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的略阳县新建成了一所中医医院.新中医院特色和优势是推拿、按摩及骨科,所以它的平面布局很有特点,改变了一般中医院"一医一患"的小型诊室的定式,针对中医治疗的一医多患、集中治疗的特点,设计出"诊治一体"的中型和大型诊室,便于医师边诊察边治疗.
住院天数反映住院病人在医疗机构一次连续接受治疗时间的长短.病人的住院期大致可分为治疗准备段、集中治疗段和康复段.对住院天数影响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疾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治疗方法、住院前的准备、出院后的服务、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的管理水平、社会总卫生资源的拥有水平、医院经济效益的刺激以及其它因素.我们试图分析住院天数与治疗强度的关系,医院、患者和保险部门对住院长短的不同要求,住院天数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提出缩短住院天数的方法.一、住院天数与治疗强度住院天数是治疗强度的反映.一般而言,对于某一特定病人,假设他的病情一定,随着住院时间增加,他所接受的治疗的总量也增加,而反映单位时间内接受的治疗量的床日费水平则下降.在一个稳定的价格体系下,如果各科病人的比例和医疗服务的价格相对不变,可以用床日费表示医院治疗强度.一般说来,三级医院的床日费高于二级医院,二级医院的床日费高于一级医院,教学医院的床日费高于非教学医院.因此,得出二个推论:①随着住院天数的增加,治疗强度下降;②对同一病人,在高级别医院就医的住院天数应该小于在低级别的住院天数.
ICU是急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治疗和护理的场所,病人病情复杂,瞬息万变.ICU每个护理班次之间的交接班对病人的治疗及护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健全,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对ICU的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防止因交接班不清造成的护患纠纷,我们实施了科学规范的床边交接班管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紫外线灯照射是目前许多医院普遍采用的空气消毒方法 .根据治疗室的消毒要求,治疗室须在集中治疗前进行严格的空气消毒,而医院门诊部等治疗区域使用普通紫外线消毒车只能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无法达到治疗室的消毒要求 .因此我们设计了紫外线电脑预约消毒车,通过我院门诊注射室半年的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山东省监狱系统自2006年起,将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筛查作为罪犯入监体检的常规项目.3年来,对7 200名入监新犯进行了HIV抗体筛查.
健康教育是向人们传授保健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随着性病发病率不断增长,规范化性病门诊作为性病患者主要的集中治疗场所,其健康教育工作日显重要,由此也给护理管理工作增加了新的范围和内容.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性病门诊是省级规范化性病门诊,性病患者流量大,因此,做好性病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要给性病患者努力营造一个从就诊开始直至离诊全过程的系统化健康教育环境,从而使患者获得正确的护理指导,走出性病带来的心理阴影.现针对我院规范化性病门诊就诊患者的特点,探索性病门诊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及形式,以提高性病门诊的满意度.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目前被定为乙类传染病,但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如何防治SARS,不论是对综合性医院,还是专业传染病医院,都是崭新的课题.国家为了将SARS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减到最小,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以及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疫情复燃,采取了分散就诊,集中治疗[1]的管理办法,即实行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制度.我院作为定点医院在收治SARS病员50余天的过程中发现,原来的医疗质量控制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此病的要求,因此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摸索完善医疗质量控制手段,终于取得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平均住院时间仅为21.3天的成绩.现将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手术室是医院多个科室集中治疗的特殊科室,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师是手术工作的主体.双方的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如果双方缺乏理解与沟通,不和谐的医护关系必会影响手术效果.本文对影响医护配合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弱视治疗时间长,易反复,患者难以坚持长期集中治疗,从而影响弱视的疗效.我科1993年10月-2000年10月对365例弱视患者采用家庭治疗.现将坚持定期随访3年以上有完整病例记录的270例480眼总结报告如下.
