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甘肃省免疫学会城关门诊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工作大厅内一字摆开的5台口腔综合治疗机.门诊部设有牙科修复、正畸、内科、外科、理疗、中医、针灸、推拿及儿科、妇科等诊室.
1975年G a r v i e等人[1]发现了四方多晶氧化锆的相变增韧机制,此后涌现了大量关于牙科氧化锆陶瓷的研究工作。其中3摩尔氧化钇部分稳定四方多晶氧化锆(3Y-T Z P,以下简称氧化锆)凭借其卓越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牙科修复领域应用日益广泛[2]。常用的氧化锆颜色过白而且透光性较差,需要表面饰瓷和上釉改善美观效果,然而临床随访发现,饰瓷破碎是这种叠层氧化锆修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3-5]。近年来,针对美观修复要求相对较低或者后牙修复空间不足的病例,例如后牙区牙体缺损、个别后牙缺失,很多医生和患者选择无饰瓷的一体化全解剖式氧化锆冠或固定桥(complete/full-contour zirconia prosthesis)进行修复,以期提高修复成功率。本文主要对牙科氧化锆的抗老化性能、对天然牙的磨耗性能以及美学性能等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全解剖式氧化锆修复体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目的 探讨氧化锆全瓷冠桥在牙科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在本院接受牙齿全瓷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使用钴铬合金烤瓷进行修复,观察组则使用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治疗后BI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氧化锆全瓷冠桥修复能够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牙龈出血,显著提升患者牙齿修复舒适度,值得推广.
目的:基于YY0270.1-2011方法对改进型与传统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色稳定性、半透明性、极限挠曲强度和吸水值进行对比实验.方法:根据YY0270.1-2011标准要求,分别对改进型与传统型PMMA样品进行测试,并分析测试结果.结果:通过对比发现,改进型PMMA样品各项实验性能满足YY 0270.1-2011的规定.结论:改进型PMMA保留了传统型PMMA的特性,还在典型物理性能方面有所改善.
1 反汞"浪潮"2008年6月,华盛顿特区地方法院要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特定时间前(2009年7月28日)发布汞合金划分标准,对汞合金用于牙科修复最后表态.FDA于2002年开始汞合金监管审查,预期几年完成.但到2006年仍未结束.由医生和牙医组成的独立审查团驳回FDA"使用汞合金无需顾虑"的立场,认为大部分接受填充修复的患者不会受到伤害,但对于敏感人群,包括6岁以下儿童的健康而值得关注.审查团建议开展进一步考虑到儿童和孕妇的安全性研究,而且患者在修复前应得到风险警告.对于FDA未能对上述建议作出及时反应,法庭对FDA作出以上的裁定.
目的:通过唇颊面金属烤瓷贴面设计、制作,应用于变色牙及小范围牙体缺损的美容修复治疗,以求少磨牙、固位佳、强度大的美观修复效果,为牙科美容修复的设计提供新的、合理的选择方案.方法:以钉洞固位方式形成唇颊贴面设计,采用特殊印模法取模,常规方法完成金瓷贴面底层冠及塑瓷成形.结果:该方法磨除牙体量小;保留原有的咬合接触及邻接关系;固位效果良好,强度高.结论:唇颊面金属烤瓷贴面技术具有少磨牙损伤小、固位佳、强度高、美观健康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可行性、实用性、美观性及合理性的修复设计方案.
在金瓷修复中,长期采用目测法比色.近年来仪器测色逐渐应用于牙科修复.本项研究采用标准比色片为测色样本,比较目测法比色和电脑比色仪测色准确性之间的差异.
对于前磨牙残根、残冠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如何恢复其形态和功能,现已受到重视.笔者近年来,对75例患者、97颗前磨牙残根、残冠进行了铸造桩该全冠修复,修复后1~3年随访,效果比较满意.
