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药物,大多数属于非处方药物,市售的感冒药物已经多达百余种.如何选择感冒药,尤其是特殊人群应当如何使用感冒药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
近几个月来,国家发改委的几项药品价格政策的出台很不平静,抗生素降价风波至今尚未平息,7月,药品降价方案在遭受部分药企质疑后也被迫搁浅,而新的非处方药(OTC)定价新方案又受到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及其所属会员企业的反击.又一场要求重新考虑的"上书"行动在医药行业内展开.
目的 探讨儿童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相关类非处方(OTC)药物销售信息及儿童流行性感冒样病例(ILI)就诊量信息综合应用在儿童流感疫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综合监测系统(ISS)收集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湖北潜江80家医疗机构儿童ILI就诊量和11家药店14种儿童流感相关OTC药物销售量(人次),进行累积和模型运算分析拟合度和产生的预警信号,并进行互相关分析.结果 212 d共报告儿童ILI 983例,儿童OTC销售12 819人次.累积和运算拟合度在可接受范围,儿童ILI监测数据产生预警信号31个,3个预警高峰,儿童感冒相关OTC药物销售产生预警信号14个,2个预警高峰,经调查触发信号的病例增加有时间聚集但不具有空间聚集性.双变量互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流感相关OTC药物销售量与当天(lag=0)ILI例数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 =0.497,P<0.05),与延后4 d(lag=4)的ILI例数相关效果最佳(r=0.505,P<0.05).结论 初步证实综合症状监测系统可用于儿童流感疫情监测,存在早期探测到真实疫情暴发的可能性.
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据统计,成人每年患普通感冒平均2~6次,儿童平均6~8次.普通感冒虽然很“普通”,但也可以成为严重的社会与经济负担.据美国的资料显示,30%的误学和40%的误工是由普通感冒引起,每年用于治疗感冒的非处方药物花费近20亿美元,而抗菌药物的使用花费亦高达22.7亿美元.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属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国内外有着上百年临床广泛使用的历史,是不良反应较少的低毒非处方药物,口服后吸收迅速并且可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包括脑组织,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阻止前列腺素(PGs)的合成而产生抗炎解热镇痛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NSAIDs开始被用于抗肿瘤的研究,并发现NSAIDs主要是通过抑制COX-2发挥抗肿瘤作用[1].此次实验观察其能否协同放射增强杀灭离体脑胶质瘤细胞的作用.
自我药疗是指人们选择和使用非处方药物以及家庭医疗器械,药膳等进行疾病的自我治疗,预防和保健.近些年来,自我药疗概念在许多国家已被扩大,不仅包括轻微症状的缓解,也包括解决一些可以自我确定的常见病和健康问题.例如自我药疗可以治愈浅表真菌感染以及某些慢性疾病.
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联合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医药工程设计协会、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协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等单位,于2006年发布的<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面回顾了"十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问题,以及国内外发展的形势,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
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非处方药物广泛用于缓解各种疼痛.在美国有17%的人群每周至少使用1次阿司匹林,其中28%为< 45岁的男性,58%的老年人服用阿司匹林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另有23%和17%的人每周至少使用1次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同时,在美国有> 3 600万人患有听力减退,其中约有1/3为40~49岁人群.听力减退会影响语言交谈能力,导致孤立、沮丧,降低生活质量.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发生率高且程度严重,与ADR有关的死亡患者中,年龄>60岁者约占50%[1]。老年患者 ADR受累器官以胃肠道最为常见,占41.7%,其次是血液和肝胆系统,分别占16.7%和12.5%[1-3]。药物性肝损伤(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 )为严重ADR[1,3]。老年人常因多种基础疾病(如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服用多种药物而增加DILI的发生风险。Marcum等[4]报道年龄>70岁者平均每天服3.7种药物。日本学者报道[5],94.2%老年人每天至少服用1种药物,73.3%的老年人至少服用4种药物,如降压药、降脂药等。另外,老年人超适应证、超说明书及滥用非处方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6])等不合理用药现象较为普遍,也是导致老年人DILI高发的因素。近年来,我国对保健品的宣传存在一些误区,滥用保健品导致中老年人DILI的报道逐渐增加[1,5]。在急性肝损伤患者中,老年人DILI约占36%~46%[7]。
