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我国的电离辐射技术已经开始在我国各个领域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起来,电离辐射技术以其历史悠久、普及面广、影响力大等医学特色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随着我国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医学治疗当中X射线开始用于断学中,在治疗当中介入了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肿瘤学等放射诊疗方式,这些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我国医学物理学的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开始日益凸显出重要性和迫切性。笔者将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如何在关注我国现代医学物理进展的基础上来加强我国医用辐射防护。
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利用核科学技术和手段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已是现代医学的主要手段之一,核医学科的护士因工作性质,特殊工作环境的原因,导致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其中医用辐射的危害是最为突出的.辐射给护士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为进一步强化核医学科护士的防护意识和自我防护,对护士的防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现将我科做法介绍如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辐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些年,工业和医用辐射的利用呈急剧上升的趋势,这必然会对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人群造成不同程度的照射.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对北京市部分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应急体系状况报道如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放射学(X射线诊断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肿瘤学(放射治疗学)等电离辐射医学应用蓬勃发展并不断广泛普及,接受各种医疗照射的受检者与患者越来越多,UNSCEAR 2000年报告书进一步证实:医疗照射是不断增加的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照射来源.面广量多的医疗照射防护,已经成为涉及所有公众成员并且惠及子孙后代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理所当然地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而,充分重视医疗照射防护是电离辐射防护(放射防护)领域新进展的突出特点.为趋利避害,同时促进电离辐射医学应用(医用辐射)更好地发展,切实加强医疗照射防护是21世纪初放射防护领域的重点课题.纵观国际、国内的相关现状与进展,笔者认为,当前大力加强医疗照射防护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六方面重点工作.
目前,放射诊疗技术和设备已成为医学诊断和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在任何一种医用辐射诊疗活动中,职业人员往往会受到照射,这种照射的行为和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设备、操作过程、选择的诊疗程序、采用的防护措施和人的行为等诸多因素.同时,由于偏离计划的操作程序或事故,可能会引起较高的照射,即"潜在照射"[1].因此,开展放射诊疗中职业危害控制关键技术与风险评价研究十分必要.
引发医学革命的X射线诊断学(放射学)和核医学、放射肿瘤学(放射治疗学)等电离辐射医学应用(通称医用辐射)分支学科,历经一个世纪多演进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迈入数字化医学时代,具有独特功能的医用辐射技术如虎添翼,不仅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医学影像学日新月异地迅速发展,而且介入放射学以方兴未艾之势涉及临床医学的各个方面.然而,电离辐射技术是把双刃剑.在医用辐射技术越来越广泛地用来为人类防病治病造福的同时,如何趋利避害,尽可能避免或防止电离辐射可能产生的辐射危害就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和迫切性[1].
电离辐射技术以其独特作用在各行各业日益广泛应用,其中当数医学应用的历史最久、普及最广、影响最大。电离辐射的医学应用(简称医用辐射)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医用辐射防护监督管理工作,提高我军放射防护监督管理水平,本文根据多年来的放射监督管理实践和经验,着重概述了如下3个问题:(1)医用辐射预防性监督及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2)放射防护监督的依据,包括法规依据和技术标准依据;(3)医用放射设备的质量检测及防护监督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从选、订购设备开始,系列质量检测、设计审查、施工中的监督、竣工安装调试验收以及验收结果的评价与处理.本文概述的主要内容对各级分管放射工作的领导和各单位的放射专业人员掌握放射防护监督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CT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CT检查已成为临床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CT检查频率的迅速增长,受照人群辐射剂量不断增加,其致癌的危险已引起业内重视和关注[1]。因此,在充分利用CT医用辐射造福于人类的同时,需要权衡利弊,在保证图像质量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尽量控制辐射剂量,从而降低可能产生的辐射危害。本研究采用了飞利浦128排螺旋CT前门控行胸痛三联征动脉成像扫描,与后门控扫描技术对比观察,在保证影像质量的情况下,剂量节省60%以上,现总结报告如下。
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电离辐射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医疗界,辐射技术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作业人员和公众受到人工辐射的照射.据UNSCEAR估计[1],医学诊断照射占人工辐射的95%以上,约占人类受到总照射量的14%,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源.医用辐射的潜在危险愈来愈受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组织的重视.术中C型臂应用过程中的防护工作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弱点和难点.通过本文的总结,旨在提高相关人员的防护意识,把辐射的危害降至最低.
