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的专家门诊时间.8点一上班就开始一个接一个的接诊由两个焦虑家长领着一个孩子的就诊群.他们来看的病症几乎都是睡觉时打呼噜,张嘴喘气.一天下来接诊的75位患者中有26位是打鼾的患儿,从3岁的幼儿到13岁的少年.整整一天,我在不停地回答着家长的问题,耐心地解释着打鼾的危害性和治疗的必要性.一天的门诊下来,我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打鼾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这种误解很容易导致的情况就是延迟治疗.睡眠是人的本能,假如孩子因为睡眠而影响了人生,那才真是叫做输在了起跑线上.
前段时间去上海了,主要是想到仁济医院看病,因为据说该医院在治疗免疫疾病方面很权威.事先,妈妈已经为我电话预约了一个专家门诊,电话费20元.周一6:30,从哥哥家出发,打的15分钟来到上海仁济东院.门已巳排了很长的队伍,大厅里的休息椅坐满了人.在导医台,我们拿到了预约号,开始排队,一直到8:30,终于挂了号,已经是14号.直奔三楼的专家门诊室,在那里等到10:30,终于与医生见面.
2011年9月上旬一个周二的上午,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董光龙教授的专家门诊来了一个特殊的病人,这是一个身高168cm,体重却达到了155公斤的20岁的年轻女孩.病人由父母带着,低着头,步履缓慢的挪进了诊室.通过女孩及其父亲的叙述,董教授了解了病情.
某日,我出专家门诊,一位中年男子挂号向我咨询,他说:"我老爸今年85岁,近2~3个月来进食发噎(指吞咽困难),只能吃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我们让他到医院看病,他不肯,并说知道自己得的是噎食(指食管癌),是不治之症,治疗只能开刀,这么大年纪了,不愿再挨一刀了,就等死吧.
某日,我在老年病专家门诊值班.一位7旬左右的老人在亲人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进了诊室.坐下后他说:"不知何故,走路时我常会突然感到小腿无力、酸胀,行走困难.大夫,我这是啥病?"我问:"这种现象有多长时间了?"老人答:"有四五年了,开始时不常发生,近一年来经常发生,几乎不敢一个人出门了."
阳春三月的一天上午,年逾古稀的潘奶奶在儿女的陪同下来到脑科医院.她告诉医生,最近自己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急躁,时常发"无名火",遇到一点不顺心的小事就大发雷霆,和过去相比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对于自己性格的变化潘奶奶是清楚的,但她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情感.接诊的年轻医生按精神病治疗,不见效.无奈,潘奶奶又去看专家门诊.满头银丝的老主任详细询问了病史,又作了相关的化验检查,认为潘奶奶患的是"动脉硬化性精神病",经治疗后,潘奶奶的病情明显好转.
进入3月,气温一天天变暖.刚在医院专家门诊忙了一上午的老K饥肠辘辘,回家的路上正遇个包子摊."刚出笼的热包子,一咬一嘴油!"掌柜的吆喝声吸引了老K的注意力,心想先买2个垫垫底,反正老伴也做不出让人惊喜的菜肴.于是,老K心想事成,2元钱换来2个包子,还用薄塑料袋裹着,顶卫生的!
刘大妈今年50岁,自从单位"内退"后一直在家操持家务、带小孙子,整天忙个不停.最近她的右手拇指经常疼痛,每天早晨起来觉得很僵硬,活动一会儿才慢慢灵活起来,弯曲时还会发出"咔、咔"的响声.为此她大小医院跑了好几家,服止痛药、贴伤湿膏,均无效果.无奈,她只得去看专家门诊.满头银丝的老主任检查后发现她的拇指掌指关节处有明显压痛,并能触及到犹如豌豆大小的结节,认为她患了"腱鞘炎",建议她打"封闭针".
本研究根据<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1]中医辨证标准,对2004年5月至2005年1月我院中西医专家门诊接诊的高血压病患者65例(其中肝阳上亢型34例,非肝阳上亢型31例)采用依那普利治疗,结果对肝阳上亢型疗效优于非肝阳上亢型,现报告如下.
张先生老感觉后背疼,没精神没力气,他去医院骨科检查肩背部,也没啥结果,只能弄些膏药对付,但背疼还在.就这样反复就医,后挂了个专家门诊,发现后背疼竟是胆囊炎作怪.肩背疼痛,很多人首先考虑是不是骨头或肌肉出了问题.不过,倘若是右肩背痛,有可能无关骨头、肌肉,而是胆囊炎作怪.
