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咏茶之诗中最早闻世的,当推英国诗人华勒,撰于1663年,献给英王查理二世皇后凯瑟琳娜的那首祝寿之诗,即《饮茶皇后之歌》.此诗尽管在西方流传得很早,但不知是何缘由,它的译作见之于我国出版物上却非常之晚,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叶,亦即在相隔260余年之后,才在我国刊出.早先我只听说,此诗是刊载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家茶叶杂志上,可我先后跑了好几家图书馆悉心检索,却皆无结果.直至前年暑假里一个偶然的机会,因得南京农学院郑君的帮助,才从他们的特藏图书中,发现了这首诗的最初译作--发表在20世纪40年代初叶出版的《茶刊》上.其译文是这样的:
茶是食物又是饮品.茶文化是吃出来的、喝出来的,更是品出来的.茶文化涉及到茶史、茶政、茶制、茶艺、茶理、茶礼、茶德、茶俗、茶诗、茶书等等,是中国传统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禅的福地.只要读一读茶诗,就会和无数寺庙禅院蓦然相遇,眼前便会有许多高僧禅师飘然而过.不用查史书,也能恍悟茶与禅的渊源是多么深长.
茶为雅俗共好之物.在街头巷尾,常常可见老人,或两三人,或三五人聚一起喝茶聊天,享受老年时光.雅土豪客小聚,现在也常常有以茶会友的习惯.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其中记载人类有关茶的文化,就不能不说说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他的诗作达9000多首,其巾饮茶诗有200多首.陆游青年时爱读兵书、练剑法,一心思抗金杀敌报国,但报国无门,这是他的遗憾.陆游一生坎坷,但却活到85岁,这与他的养生之道是分不开的.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在我国一直享有特殊的地位."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庶民百姓居家之必备;茶典、茶诗、茶道,茶也是王公贵族的挚爱,茶甚至有"国饮"之称.经过五千多年的传承,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饮料,其中还承载着淡泊、宁静、悠远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喝茶历史悠久,衍生出的文化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尽的.“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莱根”,悠闲与浪漫都可见一斑.不只是这样的茶诗,茶歌、茶舞、茶艺也应有尽有.博大精深的茶道更是由来已久,而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南北茶文化的差异.
茶诗里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天,卢仝在家中睡觉,酣然之时,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好朋友孟谏议的新茶送到.他迎进新茶,马上冲泡,细细体会茶中的妙趣,并写出了一首为后世传诵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