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徽州是“新安医学”的发源地。自宋以后,新安一地,业医者或承家学,或拜师门,或同业切磋,蔚然成风,他们主张探究经典,不仅以此运用于临床,而且能将实践经验笔之于书,自成一家之言,形成了著名的“新安医学”。汪机是明朝中叶徽州祁门的一位著名医家,不仅是新安医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补温培元”派的创始人。
相传,万全堂药店始建于明朝中叶,它以经营地道药材、遵古炮制药品而闻名遐迩.数百年来,万全堂药店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经营风格.
红薯,又名红苕、山芋、地瓜、番薯,植物学名称为"甘薯".它原产于美洲的哥伦比亚、墨西哥一带,明朝中叶由华侨陈振龙从菲律宾传入我国,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过去,人们以薯代粮,把红薯作为充饥的主食,随着对红薯的不断研究和发现,如今它已成为现代人时髦的保健食品.
16世纪初,时值明朝中叶,梅毒传入我国之后,当时已有数位名家记载有关梅毒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等.据现存古籍医书及有关文献记载,从明清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在梅毒防治及科研方面都有非常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值得将他们的贡献记载于本文中,备后世学者参考.
芋头又被叫作芋艿.这有个故事.传说明朝中叶,倭寇屡屡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温州首当其冲,百姓深受其害.戚继光受命抗倭.有年中秋,戚家军半夜遭倭寇偷袭,死伤惨重,余者被围困于山上,粮草断绝.士兵们只好摘野果、采野菜充饥.不久他们就发现,山上长满一种大叶子的植物,其块状根茎挖出来煮熟后非常好吃.士兵们欣喜若狂,却不知道这玩意儿到底叫什么名字.问戚继光,戚继光也不知道,就说:"为了纪念遇难的士兵,就叫它‘遇难'吧."温州口音,"遇难"和"芋艿"差不多,从此芋头就变成了芋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