吴先生心脏曾出过状况,这几年来,他小心翼翼,“心绞痛”一旦发作,就服用硝酸甘油.但症状并无缓解,反而逐渐加重,有时半夜胸痛剧烈,需要上医院看急诊.一次,他到医院看了专家门诊,经专家仔细检查询问后,最终发现胸痛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
糖友求孕,减重是前提前不久在专家门诊中遇到一位非常励志的女性糖友,患者的求孕意象非常强烈,但她同时存在2型糖尿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单纯性肥胖症(体重100kg、BMI 35kg/m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不孕症.患者的一侧输卯管因宫外孕已被切除,另一侧输卵管堵塞,因此虽然多次在其他医院尝试管婴儿治疗,但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有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一半的女性、30%的男性会发生骨质疏松,年龄越大患病风险越高.患了骨质疏松,是应该喝骨头汤、吃钙片,还是去医院治疗?如果想要规范治疗,应该前往哪些医院和哪个科室诊治更加专业?为方便患者按图索骥、规范治疗,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办、默沙东(中国)支持的“全国骨质疏松诊疗中心地图”,日前在上海正式发布.本期“专家门诊”邀请我国骨质疏松症防治领域“大咖”: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主委夏维波教授,以及候任主委章振林教授,带您详细解读这张骨质疏松诊疗地图.
电子自动叫号分诊是目前在医院门诊较普遍的分诊方式,它既省力、省时、又方便,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士的负担,尤其在老专家(儿科)门诊很适用.笔者将2009年至2011年这三年来在临床工作中所从事的分诊工作进行回顾总结,谈谈点滴收获与体会.1 老专家门诊(儿科)分诊的特点1.1 小儿的特点.就诊患者均为小儿,其特点:年纪小,体质较弱,抗病能力差,每个年轻家庭只有一根独苗,其祖辈与父母均将其视为掌上明珠,百般呵护,一旦生病,为人父母们好似热锅上的蚂蚁,加之小儿身体不适易哭闹,因而争先恐后地抢争先看,争取尽快用上药物,以缓解症状,达到最快速的治疗.
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医疗市场已进入了一个细分化的时代,从专家门诊到特需服务,从妇科到女子医院,从简单体检到体检中心,变化的不仅仅是名称,更反映了市场的需要和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细分趋势日益深入的市场状态.这一需求已经超出了简单的生理层面,而包括了更多的社会心理的复杂因素.
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意见>,文件明确要求三级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1].但预约诊疗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应用PDCA方法,对影响网络预约成功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专家门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专家门诊存在资源紧缺情况近来,一批被称为"挂号黄牛"的人活跃在一些门诊量大的医院特别是三级医院.他们游走在医院与病人之间,紧抓医院专家门诊人满为患的"商机",牟取不菲的利润.虽然专家号相对比较贵,一些专家号甚至已达数百元,但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及对健康重视度的不断增强,许多病人不但初诊时选择挂专家号,每次复诊仍选择挂专家号.部分病人由于医疗知识缺乏,选择专家门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同时,由于医院内专家人数有限,部分专家出诊前还要处理病房的医疗工作而延迟出诊,结果专家分配给每个病人的单位时间就很少.各种因素造成了当前专家门诊供不应求的状况,也由此让"挂号黄牛"有了生存的土壤,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看病难"问题更为突出.
资料:林某,女,26岁,婚后两次妊娠均于孕70余天不明原因自然流产.询问病史,本人及丈夫从事教育工作,否认接触有害物质及遗传病家族史,否认近亲结婚.外院检查:抗心磷酯抗体、抗精子抗体、生殖道感染、TORCH检测均阴性,性激素测定、生殖器官发育和夫妻双方血型、染色体,以及男方精液分析等检查均为正常.于2002年6月转入本站不孕症专家门诊诊治,发现染色体核型为46,XX,ins(15;13)(15pter→15q21::13q32→13q22::15q21→15qter;13qter→13q22::13q32→13qter).该核型经湖南医科大学细胞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鉴定,为世界首报.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与管理手段,提高眼科管理水平及护理质量,促进眼科患者尽快康复出院.方法 通过更新服务理念、重视护理质量管理、制定护理工作安排、提倡3C原则、主动提供信息、疏导分流、安全管理、沟通协调等措施对眼科专家门诊候诊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 有效缩短患者候诊时间,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满意度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对工作的热忱之心.结论 加强对眼科专家门诊的护理干预与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候诊时间,提高健康教育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
"凡脸蛋像本中心医务工作者,看病可享受3~9折,凡脸蛋像歌星、影星、球星等名人的也可以打折."据报载,近日,位于南京解放路的一专家门诊玩起了"长得像名医,瞧病可打折"的噱头,这家诊所的医务人员向围观市民解释,只要长得像,医疗费、药费之类都可以给予不同折扣.
