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救援管理是一项社会性的防灾减灾工作,既涉及科学技术也涉及计划、管理、政策等,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地震应急预案规范管理是地震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城市地震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中提供有益的思想方法,以推动我国尽快建立更加科学、完备的地震灾害应急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发出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与"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战斗号令,极大地鼓舞了奋战在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科技工作者.大家一致认为:把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和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写进党的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充分昭示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加体察民情、更加关注民生,"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政治勇气和科学智慧,是我们党面对日益频发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所做出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古代疫情是现代防疫减灾工作及流行性传染病防治研究必备的回顾性资料和回顾性研究工作,也是研究伤寒、温病、瘟疫、运气学 说等中医主体理论及各家学说的重要客观依据.然而,我国1911年以前疫情记录十分零散, 也比较粗糙简略,加上古人认识上的局限和表述上的含糊,不仅查检辑录工作艰巨,界定、 考证、统计上也有许多技术难题.自20世纪初以后,以伍连德、余云岫、巴吕德、于景枚 、井村哮全等为代表的医学工作者,从传染病专病史和流行病学角度做了很多艰苦细致的调 研工作.例如:伍连德对近代中国云南、北海(广西)、广州(广东)、香港、福建、上海等南 中国地区的鼠疫流行史做了大量记载和权威考证[1],对中国霍乱的传入、流行及古代疗法等方面作了探讨[2];伍连德[3]、巴吕德[4]都对上海 一地霍乱流行史进行了研究;余云岫则对中国古医籍记载的霍乱与弓形菌流行性霍乱进行分 析考证[5],并对弓形菌流行性霍乱的传入和流行区域做了研究;此外,余云岫还 对猩红热的名称、疫史、病因、证候、治法等作了系统论述[6];于景枚"痘疮研 究"探讨了天花的传入和防治情况[7];井村哮全的"中国疫疠考"依据史志资料 研究古代瘟疫流行情况[8],等等.这些都为1949年后进行古疫情研究打下基础. 1949年以后,与古疫情相关的研究工作大致分为七类:
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洋面上发生的近中心最大持续风力≥12级的热带气旋,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1].南县地处浙江南端,每年遭受台风侵袭,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经常造成海上作业船翻人亡、房屋倒塌、水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毁坏、人畜伤亡.目前,科学家和管理者一致认为灾害管理不能只注重灾后的反应措施,更要重视灾前的预防工作.加强安全教育是重要的防灾、减灾工作,而进行灾害认知水平调查,是开展有效的减灾教育、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和抗灾技能的基础和前提[2].我们以苍南县沿海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于2010年9月通过问卷调查来分析居民的台风灾害意识及认知水平.
近来,福建省连续发生了一起较大和两起重大事故,给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也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作为一名渔业管理者,在痛惜渔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同时,有必要冷静地分析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以"前车之鉴"促进今后渔业防灾减灾工作的平稳发展.
2004年6月9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期待了多少年的奥运"圣火"在北京传承了,途经路线都是北京最自豪的名胜古迹,它表明了北京对2008年奥运会的一种迎接仪式.然而,就在这一天,北京的京民大厦也燃起了大火,一下子造成10死39人受伤的重大火灾事故.这个不和谐音,警诫我们的是,必须时刻关注并强化北京的防灾减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