门诊注射室作为医院门诊病人集中治疗的场所,每天面对来自内、外、妇、儿各科的病人约500~600例次,负责抽血、输液、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工作.病人流动性大,用药种类繁杂,治疗过程中随时都很有可能发生意外或药物不良反应.病人来自各行各业,文化层次、年龄结构、素质修养均不同,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对病人的服务不及时,就可能引发投诉或纠纷.门诊注射室是一个工作量大、透明度高、风险高、投诉高的部门.因此,如何更安全地给病人注射、降低风险、减少医疗投诉是值得注射室护理人员探讨的问题.2007年以来,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针对存在的隐患,制订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集中治疗危重新生儿的病室,需要较高的医护技术力量、众多的护理人员和现代化仪器设备[1].其目的是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危重新生儿集中治疗、监护和护理的病室.新生儿重症监护是指对病情不稳定的新生儿给予持续的护理、复杂的外科处置、连续的呼吸支持或其他加强干预.新生儿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和躯体上的不适.因此,监护期间满足舒适的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我科自2008年1月始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监护,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手术室是医院中进行多科协作、集中治疗的一个特殊科室[1].手术医师与手术室护士是手术工作的主体,如果医师与护士对对方专业职责缺乏全面了解或沟通不良,容易发生医护冲突,导致医护关系紧张.探讨引发手术医师与手术室护士冲突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密切医护关系,营造融洽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增加手术成功率.
在儿童视觉发育期,近视、远视、散光得不到有效的矫正,视网膜上的物像模糊不清,视觉皮层的电反应降低,引起视觉发育障碍,从而导致弱视[1].屈光不正性弱视多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我院自2002年3月~2006年3月4年间收治了228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分别采用在医院集中治疗和家庭治疗,疗效差别显著,现比较总结如下.
ICU是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产物,是各种危重病人集中治疗的场所,而护士在参与病人抢救治疗和护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次是随着医疗法的改变,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及"非典"疫情的暴发,各地医院广泛建立ICU和加快ICU的发展.现在ICU已成为衡量一个现代综合性医院医疗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因此如何培养护生,做好临床带教工作,给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现将我院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随着临床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已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而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的重要场所,是进行多科协作、集中治疗的特殊科室,其工作范围广,面对多个手术科室,手术种类繁多、复杂,加之新设备、新仪器、新技术扩大了手术配合范围和难度,因此顺利而成功的手术治疗需要巡回护士在手术中密切配合.其特殊的工作性质要求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技术熟练、理论知识扎实、反应敏捷、应急性强,还要具备较高的沟通与配合技术.现就能力手术室护士在手术中主动配合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如下.
ICU是对急诊重症病人进行集中治疗和护理的场所.病人常涉及多系统和多脏器的损害及衰竭,病情危重多变,常处于死亡边缘[1].ICU护士每天都受到垂死和死亡现象的刺激,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及心理压力.长时间在ICU工作,易患神经衰弱、失眠、焦虑、内分泌失调、体重减轻等身心疾病.为了解ICU护士的心理需求,我们对佛山市4所医院86名ICU护士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液氮冷冻以其经济、实用、操作方便在我院皮肤科广泛应用,为了减少浪费,常将液氨倒入保温桶中每周固定时间集中治疗,这样使治疗受到限制,且保温桶易爆,有安全隐患.鉴此,于2005年5月进行了改进.
医院是患者集中治疗的场所,在门诊和住院患者中,有相当数量的传染患者和带菌者,通过医务人员,患者之间相互接触,共同使用门把手,通过手引起疾病的广泛传播.因此,手的消毒是切断消化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对于预防医院内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门诊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是医疗服务的第一线,也是医院与病人接触最早,人数最多的部门,而中心注射室又是病人集中治疗的场所.这里病员流动性大、病种混杂、病情各异、有应急性的特点如果管理不当,易发生医院交叉感染.因此中心注射室的合理布局、周密安排、严格消毒并对病人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如何预防医院门诊中心注射室交叉感染的发生略述己见.
