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培哚普利(雅施达)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997年8月~2000年8月收治30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培哚普利口服治疗4周,并且对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心率、心胸比、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培哚普利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心率减慢、心胸比率降低、左室舒张末内径减少、LVEF增加.结论培哚普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单用地高辛控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心室率房颤,有些病例心室率减慢不明显,影响疗效,往往很难掌握剂量,容易造成中毒或剂量不足.本组研究以小剂量倍他乐克加地戈辛治疗此类疾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4-二氢吡啶(DHP)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1].在生物、医药、农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人们逐渐发现1,4-二氢吡啶类Ca通道阻滞剂不仅可以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充血性心衰、局部缺血,还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凝集和心血管保护等功能,此外还可用于治疗肠胃疾病、雷诺氏病以及作为治疗肺动脉高压和癫痫病的辅助药物.研究该类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活性已成为近十年来许多化学工作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人们通过对二氢吡啶的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研究,先后合成了单环、双环及多环的1,4 -二氢吡啶衍生物,以寻找新的活性物质.1,4-二氢吡啶类Ca拮抗剂的合成主要包括1,4-二氢吡啶环的合成和的3,5-位酯基侧链的引入.1,4-二氢吡啶环由Hanstzch[2]方法来合成,3,5-位酯基侧链的引入可直接通过Hanstzch环合合成,也可通过酯化法或酯交换得到,下面主要介绍该类化合物的Hanstzch合成方法.
目的 探索充血性心衰患者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谱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7月11日至2016年7月11日我院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与60例疑似充血性心衰患者(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者进行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谱水平检测,并分析此类指标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cTnI为(0.98±0.58)μg/L,LDH为(245.36±15.48)U/L,CK-MB为(29.58±1.98)U/L,CK为(265.65±5.47)U/L,均高于对照组的(0.11±0.02)μg/L、(124.63±14.05)U/L、(8.55±1.36)U/L、(142.81±4.54)U/L(P<0.05);观察组中,心功能轻、中、重衰竭患者的LDH、CK-MB、CK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单纯使用血清肌钙蛋白或心肌酶谱诊断比较,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漏诊率、误诊率均较低(P<0.05).结论 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谱水平检测充血性心衰患者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高.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配合美托洛尔对充血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66例充血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参与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和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室性早搏数、LVEF、LVEDD、BNP.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9%)明显高于对照组(75.8%),室性早搏数、LVEDD、BNP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充血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和左室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疾病的效果.方法:收治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地高辛治疗,观察组采用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疾病的效果显著.
钙离子拮抗剂(CCB)CCB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硫氮唑酮和维拉帕米为代表的非二氢吡啶的CCB,对心脏传导阻滞患者禁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充血性心衰时应避免使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第二类以二氢吡啶类为代表,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此类药对血管的作用比对心脏的作用大,更适用于老人及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钙离子拮抗剂的不良反应为快速低血压反应及踝部水肿、头胀、潮红、心跳快等.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充血性心衰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44例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给予抗心衰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5.3%,观察组总有效率93.1%,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充血性心衰疗效确切,可增加心衰患者心肌收缩力、心排血量,促进患者康复.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QI)的PDCA方法,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超负荷状态,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对135例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腹膜透析患者,要求每月随访时提供透析日志,在CQI实施前后监测心脏超声指标LVEF及LVEDD,运用PDCA循环法,设计并实施纠正患者容量超负荷的流程。结果高血压发生率由69.63%降至27.40%,高血压伴水肿的发生率由23.70%降至10.37%,充血性心衰的发生率由4.50%降至0.74%,1年内新增患者76例无1例发生心衰。结论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负荷状态进行管理,减少了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从三个方面阐述白雪教授辨治充血性心衰的思路与方法:充血性心衰的基本病机是阳虚、痰阻、水停;临证中,标本缓急,主次分明;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病机的发展变化,把辨病与辨证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针对心衰的不同病理环节,中西并举,各个击破.
