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蝙蝠葛果提取物(MD)对药物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和降血压的作用.方法:制备乌头碱、氯化钡(BaCl2)诱发的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常规测定血压.记录给乌头碱后出现的室早(VA)、室速(VT)、室颤(VF)时的乌头碱用量;记录给BaCl2后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和维持时间;记录给蝙蝠葛果提取物自身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MD(40 mg·kg-1,iv)可明显提高乌头碱诱发大鼠出现室早、室速时的乌头碱用量;MD(40,20 mg.kg-1,iv)可明显提高大鼠出现室颤时乌头碱用量,可明显推迟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和缩短维持时间;MD(40 mg·kg-1)降压效果明显,降压持续时间明显延长.结论:MD对2种药物诱发的实验性心律失常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MD有一定降压作用且降压效果明显持久.其抗心律失常机制可能与抑制钙离子、钠离子跨膜流动有关.
3对肠活动的影响3.1吴茱萸我们的研究发现吴茱萸水煎剂对离体兔小肠活动表现为双向作用,即低浓度(4×10-4g/ml)时兴奋,高浓度时(1.2×10-2g/ml)抑制自发收缩活动,它既能拮抗烟碱、毒扁豆碱、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钡、酚妥拉明、利血平对离体小肠的兴奋作用,又能拮抗六烃季铵、阿托品和肾上腺素对离体兔小肠的抑制作用,但不能拮抗苯海拉明、罂粟碱、维拉帕米、美散痛对离体小肠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对145例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75例应用步长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甘松、三七、琥珀组成)治疗,每次9 g,1日3次口服;对照组70例应用美西律治疗,每次150mg,1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并应用步长稳心颗粒12g/kg、6g/kg分别对氯仿、氯仿-肾上腺、氯化钡致心律失常保护作用进行了实验观察,并与生理盐水组相对照.结果治疗组房性早搏31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5%;室性早搏44例,显效30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8%;对照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总有效率分为77.67%、77.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观察显示步长稳心颗粒对氯仿引起的小鼠室颤,氯仿-肾上腺和氯化钡引起心律失常有明显保护作用,能延缓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结论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早搏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毒副作用,可降低心肌自律性,延长房间结有效不应期,对心律失常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四氢异喹啉类衍生物P91024[化学名:1-{1-(6-甲氧基-2-萘基)乙基}-2-对硝基苄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氢溴酸盐]对实验性心律失常和豚鼠离体心房肌的作用.方法:采用氯化钙、氯化钡、肾上腺素诱导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观察灌胃给P91024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采用豚鼠离体心房肌实验方法,测定P91024给药前后对心房静息后增强及正性阶梯现象的影响.结果:P91024 30和60 mg·kg-1能降低氯化钙诱发大鼠室颤的发生率(P<0.01),缩短窦律恢复时间(P<0.05).P91024 60mg·kg-1可缩短氯化钡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P<0.05).并且,P91024 26.1和52.2 mg·kg-1能缩短肾上腺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P<0.05).P91024 5×10-5mol·L-1能明显翻转豚鼠离体心房肌的正性阶梯作用(P<0.01)和降低静息后增强作用(P<0.01).结论:P91024具有明显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抑制豚鼠离体心房肌静息后增强现象及翻转正性阶梯现象.显示本品可能是一种特异性钙拮抗剂.
