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评价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对228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不同工种、不同工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工作人员长期受小剂量照射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有所改变,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
目的 分析2009-2014年北京市通州区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检测结果,掌握通州区个人剂量监测基本水平.方法 使用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TLD)定期监测,送北京市疾控中心检测,使用Excel等程序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年有效剂量>5 mSv的总人数为0,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18 mSv/a.各工种绝大多数(80.8%)的年有效剂量不大于测量仪器探测下限MDL(0.136 mSv),放射治疗工种和探伤工种人均年有效剂量水平比同期的其他辐射工种稍高.结论 连续6年监测结果表明通州区放射防护条件安全可靠,放射治疗工种和探伤工种是通州区个人剂量监测的重点.
目的 了解北京市放射治疗设备应用和机房防护状况,分析放射治疗设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质量控制开展情况.方法 结合放射治疗设备的放射卫生防护性能检测工作,对目前全市使用中的放射治疗设备的类型、设备状态、机房防护状况及配置的质量控制设备等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北京市现有25家医院(不含部队医院)开展放射治疗工作,共有放射治疗设备49台,其中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35台,60Co远距离治疗机5台,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机5台,术中放射治疗机2台,γ刀1台,X射线治疗机1台,每台设备均设有独立机房,机房防护水平均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25家医院均配置了模拟定位机和绝对剂量测量的剂量仪与物理师人员.结论 北京市放射治疗设备虽然数量较多,但各医院间放射治疗设备配备的数量和档次相差较大,部分医院设备老化,使用年限较长,故障率高,不能满足现代精确放射治疗发展的需要;49台设备机房的防护状况均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员的年个人剂量当量低于全市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平均水平;25家医院的物理师数量、物理师水平和配备的质量控制设备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大部分医院仅能做最基本的绝对剂量测量,并有部分医院放射治疗设备绝对剂量偏差过大,在放射治疗的技术比以往大大提高的今天,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程序,并配备相应的质量控制设备以保证放射治疗的精确执行.
目的 掌握北京市2010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基本状况,以制定有效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案,巩固和促进本地区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发展.方法 使用LiF( Mg,Cu,P)热释光剂量计(TLD)定期监测,建立该市Access个人剂量数据库并使用TLPs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10年全市外照射人均年剂量位于探测下限MDL(0.138 mSv/a)、0.138~5 mSv/a、5~20 mSv/a的人数分别占总监测人数的75.6%、24.3%和0.1%;2010年人均年剂量为0.28 mSv/a,明显高于普通X射线诊断和放射治疗人员.结论 该市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较低,相应的放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在放射防护实践中应加强重点工种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与防护,同时应强化相关法规的落实和人员培训.
为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受照剂量,评价该区放射性职业危害情况和防护效果,提高顺义区放射防护管理水平,2009年11月-2010年10月,对全区192名医用诊断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外照射剂量监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6家区级医疗机构、23家乡镇卫生院、5家私人医院的192名医用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分别从事普通X射线诊断(包括摄片、透视及胃肠造影)、CT诊断以及介入治疗工作.
由于核能的发展和核技术的广泛应用,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逐年增多,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达万余名,分布于医药卫生、厂矿企业、交通运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行业.
长期低剂量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从事医用x线诊断、介入治疗、放射治疗、核医学、核工业和工业探伤等职业人员,在长期低剂量照射时,血液、神经、消化系统、皮肤、眼晶状体和遗传等方面易受到辐射不同程度影响,为了探讨长期低剂量职业照射对射线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对592名辐射从业人员与480名非辐射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调查研究[1-2].
X射线诊断的质量保证是通过有计划的系统活动,使放射诊断部门以最低的费用,使受检者和放射工作人员以尽量低的受照剂量获取质量满意的诊断影像.我院1999年引进了日本日立TU-41胃肠X线机,经过多年的使用,积累了丰富的质量保证经验,详述如下:
医疗照射和职业照射的防护关系着受检者和职业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医疗机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卫生监督机构加也大了对医疗机构的放射卫生监督力度,医疗机构放射卫生防护工作持续的改进与完善,医疗机构的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率、设备性能检测率、个人剂量监测率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医疗机构都初步建立了职业健康档案,这对保护受检者和职业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院于99年引进安装了两台西门子医用直线加速器(PRIMUS和MEVATRON),机房布局设计的合理与否及其设备的工作环境,关系到设备能否正常工作,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以及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和公众健康安全和保护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以我院新建加速器机房为例,对机房治疗室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必要防护措施进行讨论.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了解我市城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并为进一步改善放射防护条件提供依据,我们于2004年9月对中卫市城区37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是医院辐射防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我院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
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是放射卫生管理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获取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外照射水平的必要手段之一.对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进行管理,不但能够准确获得放射工作人员所接受辐射剂量的数据,反馈其所在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信息,还便于诊断、治疗放射方面职业病,评估方式工作人员整体健康程度.本文即综述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问题以及管理措施.
作者根据卫生部第23号令<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关于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规定,在某些方面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GBZ 98-2002)及<放射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出现不一致性,本文提出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请商讨.
在近几年的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业主对单位的放射卫生管理工作不到位,对放射工作人员特别是对聘用人员的健康监护工作做得不规范.本文就我省发生的2起纠纷案进行分析,以便和大家一起提高放射卫生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水平.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防护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防护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剂量依据,荆州市从1986年开始,对市管放射性单位开展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现对1986~2000年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为了探讨长期低剂量X线照射对人体的遗传性损伤,更有效地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2006 年对济南市部分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其结果报告如下.