采用自拟中药复方制剂——温阳健心灵口服液(健心灵),从1995年7月~2000年6月对120例充血性心衰(CHF)患者进行了随机单盲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20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心衰诊断根据Framingham心力衰竭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按NYHA分级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卫生部关于“中药新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指导原则”的纳入标准。按3∶1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90例)和对照组(B组,3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及心功能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A组服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由红参、黄芪、川芎、葶苈子、香加皮、白附片、淫羊藿组成,每支10ml,每毫升含生药3.28g,本院药厂生产)10ml,每天3次;B组开搏通(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2.5mg,每天3次,疗程14天。采用惠普Sonosloo-型CDFI测量两组治疗前后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D)、左室后壁增厚率(T)、心排量(CO)等指标,观察治疗前后左室收缩功能情况。
目的比较益气活血法、益气法、活血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下分别加入益气活血药(36例)、益气药(24例)及活血药(20例).治疗2周后对3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测定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益气活血组(91.7%),分别与益气组(66.7%)、活血组(65.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心功能测定指标3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后益气活血组与益气组、活血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3组治疗方法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但益气活血法较单纯益气法、单纯活血法治疗效果更佳.
建立了基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信号分析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模型,以寻求用于充血性心衰(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诊断的最佳向量-网络组合.结果表明,将经过改进的BP算法和小波分析所抽取的特征向量相结合所获得的神经网络在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上有着均衡且优良的表现,并且经由AR模型谱估计获取的向量价值也不亚于小波分析所提取的特征向量.因此,基于HRV信号分析的人工神经网络用于诊断CHF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一种重要参考方法.
人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hGH)主要参与躯体的调节,同时对于肌肉体积、力量、身体成分的维持以及营养代谢的调节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1].此外亦参与心脏发育及心肌肥厚方面的调节.因此,Cittadini等[2]报道将GH用于充血性心衰的研究,其强心作用的独特性之一是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增加心室壁的厚度来改善充血性心衰,特别是扩张型心肌病所致的充血性心衰的心功能.但生长激素对糖代谢的影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本实验通过研究外源性生长激素对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来探讨生长激素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目的 观察胺碘酮是否对室性心律失常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使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加.方法 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其中5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心脏扩大,室性早搏10次或以/小时,左心室射血分数在40%以下,随机分到胺碘酮治疗组(27例)或安慰剂组(25例).主要终点为胺碘酮对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影响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抑制.结果 胺碘酮明显更有效抑制室性心律失常,4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了8.8%.结论 胺碘酮用于轻度到中度的心力衰竭患者时,药物耐受性好,可有效地抑制心律失常并改善心功能.
充血性心衰(CHF)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CHF患者比例逐渐增加,病死率居高不下.在我院老年心脏科住院患者中,不同病因的心衰患者占40%,老年尸检病例,心衰发生率为65%[1].高龄老年CHF病情多危重,合并症多,死亡率高.随着治疗、护理新技术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病死率.现将近年来老年心衰护理的一些进展做一总结.
长期以来,超声心动图对病理状态下的心脏功能,例如冠心病,充血性心衰以及心肌病的心肌收缩、舒张运动状况的评价,尚缺乏客观有效的评价方法.虽然沿心肌短轴切面连续追踪法,观察左室短轴的缩短率及室壁运动强弱可粗略判断局部心肌的运动功能状态,但近年来组织学、解剖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出该种方法的局限性.超声诊断工作者应用关于心脏纤维走向的基础性研究结果,逐渐发现一种沿心脏的长轴测量房室平面位移的距离来评估心脏功能的方法,即房室平面位移法(Atrioventricular Plane Displacement AVPD法),作为沿短轴切面的传统方法学的补充,被认为很可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这个方法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地高辛片剂,0.25mg/ 片.本药品为洋地黄强心苷,属于中速作用的强心苷,能选择性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律、抑制房室传导,常用于充血性心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等.由于吸收较快、作用消失较快、储积性较少,该药是治疗充血性心衰的经典药物.作为内科临床医师,在应用强心药物的同时,应该全方位考虑.既要考虑它的用药途径,又要考虑到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拮抗、毒副反应及注意事项,才能真正地做到合理用药.