药品中存在微量硫酸盐杂质,药典收载的原料药规定检查硫酸盐的品种在逐版增加。其检查方法的原理是:杂质硫酸盐在稀盐酸酸性条件下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的微粒而显白色浑浊,再与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和氯化钡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硫酸钡浑浊程度相比,来判定硫酸盐的杂质限量。……
关于氯化钡(BaCl2)食物中毒事例,国内报道甚少,而水型钡中毒,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2003年9月10日,辉南县辉南镇发生一起因饮用被氯化钡污染的自来水致18人发病,1人死亡事件.现分析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水合氯醛对家兔心电图的影响,建立适合本科教学的新的家兔室性心律失常模型。方法:采用家兔心电图描记方法,将健康家兔分为6组:水合氯醛低剂量组(5%,0.4 ml/kg)、水合氯醛中剂量组(10%,0.4 ml/kg)、水合氯醛高剂量组(15%,0.4 ml/kg)、水合氯醛高剂量+利多卡因组(1%,1ml/kg)、氯化钡组(0.5%,2ml/kg)、氯化钡+利多卡因组。比较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持续时间。结果:水合氯醛导致家兔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超过30min,与氯化钡组比较死亡率低(p<0.001);利多卡因可明显缩短水合氯醛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p<0.05),心电图可恢复正常,与氯化钡组比较(p<0.05)。结论:15%水合氯醛0.4ml/kg可以引起家兔稳定的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有对抗作用。该模型与氯化钡模型比较具有操作简单,毒性小,心电图稳定,动物死亡率低等优点,更适合本科教学需要。
2006年3月5日,河南省焦作市某乡村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60人,死亡1人,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认本次食物中毒系因氯化钡污染面粉所致.
2006年3月5日,濮阳市某乡村村民因食用一面条加工点加工的面条,导致60人中毒,1人死亡,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中毒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鉴定结论为:本次中毒系共同食用被氯化钡污染的面粉加工的面条引起的食物中毒.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热法)测定水中硫酸盐是《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的方法之一.实验所用的铬酸钡是悬浊液,由铬酸钾和氯化钡配制而成.实际在标准和水样中的加入量是不同的,不如把铬酸钡溶于盐酸溶液,配成溶液,可以减少吸光度的波动性,空白管吸光值比较稳定且操作简便,线性好、宽,经多次试验结果如下:
介绍1例急性氯化汞(HgCl2)和氯化钡(BaCl2)中毒患者的救治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3岁,服HgCl2和BaCl2各约5 g后出现恶心、呕吐,伴乏力、面部及四肢麻木、口咽部烧灼感,30 min后到吉林省人民医院洗胃,为进一步诊治2h后来本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血压135/85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频率18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心率95次/min,律整,腹软,无压痛,四肢肌力0级,病理反射未引出.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家兔离体回肠管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在离体家兔回肠管上,观察不同浓度灯盏花素对各致痉剂引起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结果]灯盏花素对乙酰胆碱、氯化钾和氯化钡引起家兔离体回肠管收缩的抑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灯盏花素对回肠管的抑制作用可能由胆碱受体介导,或直接作用于肠道平滑肌,具有钙拮抗作用.
钡化合物种类繁多,工业上常用的有氯化钡、碳化钡、氢氧化钡、碳酸钡、硫化钡等.金属钡主要用作制造合金,钡矿开采、冶炼、制造、使用钡化合物过程中都可接触钡.吸入高浓度本品粉尘可发生急性中毒.急性中毒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膊缓慢、进行性肌麻痹、心律紊乱、血钾明显降低等,可因心律紊乱和呼吸肌麻痹而死亡.重症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缺氧性脑病、酸中毒等.我院于2007年8月成功救治1例急性接触性碳酸钡中毒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目的 观察并比较参松养心胶囊、美西律对兔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方法 用氯化钡(4 mg/kg)耳缘静脉推注制作兔室性心律失常模型,观察参松养心胶囊、美西律对心律失常的预防效果.结果 (1)参松养心胶囊在推迟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和心律失常恢复时间优于美西律(P<0.05).(2)参松养心胶囊在减少室早、室速的发生率略差于美西律(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对氯化钡所致心律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略优于美西律.
碳酸钡为白色粉末,因无味易与淀粉混淆而误食中毒,其不溶于水而溶于酸,误食后在胃中与胃酸作用生成可溶性氯化钡而具强毒性,氯化钡中毒量为0.2 g~0.5 g,致死量为0.8 g~0.9 g[1].大批急性钡中毒在l临床上极为罕见,若不及时抢救,病死率极高.
