的别离所惊醒了.毕业那年,最后的时光中,兄弟姐妹们总是醺醉着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将所有的时间打发成一堆空酒瓶,很多人在放声歌唱,很多人在抱头痛哭,可看过的月亮爱过的人总要说再见,清晨时不断地有人悄悄离开,从此不再相见.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开,香也香不过它……”走在江南小镇,这样的歌声回荡在耳边,嗅着那清雅而又幽远的茉莉花香,真是沁人心脾、美不胜收.茉莉花的花期在5~8月,有“人间第一香”的美誉.在古代,芬芳素雅的茉莉花还是女同胞们的装饰品,农妇们直接戴在发髻上,或者用丝绒拴成球挂在衣钮上,或盛在麦秆编的小笼子中佩在身上.宋代诗人苏东坡曾写下“暗麝著人簪茉莉”的诗句,同时代的杨巽斋也有《茉莉》诗传世:“麝脑龙涎韵不作,熏风移种自南州.谁家浴罢临妆女,爱把闲花插满头.”
西塘,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江南小镇,如同上天所赐的宝物,静静地落在那不染尘屑的世间一隅,让每一个来此荡涤心灵的人都流连忘返.若是独往,可以忘却那人世间的纷纷扰扰,尽情享受这里的静谧与安详;若是结伴,这里绝对是一个流露真我、增进感情的佳处.
同里是江苏省吴江市一个古老的小镇,高中国第一水乡周庄不远,从苏州到同里特别方便,在苏州汽车南站或北站坐一个小时左右的汽车就可到达.余秋雨先生很早就在<江南小镇>一文中对周庄与同里作过精辟的比较,他说周庄在现代人的脚下未免显得有些局促,同里则不同,更亮堂和开放很多,周庄是乐于参观而不会想到长久驻足的,同里却一见面就产生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奇怪心愿.
江南小镇,各具地方特色,而又存有旧时风韵.其怡情悦性之功,每令置身其间者混一穷达,莫辨古今.道家谓乘物游心,医家云恬憺虚无,庶于此中求之.余常闲游焉,游则多遐思,亦生诗兴,归乃记而咏之.兹摭二三,遗笑于大方之家.
旅游是主动养生的最好路径之一,它既是生理的,更是心理的.最早认识南浔是在徐迟的《江南小镇》.徐先生用了60多个"水晶晶"来赞美他故乡——浙江湖州南浔古镇,水晶晶的朝云、水晶晶的暮雨、水晶晶的田野、水晶晶的池塘……甚至水晶晶的老者,水晶晶的灵魂.从此南浔美丽而古老的倩影幻成一幅幅图画扎进我的梦中,不时萦绕.梦见自己在小莲庄的碧波琼楼上邀月对饮,就着清淡的荷风,下酒.
相传清代江南小镇有一家药店,起初由于药材货真价实,炮制优良,信誉很好,生意格外兴隆.但过了一年,买药的人越来越少,生意萧条,门店冷落.
虽然我也曾梦想拥有一所诗人海子一样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可我生活在一个江南小镇,没有了大海,却拥有了座春暖花开的自家小院.
一个不育男人的故事前段时间曾热播了一部由归亚蕾、周迅等主演的电视剧<橘子红了>.该剧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在中国清朝末年的一个江南小镇上,容大妈因没有生育,被原本爱她的丈夫容大伯抛弃在乡下的橘园里.当容大妈得知丈夫在城里同一个交际花二太太打得火热时,为了挽回丈夫的心,给丈夫物色了一个与自己年轻时长得极为相似的佃户家女儿秀禾,作为三太太,并希望秀禾能为容家"传宗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