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国外企业纷纷瞄准抢占中国市场的同时,民族的数字医疗产业也在奋起直追,酝酿着自己的国际化战略.
随着贸易环境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合同的签署、贸易方式、货款结算、外汇核销等均有了很大的变化,需要相关企业和外贸从业人员针对各种不同情况加以分析、研究.近几年,一些国外企业频频利用招标的方式,通过每年更换企业,以相同的手法,使国内出口企业上当受骗,造成巨大的损失.现在,我们以实际案例将这种骗局解剖一番,大家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以免上当.
随着药品分销服务业对外资的放开,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悠久的品牌优势,先进的管理系统和优秀的客户管理能力的国外企业是不可能忘记在中国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淘金的.那么,既然"狼来了",要想不被"狼"吞咽,本土企业发展的出路之一,主要是如何整合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药品零售连锁经营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的医药巨头相比,在资本、体制、机构和运作技术等方面的差距仍然相当明显.入世后,由于行业壁垒、地区封锁被打破,个体企业、行业外企业、外地企业、国外企业开始进入,竞争必然进一步加剧,造成药品利润空间的降低和单店市场份额的减少.所以,总体来说,中国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各个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命运.
"饮片完了,中药也就完了!"5月1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一间简陋的办公室内,78岁的中药饮片炮制专家王孝涛踱来踱去,口中念念有词.拥有5000年历史的中药正面临一个坎.过去数年来,国外企业悄悄以合资、独资等形式介入中国中药饮片的生产.这导致中药核心技术--炮制技术正在大量流失,而且中国本土的中药饮片质量、技术继承更是令人担忧.
BI的概念自从1996年被提出以来,经过在国外企业的摸爬滚打,2000年初传入我国,在互联网和商业领域“攻城掠地”,颇有斩获。但2012年GRANTER调查分析显示,全球BI项目成功率很低,大概有60%到70%都是以失败告终。而在中国,这个数据可能会更高。其中原因有很多,比如标准缺失、管理支持不足、技术偏差等等。在中国的医疗行业,BI起步要晚数年,直到2008年左右才有少数医院涉足商业智能(由于医院不大喜欢“商业”,就改称“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2011年医院三甲复审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DSS建设要求,于是借着东风,医院BI迎来了建设高峰,并持续发酵,一直延伸到当下的“大数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人才的世纪,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已成为世界潮流;21世纪又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人才的流动不可避免,人才竞争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我国加入WTO后,随着保护期的结束,国外企业凭借其管理优势和资本优势纷纷拥入中国,因此,中国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工作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一所职业技术学院,虽然近几年学院有所发展,但由于人才资源的匮乏已成为制约本院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人才流失更令人担忧.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与大家共榷.
案例教学法一词源于英文Case Method,是国外企业管理教学中的一种较成功的教学方法.20世纪20年代以后管理案例教学法首先在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得到应用和推广,为美国成功培养了大批有才干的高级企业管理人才.
泰山乃五岳之首,自古以来,皆以泰山比喻重要.作为一家国内制药企业,最为重要的企业灵魂是什么?丽珠集团副总裁徐国祥的答案是:社会责任心.他认为,只有每家企业具有社会责任心,整个民族才能兴盛发展;也只有打造出完全属于国人的本土制药军团,才能摆脱国外企业对中国新、特药品市场的垄断,从而为国人的生命健康提供保证.
随着加入WTO进程的逐步推进,民营医药企业将面临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严峻考验.涉足中国医药市场的国外企业拥有比国内更显著的资金实力、人才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企业越来越多地面临来自国内和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既是困难和压力,也是机遇和动力.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科技进步和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迫使中国企业必须放弃传统的不适应新时代的管理模式,利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手段加强竞争力.目前我国企业整体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弱,这固然有体制的原因,但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资源利用率不高,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面向供应链的管理系统ERP理念和软件是企业最好的选择.
我国疫苗市场相对国外还有很多空白,例如子宫颈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等,这无疑为国外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因与市场密切相关,使其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我国的医院管理多年来沿用计划经济模式,其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对管理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今天,企业已基本推入了市场,而医院还未完全进入市场.引进国外企业战略管理机制的方法和艺术,促进现代医院管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每一位医院管理者将大有裨益.
今年9月13日至15日,第一届国际医疗设备设计与技术展览会暨研讨会在深圳举办,140多家参展商中,九成为国外企业,跨国医疗器械公司携其新技术、新材料大举进军中国市场.
广义的民营经济是对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狭义的民营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民营资本涉足医药行业始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一些外资企业和国外企业代理商也加入了民营医药企业行列,近些年来不少国有企业改制,更壮大了民营医药企业的队伍.如今民营资本已成为我国医药产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未来3~5年内,预计中国医药行业仍将有每年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民营资本的介入,民营经济在医药产业中的地位将继续得到稳固.
任何一种具要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一定时代和历史条件的产物,即都有其借以产生的源和流.所谓源,就是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这种思想理论的事实根据和社会内容.市场营销理论自19世纪中叶产生以来,已在国外企业、商业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只是近几年的事情,而医院营销则刚刚迈出其可喜的第一步.尽管如此,医院营销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却是非常迅猛.在这种形势下,对医院营销产生和发展的源进行探究和梳理,无疑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笔者认为,医院营销产生和发展的源,即下面所论及的的"三论"--三维论、蛋糕论和竞争论的存在和演进.
我国千千万万的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是由创业者自筹资金创立,他们的勇气可谓是民族工业的积极力量和创新的重要源泉.但是随着企业的逐渐发展,很多中小企业开始迷失自己的方向和道路,盲目学习大中型企业或者国外企业的经营思路,导致企业的发展进入瓶颈.本文就创业之初的中小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市场变化,摆正自己发展方向与读者探讨一番.
企业的寿命如同人的寿命一样有长有短,所不同的是现在人的平均寿命有几十年,而企业的平均寿命却不足十年.若干年前,深圳一家研究机构跟踪调查了500家民营企业,结果发现3年间500家企业有69.2%消失了,6年间有87.6%的企业消失了,得出的结论是: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为3~6年.可在此前,国外有专家专门研究了世界上超过100年的长寿企业,其中有几十家企业已生存了接近或超过200年,因此得出另一个结论:企业的续存期可以延伸至无限.其实,形成企业长寿和短寿的反差并非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的比较结果,而是由于历史原因国内几乎没有真正超过100年的企业,并且国外也同样存在占绝对多数的短寿企业.
品牌&品质:要品牌更要品质 在激烈的讨论中,嘉宾纷纷就当今美容企业的发展瓶颈、本土品牌的发展方向、人才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发言讨论.近年来国货品牌的消费者忠诚度再降低,民族品牌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丝琳·妮尔陈志桅总裁就品牌概念炒作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产品概念的炒作我们是很反感的,很多人都问我大陆的美容企业跟新加坡的有何不同,在我看来,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国外企业在科技投入方面的比例远远大于国内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