目的:建立药物诱发动物室性早搏模型,以美西律为阳性对照药,观察抗早搏栓抗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雌雄分开喂养):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青礞石栓低、中、高剂量组。用氯化钡诱发大鼠室性早搏,观察 Wistar大鼠室性早搏的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每分钟室性早搏发生的个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及抗早搏栓中、高剂量组早搏出现时间、早搏持续时间、早搏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药组相比,抗早搏栓中剂量组早搏出现时间、早搏持续时间、早搏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阳性药组、抗早搏栓中剂量组相比,抗早搏栓高剂量组在早搏出现时间及早搏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搏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礞石栓中、高剂量组能有效延迟氯化钡诱发的大鼠早搏出现的时间,缩短早搏持续的时间,减少每分钟早搏发生的个数。
目的验证氯化钡(BaCl2)致豚鼠心律失常的机制,探究Ⅰb类、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此模型的作用.方法麻醉豚鼠,注射BaCl2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经静脉注射钠通道阻滞剂盐酸利多卡因(Lid)、盐酸普罗帕酮(Pro),分别观测其对BaCl2致豚鼠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Lid(2.31~9.25 mg/kg)、Pro(3.70~6.48 mg/kg)均使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缩短,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随着Lid浓度的增加,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P<0.05).随着Pro浓度的减少,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P<0.05).结论 BaCl2致豚鼠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为增加心肌细胞钠内流.用Ⅰb类、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对抗,且机制不同.
目的建立氯化钡(BaCl2)致豚鼠室性心律失常模型.方法腹腔麻醉豚鼠,由下肢静脉给予0.3%、0.5%、0.8%、1.0%浓度的BaCl2,记录心律失常出现、持续时间和类型.结果恒速注射不同浓度的BaCl2造模后,其室性心动过速的出现时间在不同BaCl2浓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不同浓度BaCl2致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豚鼠可建立稳定的心律失常模型,此模型在探究触发所致的心律失常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开发中有一定意义.
二氧化氯(ClO2)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向全世界推荐的A1级广谱、安全、高效消毒剂,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6年,我国GB-2760将ClO2列入食品添加剂,用作防腐剂与食品加工助剂.目前,ClO2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碘量法(易受其它氧化性物质干扰,缺乏特异性)、二乙基对苯二胺比色法(所用试剂中亚砷酸钠、硫代乙酰胺、氯化钡等毒性较大)、电流滴定法(需专用没备).分光光度法简单、快捷,不需要特定的试剂和仪器,很多学者尝试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lO2含量[1~4].本文对360与430 nm2个波长进行比较,发现360 nm下变异系数较小、回收率较高,更利于ClO2测定.
[目的] 观察甘草水提液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和小鼠心律失常模型, i.v受试药物和对照药物,观察药物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甘草水提液(Water Extract Liquid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WELG) 4 g*kg-1(按生药计算)能明显对抗乌头碱20 ìg*kg-1和BaCl22 mg*kg-1 i.v以及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 .甘草水提液也能明显对抗CaCl2- Ach (CaCl2 0.6% + Ach 0.0025%)混合液10 mL/kg i.v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大鼠心电图试验证明甘草水提液有负性频率作用,负性传导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甘草水提液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理学基础.[结论] 甘草水提液对大鼠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目的] 观察苦参碱(Matrine,MT)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通过分别静脉注射乌头碱、氯化钡、氯化钙-乙酰胆碱混合液的方法制备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结果] MT15×10-6,30×10-6能明显对抗乌头碱20×10-9,Bacl22×10-6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 MT也能明显对抗CCL-Ach (CCL 0.6% + Ach 0.0025%)混合液10 ml/kg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大鼠心电图试验证明MT有负性频率作用,负性传导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MT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理学基础.[结论] 苦参碱对大鼠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制备大鼠心律失常模型.结果: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10 mg/kg,20 mg/kg能明显对抗乌头碱20 μg/kg,Bacl22 mg/kg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OM也能明显对抗Cacl2-Ach(Cacl2 0.6%+Ach 0.0025%)混合液10 mg/kg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大鼠心电图试验证明OM有负性频率作用,负性传导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OM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理学基础.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陈读者:杂志上说的苏打液冲洗不够准确,准确说法应该是小苏打液.化学物质中有苏打、大苏打、小苏打,这些都是俗称,其学名依次为碳酸钠、硫代硫酸钠和碳酸氢钠.虽然三者都称为"苏打",但用途不相同.临床上常用2%~4%碳酸氢钠(小苏打)液冲洗阴道,使霉菌在碱性环境下难于生长.大苏打(硫代硫酸钠)临床上用于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药疹、氰化物中毒、钡剂(氯化钡、碳酸钡)中毒及慢性砷剂中毒等.