为了解大兴区医用辐射单位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于2012年2-8月对全区56家医用辐射单位放射卫生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大兴区配置放射诊疗设备的医用辐射单位共有56家.其中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6家,一级医院35家,其他(口腔诊所或门诊部等)13家.按经营性质分为非营利性医疗机36家;营利性医疗机构20家.1.2 方法 设计“大兴区医用辐射单位放射卫生管理情况调查表”,由卫生监督员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进行现场填写,所有数据录入Excel表格进行汇总,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为了解天台县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和防护水平,限制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减少职业危害,为评价放射防护的安全程度、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和放射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按照国家<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要求,对天台县各医用辐射和非医用辐射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现将2007-2010年的职业外照射个人累积剂量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目的 了解福建省医疗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现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56家医疗机构(三级16家,二级21家,≤一级19家),开展医用辐射防护调查和放射诊疗设备、场所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监测280台放射诊疗设备,开展设备稳定性检测的以放射治疗和核医学单位84.2%(16/19)最高、三级医院(50%,8/16)最高.诊疗设备性能状态检测覆盖率77.1%(216/280),检测合格率75.5%(163/216),新老设备合格率差别不大;设备性能状态检测有53台不合格,≤2项不合格占92.5%;诊疗设备场所防护合格率97.5%(234/240);个人防护用品平均配置率2.7件/台,一、二级医院平均2.4件/台;从事X射线诊断、介入放射学及核医学的7家医疗机构,平均2.8件/台;表面污染检测仪和活度计配置率达114%.结论 福建省省医疗机构应加强放射诊疗设备防护管理与性能检测,落实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和使用.
按照卫生部令第46号<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要求医疗机构不能随意开展放射诊疗.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并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以下简称放射诊疗许可).凡未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放射诊疗许可证>并进行诊疗科目登记的,将不得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然而规定颁布已2年,申办放射诊疗许可证的单位却很少,目前青岛市实际办证率不到百分之十,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分析.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目的摸清从事X射线诊断、临床核医学和放射治疗的单位、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基本状况,掌握公众每年接受各类型X射线诊断、临床核医学和放射治疗的诊治频率,以便为制定医学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分三个阶段,即普查、分层抽样和典型调查.结果 1996和1998年山东省远距离和近距离放射治疗频率分别为1.46人次/千人口和1.68人次/千人口;临床核医学诊断频率分别为0.32人次/千人口和0.41人次/千人口,而治疗频率分别为0.015人次/千人口和0.021人次/千人口;各种类型的X射线检查和介入放射学诊疗频率分别为197.8人次/千人口和200.0人次/千人口,其中以胸部透视为主,占总检查人数的39%.结论山东省医用辐射应用非常广泛且发展迅速.依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的分级情况综合分析,山东省的医用辐射服务水平应属于二级偏下水平.
目的 分析探讨职能调整后放射卫生的发展趋势.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果 明确了在放射源(放射性同位素)工作中卫生部门应当承担的职责,提出了医用许可管理的重点.结论 职能的调整对放射卫生监管和技术服务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作和职责不是减少而是加强.
目的对烟台市的128个单位、211台X射线机、384名放射工作人员及9000余名医务人员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方法根据国家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结果X射线检查频率为371.2人次/千人口,X射线机防护合格率达95%以上,放射工作人员年均受照剂量为1.28mSv/a.结论领导重视、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条例>才能保证试点工作圆满完成.
