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适合宝宝身心发育的游戏平衡游戏锻炼宝宝平衡能力的游戏很多,上下台阶可以轻松地帮助宝宝掌握身体的平衡,同时也有助于加强他对自身身体的认知;翻越障碍,比如钻过某个模型、钻洞、跳过土坑、跨越圆木、翻越矮墙等等,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宝宝身体各部分肌肉;抓竿悬垂既可以锻炼宝宝的手劲、有效地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对宝宝的视觉开发也有帮助.
作者采用股四头肌静力收缩方法治疗髌骨软化症143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43例,男46例,女97例,年龄16~48岁,病程1个月~2年.髌骨后有酸痛感,劳累后症状加重.上下台阶时膝部疼痛,酸软无力,尤以最初屈膝0°~30°明显,并伴有腿打软或跪倒的症状.
目的探讨不同上下台阶方式对能量消耗的影响.方法用气体分析装置K4测定10名健康者(平均年龄32.2岁)在4种上下台阶方式(即双脚一阶前方、双脚一阶侧方、双脚一阶斜方、单脚一阶前方)下的氧耗量、二氧化碳消耗量、换气量、呼吸频率和心率,计算消耗的能量.上下台阶的频率为1秒1阶.结果氧耗量为双脚一阶斜方上和双脚一阶前方下最低,单脚一阶前方上下最高;心率为双脚一阶前方上下最低,单脚一阶前方上下最高;换气量为双脚一阶前方上下最低,单脚一阶前方上下最高;呼吸频率为双脚一阶斜方上和双脚一阶前方下最低,单脚一阶前方上下最高.结论不同上下台阶方式消耗的能量不同;双脚一阶前方和斜方上下适用于老年人和残疾人.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因左膝关节扭伤后疼痛、活动受限2月余于2004年8月17日住院.2月余前患者在晨练中用力蹲坐后做甩腿动作时突发左膝疼痛并有绞锁感,经他人牵拽抖动后稍缓解.此后日常生活中左膝仍不能伸直并疼痛,做下蹲、上下台阶等动作时明显,逐渐影响一般性行走.
患者女,25岁,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于2005年6月因"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慢性肾小球肾炎",在外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41/次,3次/周.2010年初患者开始出现面部隆起,上下颌部肿胀,鼻孔变大;自觉双侧膝关节疼痛、乏力,肌力减退,无法完成下蹲运动,逐渐加重并导致走路缓慢,不能正常上下台阶,同时出现牙齿齿体透明、胸骨突出及脊柱变形,不能久立.
例1患者,男,11岁,2000年11月因四肢无力,双眼睑皮疹5年及皮下结节1年就诊.患者于1995年无原因出现四肢乏力.持重物能力减低,3月后发现双眼睑淡红色疹,无痒感,不伴有发热.逐渐出现上下台阶吃力,起蹲费力,就诊时已不能自主翻身且穿衣困难.1999年患者双下肢出现数个蚕豆大小的皮下硬结,无痛感不活动,数目逐渐增多且增大.1月前饮水呛咳,发音含糊.
人过中年,膝关节会逐渐出现衰老现象,比如肌腱、韧带老化、松弛,关节容易受损疼痛、活动受限.当膝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纤维性粘连时,就会出现关节不灵活,甚至感觉关节深处疼痛,每当上下台阶时,疼痛更加明显.如果踢腿或下蹲,膝关节还可能发出轻微的"咯咯"声响,这说明,您的膝关节的确开始老化了.
患者,男,17岁.左踝关节肿痛2 d,因腰部、臀部疼痛15 d,化验尿常规白细胞(++),于2000年11月8日入院.患者起初腰臀部为间断性隐痛,后逐渐转为持续性酸痛,并出现双侧腹股沟区隐痛,在某院查尿常规:白细胞15~20个/HP,诊断"泌尿系感染".口服左氧氟沙星、罗红霉素治疗3 d,仍感腰臀部疼痛,走路或上下台阶时疼痛加重,2 d前出现左踝关节明显肿痛而转入我院.
63岁的章阿姨年轻时仗着身子硬朗常常不顾及身体,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受寒,后来病情日积月累,患了膝骨性关节炎(中医称“老寒腿”),严重时经常要蹭着挪步,每一步都步履艰难.最难熬的是夏天,全身热的流汗也不敢用电扇、空调,要穿长裤、戴护膝,一旦膝盖受风,章阿姨就难受得整晚难以入睡.俗话说:树枯根先竭,人老腿先衰.人过了40岁,都会感到两腿酸软无力,上下台阶膝盖沙沙作响,还有疼痛的感觉.膝关节、肌肉、韧带的老化,属于退行性改变,这些信号都预示着衰老的到来.膝骨性关节炎的常见人群可以形象地概括为——“胖老太太”,即肥胖者、老年人和女性.
去年8月参加了日本本田公司在北京举办的仿人机器人展示会,一个名叫ASIMO的白色机器人让我难以忘怀.ASIMCO可以轻松地做出走、跑、上下台阶、单腿站立、踢球射门、端盘子送水等高难度动作,而且还可以和观众们机敏互动、对答如流.短短的时间里,现场气氛就被"他"搅热了,掌声和叫好声不断.
编辑同志:近来我的膝关节不明原因的肿痛,几次到医院就诊也未确诊是什么病。请问,哪些原因可引起膝部肿痛?86549部队 陈家禄陈家禄同志:膝部肿痛除急性损伤以外,最为常见的还有:膝关节骨质增生 又称膝关节骨关节炎。表现为膝部持续性钝痛,或在活动时突然剧痛,并伴有膝盖打软欲跌倒的滑落感,在步行上下台阶时疼痛加重;早晨起床或以坐位站起时疼痛加重。X线片可见胫骨棘突尖锐,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刺形成。
关节是人体活动的主要结构,是连接骨骼的"纽带"和"桥梁",而膝关节在全身的关节中体积最大,结构最复杂.它主要是由软骨、滑膜和起连接作用的肌腱、韧带所组成.中年以后,这些组织结构便发生退行性变,不再像青年时期那样坚韧有弹性,加之关节腔的滑液分泌减少,容易因为膝关节内外组织的长期摩擦等原因,发生无菌性炎症而纤维粘连.所以,有些老年人常会感到膝关节发僵,活动不灵活,甚至疼痛,特别是上下台阶时就更加明显.有些老年人在膝关节活动时还会发出"叭叭"的弹响声.这些现象是膝关节过早老化的一种信号.
2004年国家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查结果报道,引起了社会和家长的关注.在调查进行的体质测试中,台阶试验不及格的人数很多,这一项测试要求3分钟上下台阶180次,仅仅相当于中等运动强度,但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不到3分钟就累得中断测试或者虚脱晕倒的情况.同时,体质测试中体重指数超标(体重公斤/身高米平方)的趋势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