目前充血性心衰发病率逐年升高,全球有1 500万受累者,在美国有500万患者,每年新发病例为46.5万,是65岁以上人群的首位住院原因,也是心血管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细胞移植疗法可促进心肌梗死局部血管新生,保护受损心肌而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目前已成为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
冠心病筛查与治疗筛查·无症状患者不建议常规筛查冠心病(CAD),因为只要治疗CVD风险因素,筛查并不会改善预后.(A)治疗·已知CVD的患者考虑给予ACEI治疗(C)和阿司匹林与他汀治疗(A) (如无禁忌证),以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既往心梗史的患者应在心梗后持续应用β受体阻滞剂至少2年.(B)·有症状心衰患者避免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C)·如肾功能正常,二甲双胍可用于稳定充血性心衰(CHF)患者.二甲双胍应避免用于不稳定或住院CHF患者.
95%正常值范围为70.27~190.61,99%正常值范围为51.23~209.65.神经肽Y值随心衰程度增加而增多.
目的 分析老年人心衰营养状况,探讨心衰合并营养不良的机制.方法 对30例老年人充血性心衰和25例无心衰的老年对照组营养状况的多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老年心衰恶病质各项营养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心衰恶病质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目的:总结21例新生儿复杂心脏手术后行床旁腹膜透析的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复杂重症先心病新生儿行心脏手术者56例,21例(37.5%)因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急性肾损伤,充血性心衰等引起容量超负荷,内环境紊乱而接受床旁腹膜透析治疗。
尽管药物治疗特别是应用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以后,充血性心衰(CHF)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心功能不全特别是心功能处于NYHAⅢ和Ⅳ级的患者预后仍然很差.
近年来,人们注意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对心脏的作用,发现IGF-1及其受体系统(IGF-1R)可促使蛋白质合成,调节心肌生长,抑制受损心肌细胞的凋亡,加强心肌收缩力.IGF-1对高血压及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的作用研究较多,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尤其对老年充血性心衰,心脏局部IGF-1自分泌系统的变化及其意义尚不清楚.我们于2000年9月至2001年7月建立老年大鼠充血性心衰模型,观察心肌细胞的IGF-1及IGF-1R的基因表达,并探索其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生脉散加味结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9月我院收治的充血性心表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心表治疗基础上服用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脉散加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hs-CRP水平、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散加味结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衷,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选择地高辛加倍他乐克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地高辛治疗,观察组选择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71.43%;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心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衰伴快速房颤较单一用药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
目的 探索黄芪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肺心病合并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3日至2018年2月13日我院肺心病合并充血性心衰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50例进行黄芪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总有效率、6分钟步行距离.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VEDD(56.12±3.95)mm、LVEF(46.52±5.18)%、LV(46.85±1.33)mm、E/A(1.12±1.33)、6分钟步行距离(485.63±26.75)m、总有效率(98.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肺心病合并充血性心衰患者实施黄芪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效果显著.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患者临床治疗同时配合综合康复运动的疗效.方法:观察128例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分阶段进行个体化综合康复运动(包括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心功能均达到Ⅱ级,平均住院时间:康复组为12.6天±5.5天,安全性达100%,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7.3天±5.7天;两组患者比较入院时及出院时的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运动对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患者可以有显著的生理及心理改善作用,降低心率及氧耗,提高活动耐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和促进心功能的恢复.
妊娠合并心脏病,尤其是在妊娠晚期容易合并充血性心衰,急性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使麻醉处理极为困难.麻醉处理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安全.本文对30例心脏病病人行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处理,总结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