目的 为了解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医用辐射防护现状.方法 按照《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方案》要求,选取拉萨市部分医疗机构,对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及设备性能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年共计监测24家医疗机构,68台设备和64个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75.00%和92.19%.其中2016年共监测5家医疗机构,共计22台放射治疗设备和20个放射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59.09%和75.0%.2017年共监测19家医疗机构,共计46台放射治疗设备和44个放射工作场所,合格率分别为82.61%和100.0%.结论 西藏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及工作场所监测率较低,监测合格率不高,有关方面应引起重视,加强相关工作.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及其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频度水平,为医疗辐射技术的合理化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对乌鲁木齐市174家开展医用X射线诊断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乌鲁木齐市常规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为757.7人次/千人口;CT检查频度为349人次/千人口;X射线其他类诊断为65.6人次/千人口.三个不同年龄组间进行比较,0 ~15岁年龄组以胸部摄影居多,而>40岁年龄组接受乳腺摄影频度高于其它两个年龄组.不同年龄组人群在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中,高年龄组频度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女性接受X射线诊断频度略高于男性受检人群.X射线诊断检查在0~15岁、15 ~40岁和>40岁三组年龄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82.6,P<0.05;x2=134.2,P<0.05;x2 =7.15,P<0.05).结论 X射线诊断检查中,CT检查成为了仅次于X射线摄影检查的主要检查手段;不同年龄组间受检者接受X射线诊断检查频度不同,提示更应该关注高年龄组受检者照射频度.通过本次调查掌握了全市放射卫生学服务现况,填补了医疗照射频度分布数据的空白,为进一步开展医用辐射防护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医疗照射主要是专指受检者与患者因疾病诊断治疗目的或各种健康查体需要,接受包含有电离辐射的医学检查或治疗而受到的照射[1].影响面很广的医疗照射已经成为不断增加的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照射来源.医疗照射防护因而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不仅国际放射防护领域新进展凸显重视医疗照射防护,而且迅猛发展的我国医用辐射事业也很迫切需要大力加强医疗照射防护.
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有着不良影响,如果对其防护不当,必将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难以弥补的损伤[1-5].为了摸清黄冈市医用辐射卫生防护的现状,找出现阶段医用辐射卫生防护存在的问题,作者对黄冈市所有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放射卫生执法大检查.
患者在接受医用辐射诊治中所受的医疗照射是既重要又特殊的一类照射[1].随着临床核医学的不断发展,核医学诊断与治疗所造成的医疗照射值得足够重视.为了解梅州市临床核医学发展情况及其医疗照射水平,根据卫生部卫法监卫发[1998]第4号文和粤卫监[1999]10号文要求,按照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提出的全国"九五"期间医疗照射调查方案,对梅州市1996年和1998年临床核医学医疗照射水平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随着放射诊疗设备广泛运用,电离辐射犹如一把双刃剑,给医用辐射防护带来巨大挑战[1]。放射卫生工作事关医务人员和患者健康权益,必须按照国家放射诊疗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开展,各级政府应切实提高医疗机构和放射工作人员等的放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防患于未然[2-4]。本文对全市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就加强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监督工作进行了讨论。
医用辐射设备满足特定的卫生防护与安全标准的要求,对于医用辐射的合理应用和保障患者、公众和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泛美卫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倡议制订的<医疗照射的放射防护:安全导则>,简要介绍医用辐射设备制造商和供方的特定职责,诊断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设备的放射防护与安全的具体要求和建议.
[本刊讯]2009年7月16日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李泮岭、秘书长白知朋、副秘书长孟建国和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教育培训部、秘书处、、管理专业委员会、实验室装备技术分会、CT工程技术专业委员会、医用辐射装备专业委员会、生物工程装备专业委员会、医学计量检测专业委员会、山东泰山医学院培训中心、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中国医学装备网、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筹)、集中采购分会(筹)、维修专业委员会(筹)等单位的领导和负责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