目的:观察复方刺五加注射液(CASI)对药物诱发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制备氯化钡(BaCl2)、哇巴因及乌头碱诱导的大鼠及豚鼠实验性心律失常模型,CASI按25、50、100 mg·kg-1分为3个剂量组,舌下静脉给药1次,不给CASI作为对照组,记录大鼠给BaCl2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及动物的死亡率;观察豚鼠及大鼠出现室性早搏(VP)、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及心脏停搏(CA)时哇巴因及乌头碱的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SI 25、50、100 mg·kg-1组大鼠BaCl2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P<0.05),出现时间推迟(P<0.01),持续时间缩短(P<0.05),死亡率减少(P<0.01);CASI 50、100 mg·kg-1组豚鼠对哇巴因中毒诱发VP、VT、VF及CA的耐受剂量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ASI 100 mg·kg-1组大鼠对乌头碱诱发VP、VT及VF的耐受剂量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明显优于阳性药维拉帕米注射液.结论:CASI对多种药物诱发的实验性心律失常均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对抗Ca2+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明显优于Na+性心律失常,提示CASI可能为钙通道阻滞剂.
目的:探讨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组分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分别用氯化钡,乌头碱,哇巴因三种药物制备三种心律失常模型,观察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组分对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桂枝甘草汤及其提取物的水组分、30醇组分对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明显的对抗作用.结论:桂枝甘草汤抗心律失常作用有效物质群(组)主要为水组分、30醇组分.
目的 探讨Erythro-9-(2-hydroxy-3-nonyl)adenine hydrochloride (EHNA)对腺苷抗心律失常的增效作用.方法 经大鼠尾静脉快速推注药物,采用BL-420E多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和分析Ⅱ导联心电图.结果 腺苷可减慢大鼠心率,延长R-R间期至(12±6)s,腺苷合用EHNA可使R-R间期延长至(60±13)s.腺苷可纠正肾上腺素和BaCl2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纠正时间分别为(40±11)s和(10±6)s,腺苷合用EHNA可使心律失常纠正时间分别延长至(110±17)s和(174±23)s.结论 腺苷合用EHNA可增加腺苷减慢心率的作用,并显著增强腺苷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目的 验证氯化钡(BaCl2)所致大鼠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 麻醉Wistar大鼠,注射BaCl2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经舌下静脉注射钠通道阻滞剂利多卡因,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分别观察其对BaCl2所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对照组相比,利多卡因和维拉帕米组均使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P《0.01、P《0.05).结论 BaCl2所致大鼠心律失常的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内Na+、Ca2+内流增加有关.
目前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酸含量测定有离子色谱法、氯化钡比浊法两种国标方法[1].氯化钡比浊法利用乙醇、氯化钡和甘油作为稳定剂,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方法易学易懂,无需大型仪器支持的优点,但也存在着标准曲线在高浓度段灵敏度低,线性差的缺点[2].为此,我们对国标氯化钡比浊法作了一些改进,现报告如下.
氯化钡熔浆烧伤,烧伤总面积(TBSA)超过20%并伴有急性中毒,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严重氯化钡烧伤引起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较特殊,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氯化钡烧伤伴急性中毒的死亡病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反应炉爆炸,600℃氯化钡、氯化钠和氯化钾混和物熔浆(其中氯化钡约 50%)喷出,溅至全身多处并引燃衣物,以少量冷水浇灭火焰后30 min来我院急诊.查体:神清,血压180/90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90次/min,呼吸18~20次/min,四肢无痉挛,无心悸和出冷汗.背部及四肢大片烧伤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