看到报纸上关于两家医院陷入超负荷运转状态的报道,再眺望窗外门诊楼前那蜿蜒了好几百米的排队挂号队伍,A医院院长王潇不禁长叹了口气.A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医院,日均门诊量3000余人次,每日医院的门诊楼前都会挤满患者,而这也给医院专家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医院泌尿科主任医师曹方就曾抱怨,他每周看一次普通专家门诊,正常情况下一个七午应该接诊20人,但往往加号到40人,上午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几个从医的同学朋友小聚。耳鼻喉科医生赵剑聊起自己的一段遭遇:一天上午,赵剑在专家门诊连续看了40多位患者。接诊最后一位外地口音的患者时早已过了正常下班时间,他询问了一下病情,开出单子让患者下午上班后先去做几项检查。患者却要求他当场说明病情、给出诊断。因为急着上厕所,赵剑告诉患者诊断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时声调有些高,患者立马就翻了脸,揪住他的衣襟推搡起来。赵剑要求对方先让自己上厕所,但患者不同意,认为是在找借口“开溜”,情绪越发激动,嘴里骂骂咧咧,手上也不闲着,当胸给了赵剑一拳。无奈之下赵剑只好“求饶”,让患者“押”着自己先去解决“内急”,然后用了20多分钟说明病情,又一一解答了患者的疑问,最后连午饭时间也错过了。
作为医生,王建安为致力于推动浙江省乃至全国心血管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他在省内最早全面开展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诊治工作;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只看普通专家门诊,坚持用最规范的诊疗方案造福于广大病患,同时开设网络诊室和热线电话,方便患者就医;他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绿色通道",推行"一日冠脉造影";他在国内最早开展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衰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干细胞的缺氧预处理技术,显著提高了干细胞移植疗效;他在国际上首先发现钾离子通道对干细胞凋亡的调控新机制.
网友夜班医生:夜班医生,是直面世间百态最多的人,急救、重症、酒鬼、医闹……每次电话响起,都是战斗.长期熬夜也在侵蚀医生自己的健康,打乱医生个人的家庭生活.向夜班医护们,道声珍重,顺祝健康!网友吕范永医生:今天下夜班,又来值半天的专家门诊.还是昨天下午2:30就到医院了,得参加昨天的教学工作会议.这一天,得上班20来个小时.身体还行,习惯了,就像拳击运动员,天天挨打,抗击打能力就强,天天加班,也就感觉不出有多累.外人看来,这样干是不是有点傻.
目的 探讨专家门诊医患双方需求特征,完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问卷式调查门诊专家和患者,分析其特征.结果 专家出诊时间平均3.7小时,每次出诊诊治患者平均24.8个,平均加号5.4个,患者平均等待时间2.2小时,患者满意率78.3%.结论 积极的护理干预可部分缓解专家门诊资源紧张.
专家门诊在各医院开设已十多年,为了解专家门诊的现况、需求,进一步做好专家门诊的管理,我们对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10所医院进行了专家门诊问卷调查,从而得到了启示和思考,为更好地做好专家门诊各方面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宇都大学第一医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全国著名的部属大型教学综合性医院,全院共有50多个病区,1400张病床,设有30个临床科室和16个医疗技术科室,拥有代表当代医学水平的高、精、尖设备6000多台(件).日均门急诊量4000人次,年收治病人2.3万余人次,年手术万余例.医院开设100多个特需门诊、400多个专家门诊及100多个专业门诊.设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8个博士点,24个硕士点,1个临床博士后流动站;设有6个研究所,10个研究中心,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4个研究室、5个实验室、6个科研辅助科室,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12个专业.医院拥有一大批医学专家和优势学科,一些疾病的防治与研究居国内前列或为国际先进水平.
专家门诊是医院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医疗服务措施和形式而开展的一种门诊特需服务,它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不同层次医疗保健的需求及体现专家的价值为目的.它以独特的医疗服务功能正在被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为此,做好专家门诊的管理工作,是医院在新时期适应医疗机构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是贯彻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群众观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根据目前大型综合医院专家门诊供需现状,探讨了专家门诊管理现存的问题.对专家门诊进行分类管理、资源管理和途径管理.合理利用专家资源,发挥各学科优势,满足广大患者就医需求,使医疗活动更加有序、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