目的 了解江西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改善放射防护条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江西省省属医疗单位788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分布情况调查,内科常规、晶状体及指甲变化、外周血象包括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心电图、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检查.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分布情况调查结果,98.91%放射工作人员年个人剂量低于4 mSv,处于低剂量范围之内.高血压、晶体混浊、指甲变化、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心电图异常随工龄增加而增加(P<0.05、P<0.01、P<0.001).结论 放射线可损伤从业人员的健康,江西省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为了深入贯彻实施放射防护法规,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身体健康,多年来,我院的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在山西省卫生监督所的正确指导下,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以及放射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切实把放射防护的各项政策、法规落到了实处,使我院在放射防护、放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目的 了解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现状,为放射防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50名放射工作人员和63名不接触射线与毒物、无传染性疾病的非放射工作人员,按照原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要求和方法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使用SPSS19.0,采用频数分布、x2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未发现眼晶体密度增高、晶体混浊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情况.血常规异常中白细胞减少5人,检出率为3.33%,血红蛋白减少4人,检出率为2.67%.腹部B超、血压、心电图、X线胸片、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尿常规异常率分别为46.67%、9.33%、8.00%、1.33%、28.67%、23.3%、30.00%、16.00%,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职业禁忌建议调离率为0.结论 此次检查未发现与接触放射损害有关的疾病,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是安全有效的,但应加强对常见病和慢性病的防治.
目的 防止射线对医护人员、患者及公众造成危害,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提高医疗诊断质量.方法 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标准,采取以基础管理为主,定期教育、检测为辅,归档分类总结的方法.结果 在实践中提高了管理人员及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结论 为放射防护的教育、科研、培训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目的 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相关文献,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以放射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异常数及各组总人数为基本数据,将OR作为效应值,通过异质性检验选用合适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合并OR值为1.59,95%CI为1.25~2.02(P<0.05).结论 长期暴露在低剂量电离辐射环境下会增加放射工作人员肝功能异常的检出率.
目的:了解鹤壁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对监测数据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鹤壁市2013年共监测各类放射工作人员159人,人均年剂量当量(0.53±9.41)mSv/a,低于国家规定的年剂量当量的限值。结论: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及介入手术工作人员是个人剂量的最大贡献者,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放射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为了解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也为放射防护评价和职业病诊断提供剂量依据,我们于2006年对烟台市医用X射线诊断者、X射线工业探伤工作人员、临床介入医护人员、密封源应用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50 mSv.年剂量当量<5 mSv者占98.0%,有6例年受照射剂量超过15 mSv.我市放射工作人员是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的,应加强临床介入工作人员及基层放射人员的防护工作.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为更好的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放射防护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和规定。减少电离辐射危害、规范医用x线诊断机的卫生防护,保证放射工作人员、公众以及受检者的健康与安全。给被监测单位对医用X线诊断机防护设施改进提供合理建议、为卫生执法部门监督、审核发证提供依据。我们于2012年10~11月对我市某县、县直及22个乡镇38个医疗机构、其中县级医疗机构4家,20台医用X线诊断机、乡镇级医疗机构22家,38台医用X线诊断机、民营医疗机构12家,18台医用X线诊断机。共76台不同型号的医用x线诊断机、其中200mA以上X射线机46台(包括5台CT机)。200mAX射线机20台,200mA以下的X射线机10台。该县所应用的医用诊断X射线机种类繁多,80年代生产的X射线机和近几年购置的500mAX射线机、以及较先进的DR、128排CT、数字胃肠机并存。我们分别在放射工作场所(机房内环境)、机房外环境中布点,进行X射线空气照射量率的监测和评价;同时对机房的面积、门窗防护情况以及是否设置辐射警示标志等放射防护设施状况进行测量调查。76台不同型号的医用X线诊断机的76间机房放射工作场所和机房外环境x射线照射剂量合格率分别为98.02%和54.5%。76台X射线机机房的面积的达标率为38.15%。有47台机房的门窗安装了符合标准的防护设施,占机房总数的61.8%。有26台机房门外有辐射警示,占机房总数的34.2%。
目的 调查常州市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浑浊情况.方法 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法,对常州市1829名(3658眼)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的变化进行检查.结果 3658眼中发现晶状体浑浊256眼(7.00%),随着工龄延长,晶状体浑浊率逐渐增高,其中医用X线人员晶状体浑浊率明显高于工业探伤组.结论 长期低剂量职业照射可造成晶状体浑浊,应加强个人防护和放射防护监督管理.
目的 调查和分析某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眼部健康情况.方法 对251名放射工作人员(放射人员组)和250名非放射工作人员(对照组)进行病史询问,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晶状体、眼底等检查,对检查结果及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年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外照射年剂量为(0.68±0.25) mSv/a,251人中的249人(占99.2%)年剂量低于国家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限值(20 mSv/a)的1/10,无1例超过国家限制标准.发生率较高的眼部表现依次为屈光不正、视疲劳、干眼和晶状体异常等,晶状体异常主要是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核密度增高和老年白内障.未检出放射性白内障病例.其中放射人员组视疲劳和干眼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x2=6.964,P=0.008)、晶状体异常的发生率亦高于对照组(x2=4.876,P=0.027).结论 该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处于较低水平,在放射工作人员中视疲劳和干眼、晶状体异常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可能与其工作环境及工作性质有关.
随着部队医疗卫生装备的完善,基层单位已普遍使用X线机等设备.但由于这些单位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对X线机等防护相对较弱.为加强基层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搞好个人剂量的监测,依法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是细胞遗传学方法之一,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不仅能早期发现辐射效应,而且还能对受照个体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淋巴细胞微核与染色体畸变密切相关,且微核分析方法具有更简便、快速的特点,也是评价放射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每年对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微核检查,现将2006年检查结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