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以"通关散"命名的方剂不少,据<中医方剂大辞典>载有51首,同名而组方不同,分别出自<太平圣惠方>、<箧中秘宝方>、<苏沈良方>、<圣济总录>、<全生指迷方>、<汉东王先生方>、<刘氏家方>、<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杨氏家藏方>、<传信适用方>、<仁斋直指方论>、<御药院方>、<施圆端效方>、<卫生宝鉴>、<烟霞圣效>、<普济方>、<婴童百问>、<口齿类要>、<本草纲目>、<寿世保元>、<辨证录>、<良朋汇集>、<年氏集验良方>、<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串雅补>、<卫生鸿宝>、<急救痧症全集>等41种医书[1].
暑症片本药由皂角、细辛、薄荷、藿香、防风、陈皮、制半夏、桔梗、甘草、贯众、煅白矾、雄黄、朱砂等配制而成,性辛温.其中皂角、细辛之药组方研末,称为"通关散",专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突然昏迷不省人事.薄荷、白芷以助开窍醒神;佐以藿香以解暑,加贯众、白矾、雄黄以辟瘟解毒.本药多用于中暑昏厥急救,若病人用后神志苏醒,可不必再服.必要时将药片研成细末少许吹入鼻内,使之打喷嚏有助于苏醒.因本药中有皂角、细辛、白矾、雄黄等药,孕妇禁用.
肺癌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中医药、免疫.目前临床上根据不同的恶性肿瘤或不同时期的恶性肿瘤采用适宜的治疗手段,或单独治疗方法、或联合应用,而临床实际应用中目前主要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而在临床实践中,每当发现确诊为肺癌时,有部分病人已不能接受手术、化疗、放疗,而只能寻求其他治疗方法.对于放化疗而言,治疗后的消化道症状(主要是恶心、厌食、厌油、不思饮食、呕吐)是病人不愿继续接受治疗,还有恶性肿瘤晚期(非放化疗)患者和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也同样存在以上问题.这样,在临床应用中采用中彝医药治疗,也就成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通关藤又名通光藤、乌骨藤、乃浆藤、通关散和白暗消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通关藤含多种苷及苷元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1].中药通关藤为萝藦科牛奶属植物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的干燥茎.消癌平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通关藤精提取物,单味多组份,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的功效,用于食道癌、胃癌、肺癌、肝癌,并可配合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消癌平注射液单药及辅助放、化疗用于治疗肿瘤有数十年的历史,消癌平注射液作用温和,具有显著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功效.
1998年以来,我科使用蜜调通关散注肛治疗严重特发性便秘30例,并与开塞露注肛治疗对比,效果较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通关散具有抗肿瘤作用,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增殖作用.通关散主要制剂消癌平包括口服制剂和注射制剂,其中消癌平注射液临床应用广泛,相关研究丰富.对通关散及其制剂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总结.
目的 建立测定通关散中刺囊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 法,色谱柱为ZORBAX-C18柱(250 mm×4.6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二氢钾溶液(68:32)(磷酸调pH 3.2),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为215 nm.结果 刺囊酸在0.026~0.520 mg·mL-1(r=0.999 7)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2.0%.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林如高继承祖国医学之精华,行医八十余载,擅治创伤骨折,现将林老生前治疗创伤性昏厥的经验和方法介绍如下,供后人借鉴.
民族药物通关散在云南的多数民族地区均有栽培,嫩芽和花用来食用.藤和根部用于治疗疾病.通关散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治疗范围广,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药食两用的民族药物.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Ⅱ型前列腺炎在传统分类中属慢性前列腺炎范围,因其具有明确的微生物感染证据,口服抗生素治疗成为治疗首选.然而单独应用,有时难以起到较理想的效果.笔者为提高本病治疗效果,进行了多种尝试,对前来医治的Ⅱ型前列腺炎患者,采用自拟“通关散”超声电导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自拟通关散口服配合野菊花栓纳肛及抗菌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前列腺炎10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0例,对照组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口服配合野菊花栓纳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通关散口服.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81%,对照为5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关散配合野菊花栓纳肛及抗菌药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能明显提高疗效.
肝性脑病是急慢性严重肝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本病在中医学中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其发病特点,当属中医学的"昏迷"、"神昏"、"谵妄"、"郁冒"等范畴.有关昏迷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暴不知人"、"谵妄狂越"记载;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提出"神昏"一证;明·秦景明<证因脉治>认为其原因"热极生痰,上熏心肺,神识昏迷";清·叶天士<外感温热篇>指出"湿热熏蒸,将成浊痰蒙蔽心包",认为痰热邪浊蒙闭心窍为昏迷的病机所在.在治疗方面,更有丰富的记载,如张浩<仁术便览>述及用祛痰开窍的通关散,稀涎散治"昏迷不省";至清代,由于温病学的发展,对昏迷证治殊多发挥,并创制安宫牛黄丸、神犀丹等有效方药,至今仍用于临床.
我们从1999至2006年,应用民间验方癃闭通关散治疗前列腺肥大10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