《中国新药实用全集》180.00元《2000中国非处方药物(OTC)走势剖析》100.00元《中国新药杂志》1998年合订本50.00元《中国新药杂志》1999年合订本120.00元《中国新药杂志》2000年合订本120.00元《世界非处方药品集》156.00元《世界手性药物选集》198.00元《中国药品管理指南》166.00元《国外药品商品名辞典》200.00元《国家药物制剂新产品开发指南》(第二辑)500.00元 联系地址:北京市崇文区永外三元西巷甲12号,开户行:工商行北京新街口北展分理处 ,联系单位:《中国新药杂志》编辑部,开户名:《中国新药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10 0077,帐号:144018-31,电话:(010)87274021,(010)67254449-2633,传真:(010)87274 021,联系人:徐桂兰。
"洋药品"本身并不是一个固化的概念,从通常意义上来讲,系指经过严格的报关程序而引入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的原装进口药品.据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协长白慧良介绍,目前进品药品与合资药品共同占据了中国零售药品市场近1/3的份额,其中又以新特药品所占比例为重,由此足见其在中国市场的卓越表现以及中国市场对于洋药品的巨大需求.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广泛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它通过抑制合成前列腺素(PG)所需要的环氧酶(COX)而起到调节体温和镇痛的作用,是全世界消耗量最大的非处方药物之一.但该药在很多药店的经营过程中都存在滥用和过量使用的现象,它引发的不良反应有:
近日,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与全国药学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评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自我药疗传播中心承办的"全国药学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药学咨询师(师资)培训班开学典礼"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隆重举行.药学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不日起将在全国展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商务部出台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提出转变医药经济增长方式议题.2011年,是仁和药业集团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开端之年,其将工作重心转至"科技创新".一呼一应.承接了十年积淀的仁和集团能否在"十二五"的时代背景下演绎新一轮的"强者愈强"的传奇,令行业充满了期许.由是,在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主办、仁和集团承办的"中国国际OTC产业创新与发展峰会.2011博鳌论坛"上,仁和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文龙也成为各方媒体竞相追逐的焦点.
有19%的参与者认为非处方药物(OTC)是"无不良反应的药",这是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近日所公布的全民用药安全调查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对于非处方药物的片面认识,直接导致百姓盲目服用非处方药物,这已成为全民用药安全中的重要问题.百姓的用药安全今天已成为世界性问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主任药师王功立先生在发布会上表示:"某些情况下,用药不安全的危害超过了疾病本身.
时间:2004年1月9日地点:北京钓鱼台大酒店事件:"金象大药房第218家店开业暨向社会推介金象健康服务标准店"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金象的一位副总主持,而主席台上,除了金象的管理高层,包括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连锁药店分会会长王锦霞、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秘书长王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武瑞玲等"娘家人"以及北京市药监局副局长等上级部门的领导也赫然在坐,足显金象对此次新闻发布会的重视.
5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药店》主办、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协办、扬子江药业集团承办的以“药店下一站—一寻找未来盈利模式”为主题的“2015年全国百强连锁高峰论坛”在美丽的“东方之珠”——上海成功举办.国家相关部委官员、行业协会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家主流连锁药店的行业精英和扬子江药业的高层管理者围绕未来零售连锁药店的互联网思维、专业化服务、差异化模式及创新性战略等热点话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为期两天的会议于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举行,初夏微热,娓娓而谈,共享高峰盛宴.
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慧良关于《对医药零售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思考》的精彩演讲拉开了中国药店商学院济南峰会暨山东鲁和医药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大会的序幕.9月27~29日,为期三天的盛会为与会者献上了内涵丰富的知识盛宴,为在政策沿革下彷徨不前的连锁企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国家药监局新闻办的协助下,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日前主持了关于在我国实施行业自律性规范--<优良药房工作规范>(GPP)的新闻发布会,这一规范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华北制药等十余家单位发起倡导.
