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是老年心理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普遍关注,甚感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问题.现就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达到心理健康的途径谈谈看法.
老年人在过去岁月中形成的心理素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老年人的社会身份、交往范围、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等诸方面的变化,导致老年人在评论事物时价值观念会发生某种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着退休生活的适应与否.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根据本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在老年活动设施中的调查、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老年人心理是否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说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个性创造力,理性选择力,责任感和合作性能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个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大学生是风华正茂的一代,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不良人际关系、经济问题、失恋、学业受挫等影响,常造成心理障碍.根据国家教委曾对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我校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22%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大学人数占总体、退学人数的50%.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基本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认识问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还不强,在面临环境变化和人际关系时,会感到烦躁、焦虑、忧郁、苦闷,导致压抑、紧张、痛苦等不良心理反应,导致心理疾病.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良好的自我发展意识、与年龄和性别相适应的心理行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优良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保健水平,使亿万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状态下安度晚年,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那么,老年人的心理状态怎样才算是健康的呢?有关学者制定了10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青少年生理健康的标准是很明确的,主要是指各器官系统发育健全.但是,判定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却不容易,目前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依然是众说纷纭.笔者认为,青少年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一.心理健康的标准(1)了解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2)信任自我,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3)悦纳自我,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4)控制自我,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5)调节自我,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作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6)完善自我,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7)发展自我,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人格;(8)调适自我,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9)设计自我,有自己的生活理想,理想与目标能切合实际;(10)满足自我,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指大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不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各种表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根据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来判断,一般来说,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有完整的健康人格[1].
心理健康有标准吗?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有许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1 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体现,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2 情绪协调,心境良好 情绪稳定性好,具有调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共包括4项: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拥有健康的心理,不但有益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还能愉悦身心,获得长寿.那么中老年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心理状态才算是健康呢?美国心理专家列出了9条心理健康的标准,如果您有兴趣,不妨自我检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