目的 本研究目的 旨在研制一种能达到牙齿仿生学要求并用于牙科修复的生物活性材料.方法 将经过硅烷偶联剂KH-570进行表面处理后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与配制好的光固化树脂基质共混,制备成复合材料,根据复合材料中NHA所占的不同比例(45wt%、50wt%、55wt%、60wt%)分为A、B、C、D四组,卡瑞斯玛复合树脂为对照组记为E组;测试各组固化深度和抗压强度.结果 固化深度随NHA的比例增加而减少,任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中C组压缩强度和挠曲强度最高,与其他3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55wt%的NHA作为无机填料制备成的复合材料,其压缩强度和挠曲强度能够达到牙科修复材料的要求,具有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烤瓷冠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牙科修复类型,但在临床上偶有遇到烤瓷冠基牙折断的现象.对此,一般需要铸造桩核加烤瓷冠重新修复.有学者利用原烤瓷冠制取与内冠密合的自凝塑料桩核熔模,制作铸造金属桩核,恢复原烤瓷冠的原有功能,避免了重新制作烤瓷冠[1].笔者用玻璃纤维桩替代铸造桩核,与原烤瓷冠联合对烤瓷冠修复后基牙冠折的患牙重新修复.
数十年来,牙科修复工作者一直在寻求一种可成功用于单冠和固定局部义齿(FPD)的全瓷材料.1988年法国的Sadoun[1]提出了一种名为粉浆涂塑(slipcasting)的全瓷修复技术,1989年Vita公司以商品名In-Ceram推出.
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在牙科修复和治疗中,以色泽好、强度大、易操作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采用光固化树脂以及在牙冠上做固位修复楔状缺损,经过1a~3a的随访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共收治132例患者共568颗楔状缺损的患牙,其中男性112例,女性20例,年龄在40岁~75岁之间。楔状缺损均未穿髓,牙位用上下颌尖牙至第一磨牙,以双尖牙居多,132例患者的患牙数均为2颗~4颗。1.2 材料:古莎、光固化复合树脂。1.3 方法:楔状缺损较深,范围大者,常规拍牙片以确定和髓腔的关系,在缺损的牙冠面上,用细裂钻沿走向和牙体长轴一致的缺损边缘备成深0.5mm,呈“V”型沟,根据同名牙和邻牙的颜色选择近似的光固化复合树脂。首先隔湿,吹干,用30%的磷酸酸蚀牙面、冲洗、干燥,涂粘固剂。光固化充填要逐层进行,深者可先在近髓处,形成类似垫底物,再充填并雕刻成形。最后应照射20s以促使复合树脂进一步光合固化,然后进行抛光。1.4 结果:已修复的132例楔状缺损牙经1a~3a的随访,根据修复部位的形态、密合度、磨损程度及脱落情况确定疗效标准并分析。成功:牙冠的形态、密合度良好,修复物不松动、脱落,磨损程度不明显,无严重变色。基本成功:牙冠形态、密合度欠佳,修复体不松动、脱落,但边缘与牙龈组织存在缺陷,轻度磨损。失败:牙冠形态、密合度差,修复物松动或脱落,重度磨损需重新充填者。
临床上患者和牙科修复医生越来越重视天然牙根的尽量保留和利用,利用根管治疗过的牙根做桩冠修复,越来越普遍.但根管钙化的牙根做桩核烤瓷冠修复不是很多见.前牙大部分冠折,不仅影响切割和发育功能,而且也影响面部外形美观.尽量利用牙根做桩核烤瓷冠修复,不仅固位良好,颜色和形态均能接近天然牙.
牙科畏惧症是现代口腔临床最突出的心理问题之一.在诊治过程中,患者表现出紧张、忧虑、害怕等心理状态,行为表现为耐受力下降,敏感性增高,甚至躲避治疗等异常现象.如不能进行有效的临床处理,往往会影响治疗效果.
陶瓷材料是牙科修复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用陶瓷制成的修复体具有耐磨、耐腐蚀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其形态、色泽逼真,使用安全,深受广大患者和牙科工作者的青睐.尽管如此,陶瓷材料的脆性以及强度不够的痼疾仍是制约它在牙科修复中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改善陶瓷材料的韧性以及增加其强度便成为当前材料工作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材料学的角度介绍了陶瓷材料增韧补强的方法以及几种增韧补强陶瓷材料的实际应用,并讨论了今后陶瓷材料在牙科修复中的发展趋势.