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医疗保健定点药店政策的实施以及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药品的销售和管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增强了自我药疗和自我保健的意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药店购买非处方药品,可以说现代药店店员在人民群众的自我药疗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此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对零售药店的整体水平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药店店员的业务素质提高迫在眉睫.中美史克天津制药有限公司作为中国非处方药物的领导企业,也跟我们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经过多方面的酝酿,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美史克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和专业培训公司倡导的"药店店员资质考试"(GPC考试)即"阳光教育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阳光教育计划是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CNMA)与中美史克公司(TSK&F)共同策划、旨在帮助药店店员提高业务素质的培训项目.培训教材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介绍肠胃病学、皮肤病学、抗寄生虫药及其它常见疾病;第二模块,介绍咳嗽、感冒、流感、疼痛、维生素缺乏等病症;第三模块,介绍相关法规及行业规范,柜台销售技巧,陈列理货及药店基本管理知识.每个模块的学习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步,远程学习.参与者收到邮寄给他们的培训资料后,进行为期四周的自学.
2004年6月18日至10月15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举办了"迎接世界自我药疗大会,推进全民用药安全--中美史克杯用药知识竞赛",在对店员们进行了大量业务培训之后,近2万家药店的约8万名店员参加了竞赛.据悉,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自我药疗和安全用药的培训、考试,在我国尚属首次.
自我药疗的意义和目的自我保健是指人们为了自身的健康利益而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保护、自我处理或辅助医药工作者诊疗的一类保健方式.自我保健包含自我药疗.根据"国际自我药疗工业协会"的定义,自我药疗是在没有医生或其他医务工作者指导的情况下使用非处方药物,用以缓解轻度的、短期的症状及不适,或者用以治疗轻微的疾病.自我药疗包含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而自我药疗是自我治疗的主要手段,故成为自我保健的重要方式.
不当地使用非处方药,可能引起药源性疾病或直接影响药效.加快普及正确使用非处方药物的知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是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当务之急.
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非处方药顾问委员会于2000年11月6日提议FDA将苯丙醇胺(PPA)重新列入"非安全类药物"之中.这个提议将影响含有苯丙醇胺(PPA)的一大批非处方药物.为保证人民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0年11月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暂停使用和销售所有含有PPA的药品制剂,同时暂停国内含有PPA的新药、仿制药、进口药的审批工作.含苯丙醇胺的药物被暂停使用,这标志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逐步提高,走上法制完善的过程.
本刊讯日前,北京医药行业协会换届大会召开.大会选举出以冯国安为会长的第四届理事会领导机构,这标志着该协会又一次完成新老更替,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领导王颖光,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卢爱丽,北京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屠志涛,中国执业药师协会会长张文周,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白慧良,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冯国安,北京市科委原纪检组长吴玉敏,北京市药监局原副巡视员李金相出席大会.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陈济生主持大会.
医疗新技术和新药的不断增加,给人们防病治病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与此同时,药物的不良反应(ADR)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也时有发生。我国非处方药物(OTC)的出台,医疗制度的深化改革,使广大人民群众就医、看病、购药的途径增多了。
《首都医药》杂志第三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998年10月在北京国际饭店隆重召开.本刊顾问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国医学基金会副会长齐谋甲,卫生部原卫生防疫司司长王健,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张鹤镛,北京市卫生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本刊名誉主编史炳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秘书长、本刊编委胡圣榆,国家药典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副秘书长、本刊副主编周福成,北京市卫生局药政处处长、本刊副主编赵林同志以及翁心植、赵铠、甄永苏等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刊编委),北京市政协常委宋来凤,委员周富荣(本刊编委)和本刊第二届编委会的其他成员参加了会议.本刊主编凌大奎同志代表第二届编委会做了工作报告,并向三年来为<首都医药>杂志呕心沥血做出巨大贡献的第二届全体编委表示衷心的感谢.北京市卫生局药政处处长赵林同志代表本刊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讲话,他说自<首都医药>创刊以来,特别是近二年来,<首都医药>在配合北京市卫生工作、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宣传促进医药技术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表示,北京市卫生局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首都医药>杂志,争取早日把<首都医药>办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权威杂志.与会编委就<首都医药>杂志1999~2001年发展计划展开了热烈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甄永苏代表院士编委发言,他表示,我们几位虽然是院士,也分别是几个权威杂志的负责人,但我们觉得<首都医药>很有希望.我们绝不是挂个名,一定会与其他编委一样,共同为办好<首都医药>而努力.
为了正确对待、合理使用非处方药物,对用药中出现的误解现象有必要加以讨论,现列举几种常见误解现象,以供患者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