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新闻说一位坐月子的宝妈7天收了一千多枚鸡蛋,最后宝爸不得不发帖出售.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里,坐月子就该多吃鸡蛋,而又有些思想比较超前的宝妈从网络或书籍上看到哺乳期不可以吃鸡蛋牛奶,说宝宝会长湿疹.不管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关于月子里的饮食众说纷纭,更有些说法相互矛盾,让很多产妇都困惑不已,不知该听哪一方的.去年刚晋升新妈妈的我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月子里那些饮食误区以及正确的饮食.
前不久,国家"二孩"政策出台,至今还未从第一孩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梅涵,频频遭遇亲朋好友轰炸"催生",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困扰.她希望专家能帮帮她.梅涵的自述我今年42岁,丈夫45岁,已有一个15岁的女儿.丈夫是一个思想比较传统的人,认为有一个儿子才能延续香火,就能扬眉吐气一把.我的思想和他截然不同,我觉得生活压力这样大,年龄也大了,高龄生育也有一定的风险,不想再折腾了.
在经济转轨的新时期,加强对职工、尤其是年青职工基本理论的教育,使她们明白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约束自己,增强时代的紧迫感、工作的责任感,是我所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我所职工的平均年龄只有30.5岁,60%的人为90年代后毕业进院的,她们从家门到校门,刚走上社会不久,思想比较单纯,单位的效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有什么危机感;又由于阅历较浅,对人生、工作、事业似懂非懂.如何帮助这些年轻同志健康成长,是一个基层政工工作者的责任所在.为此,我在这方面做了一番探索.
何金英(?~1929),福建福州人。其父是教会中人,思想比较开明,曾坚决反对其母为她缠足,这在当时应该说是十分难得的。 何金英少年时先在福州的教会女塾读书,可她嫌女塾的功课太呆板,后来就转到了福州妇女医院学医。她对学医非常感兴趣,而她的聪颖和同情心也被医院的院长所看重,于是由他介绍,请求美国的妇女传道部(Women's Foreign Mission Society)出资送她留美。何女士当时只有18岁,她的父母和亲戚朋友都不放心她单身赴美,可她却毫不在乎,于光绪十年(1884)跟随几个美国传教士到达美国。由于不懂英语,她先是住在费城Dr.Sites的家中,学了一个暑假的英语。就在这一年的秋季,何女士考入了俄亥俄州的美以美会大学(Weslyan University)。四年后,她在该大学毕业,接着又考入费城的女子医科大学。在费城读了三年后,由于其父病重,她只好中断学业匆匆回国。1892年她重返美国,继续在费城的学校学医。 中日甲午战争那年(1894年),何女士在这所大学毕业,并在美国实习一年后回国,在福州的妇孺医院工作。后来由于主持这所医院的Lyon女士回国,她就担负起了该院的主持工作。1898年李鸿章曾委派她到伦敦出席世界妇女大会,从而使她成为中国第一个参加国际事务的女代表。1899年,她兼任福州马可爱医院(Woolstone memorial Hospital,后称协和医院)的院长一职。这样她就肩负起了两所医院的重任。这两所医院一在城内,一在城外,何女士往来奔波,很是辛苦;而且刚开始当地人看她不是高鼻子黄头发的洋人,有点不信任她,不愿意到她的医院就诊。后来由于她医术高明,声誉鹊起,不久医院里就人满为患,拥挤不堪了,要另外租房才够用。 何女士为社会服务了30多年,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去世。她一生不仅救人无数,还为中国训练了不少医生。
大学生是一个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思想比较活跃,思维相当敏捷的特殊群体,富有时代气息和巨大的发展潜能.既是人类千百年积累起来的各种专业知识的汲取者,也是与更新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后备力量.在汲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是一个关注的永恒的话题.
我院是绍兴市一所最大的三级乙类综合性医院。改革以前,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职工的思想比较陈旧,体现在对服务意识和利益分配的理解上,特别是对工资的理解上,主观地认为工资是国家给的,是经过日积月累的职称因素的变迁和沉淀才构成每个人高低不等的工资内容和等……
晓萍今年14岁,性格内向、胆小,平时不爱说话,几乎不跟同学往来.由于父母思想比较传统,所以她从来不看各种闲书,也较少上网,看电视也只看《新闻联播》节目.可最近晓萍妈妈发现女儿老是去厕所洗手,吃饭要用专用的碗筷.晓萍告诉妈妈自己得了艾滋病,怕传染给父母,这让父母大吃一惊.
90后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是护理事业的新生力量.她们思想比较活跃,但是在从理论到实践过渡的阶段中,表现出了种种不适,对护士角色认知存在缺陷.为了帮其尽快适应角色,我们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100名90后护生对护士角色认知缺陷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当前,公立医疗机构改革的形势是外部期望的压力太大,而内部进展的速度太慢;内部渴望改革的欲望太大,而外部松绑的速度太慢.出现这种现状,既有政府行政部门管理职能转变不到位的因素,也有医疗机构内部认识不统一、思想比较混乱的因素.我们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完全分离,公立医疗机构没有完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去运作.因此,公立医疗机构体制改革是十分必要和非常紧迫的,而且,改革的关键在于清晰界定资产所有权,明确医院的经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