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平面位移法】相关文献(4)
  • 房室平面位移评估左室功能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BST 1999年1期

    长期以来,超声心动图对病理状态下的心脏功能,例如冠心病,充血性心衰以及心肌病的心肌收缩、舒张运动状况的评价,尚缺乏客观有效的评价方法.虽然沿心肌短轴切面连续追踪法,观察左室短轴的缩短率及室壁运动强弱可粗略判断局部心肌的运动功能状态,但近年来组织学、解剖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出该种方法的局限性.超声诊断工作者应用关于心脏纤维走向的基础性研究结果,逐渐发现一种沿心脏的长轴测量房室平面位移的距离来评估心脏功能的方法,即房室平面位移法(Atrioventricular Plane Displacement AVPD法),作为沿短轴切面的传统方法学的补充,被认为很可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这个方法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房室平面位移法 评估 评价方法 心脏功能 心肌收缩 运动状况 临床研究现状 短轴 基础性研究 充血性心衰 超声心动图 应用价值 室壁运动 切面 基础理论 功能状态 超声诊断 长轴测量 病理状态 组织学
  • 房室平面位移法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

    《中国心血管杂志》 CSTPCD 2002年4期

    目的研究房室平面位移法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可行性.方法测量正常组与高血压组病人左心房收缩房室平面位移与总房室平面位移的比值及二尖瓣血流频谱A/E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高血压组左心房收缩所致房室平面位移与总房室平面位移比值相对正常组增加,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01,该比值与A/E存在线性相关,r=0.69,P<0 001.结论房室平面位移法可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

    房室平面位移法 左心室舒张功能
  • 房室平面生理功能及房室平面位移评价心脏功能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TPCD 2002年3期

    近年众多超声工作者利用心肌纤维走向的基础研究结果,探讨沿心肌长轴测量房室平面位移来评估心脏功能的方法,即房室平面位移法(房室环位移),补充了传统方法学评价心脏功能的某些不足,现将此方面研究现状加以综述.

    房室平面位移法 生理功能 评价 心脏功能 心肌纤维 基础研究 方法学 长轴测量 工作者 房室环 评估 超声
  • 房室平面位移法对陈旧性心梗的异常室壁评价

    《华西医学》 CSTPCD CA 2004年1期

    目的:运用房室平面位移法对陈旧性心梗患者异常室壁运动进行评价.方法:以M型超声心动图在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基底部、乳头肌水平、心尖部三个水平仅测量前壁、后壁各节段的收缩期、舒张期厚度及运动幅度,并计算室壁增厚率,其中前壁的测量系将图像保存后运用仪器所带的解剖M型软件所得;运用M型超声心动图,在心尖左室两腔心切面及心尖左室长轴切而,取前壁与后壁对应的房室平面,实时测量房室平面位移值.结果:21例正常人所测量各节段室壁厚度、运动幅度及增厚率均在正常范围,房室平面位移均大于10mm.19例心梗患者,受累节段的室壁运动幅度大多降低,平均为4.5±0.8mm,与正常组同水平室壁运动幅度比较差异明显,P<0.001,其中两个节段的运动幅度分别为8.1mm及7.9mm,大致正常;室壁增厚率均降低,平均14.3±2.7%,与正常组同水平室壁增厚率比较差异明显,P<0.001;对应室壁房室平面位移明显降低,平均6.7±0.9mm,与正常组房室平面位移比较差异明显,P<0.001.结论:对室壁运动的分析,要观察运动异常、收缩期室壁增厚率,还要有纵向运动的观察.而房室平面位移法可以作为分析纵向运动的一个手段.

    房室平面位移法 陈旧性心肌梗塞 异常室壁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