金属烤瓷修复体应用于临床修复已有近60年的历史,其兼具金属强度及瓷层的美观,配戴舒适,色泽稳定,已成为牙科修复领域的主流方式之一[1-2]。随着临床应用时间的增长,各种并发症也逐渐出现,因此已推出多种新的金属材料以不断完善。为了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金属烤瓷修复体临床成功率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牙科比色板是牙科修复中使用的主要比色工具。由于其主观性较强且相对误差大,因此比色板的选择与使用对于修复后患者的满意度有重要的意义[1]。其中,牙科色彩学的掌握对比色有重要影响,许多研究证实比色的准确性可随着不断的训练得以提高[2]。而我国的口腔医学专业很少设置此课程,为了验证牙科色彩培训是否对比色有影响,本研究比较了本校专科生色彩培训前后的比色能力。
全瓷修复体自然美观、生物相容性好,是牙科修复的重要材料[1],但其挠曲强度低、易碎、烧结收缩大,在口腔临床的应用受限.
随着人们生活及审美水平的提高,牙科修复的目标不仅要求恢复良好的功能,而且还要求能达到天然牙的色泽及外观.热压铸陶瓷E-max作为一种新型全瓷材料,具有颜色种类多、制作成本低等优点,相对CAD/CAM全瓷在颜色的美观恢复及修复费用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全瓷贴面修复体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美学性和牙体预备量少等优点,通过5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比较好的修复效果,患者普遍反映良好.下面对其制作要点作以介绍,供同行参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健康美白的牙齿不仅是生理需要,也是各种社交活动需要.牙科修复中的前牙美容效果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关注.前牙缺损、四环素牙、氟斑牙,前牙排列不齐、拥挤、重叠及形态上的缺陷从不同程度影响患者容貌,导致患者焦虑.前牙美容修复为其提供了一个补救机会.现将在前牙美容修复的体会报道如下.
随着生活及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牙科修复的目标不仅要求功能好,而且要求能达到天然牙的色泽及外观.全瓷贴面修复体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美学性和牙体预备量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关于全瓷贴面修复的文章比较多,绝大多数都是从临床方面进行报道,关于其制作工艺方面的比较少,如何制作出颜色自然、形态美观、适合性良好的全瓷贴面昵?近年来,我科使用义获嘉公司的第三代热压铸陶瓷E-max进行全瓷贴面的美容修复,取得了比较好的修复效果.本文介绍一下其制作要点,供大家参考.
目的:评估壮族青年笑线类型。方法:对100名18~25岁广西壮族青年进行自然状态(息止颌位)、微笑、大笑3种状态时颌面部拍照记录,运用Photoshop测量颌面部各参数。将所得数据采用One Way ANOVA 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SPSS 16.0)。结果:静止、微笑及大笑时男性上唇长度均比女性长(P<0.05),微笑及大笑状态时男性上唇厚度均比女性厚(P<0.05),在静止状态时上唇厚度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志愿者微笑时均显露下前牙及牙龈乳头,小部分(<10%)人群显露牙龈;大笑时牙龈高度及牙龈乳头显露高度增加,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笑线为39%,中笑线为46%,低笑线为15%。结论:壮族青年以中笑线为主,其次为高笑线,低笑线较少。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牙科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56例接受口腔种植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使用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23例、后者33例,分别为两组患者提供同一厂家的、相同材质的口腔种植用骨粉,且所给与的分别是博特医用胶原膜、海奥口腔修复膜,本次所研究的患者对象均接受的是口腔种植术中的骨组织再生.经过治疗后,对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方面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提高,P<0.05,治疗成功率达100%,共有2例患者伴随不同程度的轻微牙齿局部肿胀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6.1%);对照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87%(共有3例修复失败),共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1.7%),其中2例创口开裂,3例伴随不同程度的牙齿局部肿胀并发症且1例疼痛感严重.结论:不同材料用于口腔种植中的效果有明显差异,合适的材料能够提升治疗成功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本次临床口腔种植骨组织再生过程中海奥口腔修复膜效果相对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