手部的清洁消毒,是医护人员执行各项操作前后的常规步骤,是杜绝院内感染的重要举措.医院病房进行集中治疗时使用的治疗车,应该配备手消毒液,用作医护人员在现场进行手部的清洁消毒.我院从前将瓶装手消毒液放在治疗车的顶层上,存在占用治疗车顶层的有限空间的缺点;移动治疗车时,有时因瓶装手消毒液同定不牢固,导致消毒液瓶发生倾倒,影响治疗操作的进行.根据这一实际情况,2008年8月,笔者制作了一种治疗车用手消毒液瓶,现报道如下.
凡是针对心肺循环骤停(cardiopulmonary arrest)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称为心肺脑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若心跳呼吸停止,重要脏器的供氧、供血也随而停止,应立刻采取复苏术,使之起死回生.用现代的最新涵义而言,复苏术包括保持心肺及脑的供血,恢复原来呼吸循环及脑功能的各种措施[1].复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期复苏,其心肺复苏术(CPR)的目的是为继续进行第二阶段复苏而进行,第二阶段:后期复苏,其复苏是用人工的手段使心肺功能恢复,建立循环呼吸.第三阶段:复苏后治疗,其复苏是待循环功能恢复到某种程度后转入脑复苏和集中治疗,进入重症监测治疗,维持和恢复心肺脑功能至正常.
ICU作为一个危重病人的集中治疗单元,需要有一支团结协作的医护集体密切配合、合理分工、及时沟通、高效工作,才能满足危重病人治疗、监护需要,有效利用医疗资源优势,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同样由于危重病人多,治疗监护内容复杂多变,医护期望值与实际情况有差距,医护之间也较普通科室更易出现矛盾,因此如何协调好ICU医护之间关系,更好服务于患者成为ICU护士长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床边交班制度是病区常规工作之一,是加强护理工作连续性,保证病人治疗、护理不间断的必要措施[1].ICU作为危重病人集中治疗的单元,其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治疗、护理项目多且连续性强,各种信息多且复杂零碎.
重症监护是适应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科学技术强力支持下产生的,它不单纯是观察护理病人,重要的是生命支持与治疗.它研究的范围不仅包括生理、生化等基础问题,还包括常规技术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各专业的病种特点、监测要点,随机处理的指征以及处理方法等诸多问题,也包括各种监护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它是一门综合医学,也是边缘医学.重症监护不是术后复苏室的加强,也不仅仅是以外科系统的手术患者为对象,而是包括更多内科系统和急诊的患者.其主要对象是以周身治疗,而不是以局部治疗为主的患者.它收容的患者是急性病程,通过积极的集中治疗和护理可望恢复或有治疗希望的患者,而不是患慢性不可逆性疾病的患者.
ICU 是各类危重症患者集中治疗、监测的特殊的病室,其工作量大、治疗手段繁多、操作技术复杂、知识更新也较快。因此培养和管理好护理人员是ICU组织和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层级管理指根据各类人员的管理、业务能力等条件分为不同级别和层次的标准化的目标管理。
1 世界ICU的发展简史ICU始于对呼吸衰竭的集中治疗和护理.1952年夏,丹麦哥本哈根脊灰流行,造成延髓性呼吸麻痹,多死于呼吸衰竭.病人被集中,通过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畅通并进行肺部人工通气,使死亡率显著下降.治疗效果的改善,使有关医生认识到加强监护和治疗的重要性.
重症监护病房是集中收治各科急诊,可逆性危重患者,并进行集中治疗,加强护理与严格管理的部门.我院自成立ICU以来面向全院收治各科重症病人:有重度脑挫裂伤、急性胸外伤、休克、急性中毒、心律失常、复合伤等.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诊断方法及监护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地周密监视,为原发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保障,预防及治疗并发症.
随着尿毒症患者数量的逐渐增多,病情的复杂化,透析模式的多样化和血液净化技术的日趋发展,血液透析室已成为尿毒症患者集中治疗的集急诊、门诊、病房为一体的特殊场所,其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血液透析室护士要面临各种各样的职业危害因素,因此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性损伤及自身防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血液透析室护士相关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