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烟肼】相关文献(1479)
  • 肺结核病人尤须防肺癌

    《大众健康》 2002年5期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太,因咳嗽、盗汗、咯血而去某医院就诊,该院大夫给她拍了胸片,诊断为"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治疗半年,不仅未见好转,而且出现顽固性胸痛,咳嗽频繁,痰中带血明显增加,进行性呼吸困难,右侧胸腔积液,遂来我院治疗.经胸片、CT检查发现右上肺结核,右上叶前段肺不张,肺门阴影增大,右侧胸腔积液.支气管纤维镜检查提示:右支气管肿块,病理报告为腺癌.遂诊断为肺结核合并肺癌.虽然病人最终得到了确诊,但此时已错失手术治疗的良机,留给她的时间已屈指可数.

    肺结核病人 胸腔积液 肺结核合并肺癌 手术治疗 支气管 肺门阴影增大 诊断 乙胺丁醇 医院就诊 三联治疗 咳嗽 检查 呼吸困难 病理报告 异烟肼 纤维镜 顽固性 利福平 肺不张 肿块
  •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64例诊治分析

    《山西医药杂志》 CSTPCD CA 2009年10期

    目前结核病治疗是采用以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吡嗪酰胺(PZA,Z)、乙胺丁醇(EMB,E)等联合应用为主的方案,这些药均具有肝脏毒性,长时间联合应用更加大了肝毒性,以至有少数患者因肝损害而不能顺利进行治疗,甚至有引起暴发性肝衰竭死亡的病例.

    抗结核 药物致 肝损害 联合应用 结核病治疗 乙胺丁醇 衰竭死亡 肝脏毒性 吡嗪酰胺 异烟肼 利福平 肝毒性 暴发性 时间 患者 方案 病例 RFP INH EMB
  •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64例诊治分析

    《山西医药杂志》 CSTPCD CA 2009年19期

    目前结核病治疗是采用以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吡嗪酰胺(PZA,Z)、乙胺丁醇(EMB,E)等联合应用为主的方案,这些药均具有肝脏毒性,长时间联合应用更加大了肝毒性,以至有少数患者因肝损害而不能顺利进行治疗,甚至有引起暴发性肝衰竭死亡的病例.

    抗结核 药物致 肝损害 联合应用 结核病治疗 乙胺丁醇 衰竭死亡 肝脏毒性 吡嗪酰胺 异烟肼 利福平 肝毒性 暴发性 患者 病例
  • 双环醇片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192例临床分析

    《山西医药杂志》 CSTPCD CA 2014年7期

    双环醇片(商品名百赛诺)是一种有效的肝功能改善剂和肝脏解毒剂,为观察其对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作用,我们将2006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结核科住院及门诊的结核患者因使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或利福喷丁、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丙硫异烟胺)而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192例做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双环醇片 治疗 抗结核药物 药物所致 药物性肝损害 异烟肼 对氨基水杨酸 左氧氟沙星 现报告如下 丙硫异烟胺 乙胺丁醇 临床观察 利福喷丁 吡嗪酰胺 商品名 利福平 解毒剂 结核科 肝功能 改善剂
  • 百合固金汤联合西药治疗复治肺结核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百合固金汤联合西药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2HBZES/6HBE方案行抗结核治疗,H为异烟肼0.3g/次,1次/d;B为利福布汀600mg/次,1次/d;Z为吡嗪酰胺0.5g/次,3次/d,口服;E为盐酸乙胺丁醇0.5g/次,1次/d,口服;S为链霉素0.75g/次,1次/d,肌注.治疗组30例百合固金汤(百合12g,生地黄、熟地黄各20g,玄参、麦冬、黄精、贝母、桔梗各10g,太子参24g,五味子6g,沙参、丹参、当归各15g,白芍12g,甘草6g).6剂/周,800mL水煎至300mL,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X线片、细菌、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X线片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合固金汤联合西药治疗复治肺结核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复治肺结核 百合固金汤 异烟肼 利福布汀 吡嗪酰胺 盐酸乙胺丁醇 链霉素 X线 细菌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 辨证分型治疗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4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病志号抽签/就诊顺序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2例,结核性创面:异烟肼,0.3g/次,1次/d;利福平,0.45~0.6g/次,1次/d;克罗恩病:强的松,0.5g/次,3次/d;甲硝唑,0.2g/次,1次/d;大肠埃希菌感染:硫酸妥布霉素,成人:1~1.7mg/kg·次;每隔8h静滴,定期换药.治疗组32例湿热下注-芩连平胃散(陈皮、黄芩、厚朴、苍术各10g,黄连、甘草3g;湿重加茯芩皮、薏苡仁各30g;肝胆热加龙胆草、黑山栀10g);气血亏虚-十全大补汤(白芍、党参、当归、黄芪、熟地、白术、川芎、茯苓各10g,甘草、肉桂5g);气滞血瘀-复元活血汤(桃仁、瓜蒌根、大黄、当归各10g,柴胡酷15g,甘草、山甲地、红花各6g);龟版散100g,外敷;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创口愈合、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0例,有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1.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辨证分型治疗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 辨证分型 湿热下注 芩连平胃散 气血亏虚 十全大补汤 气滞血瘀 复元活血汤 结核性创面 异烟肼 利福平 克罗恩病 强的松 甲硝唑 大肠埃希菌感染 妥布霉素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 一贯煎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效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一贯煎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效性.[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8例住院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抗结核,异烟肼0.3g/次,1次/d;利福平0.45g/次,1次/d;吡嗪酰胺0.5g/次,2次/d;乙胺丁醇0.75g/次,1次/d.对照组60例还原型谷胱甘肽1.2g/d.治疗组58例一贯煎(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甘杞子、香附、郁金),1剂/d,水煎200mL,早晚温服;大便秘结加栝蒌仁10g;腹胀,乏力加枳壳、陈皮各10g;食欲下降,恶心加茯苓、砂仁各10g.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33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36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83%.临床疗效两组无显著差异(P> 0.05).两组肝功能均有改善(P<0.05),TBIL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ALT、AST改善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贯煎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疗效显著,成本低廉,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具有等效性,值得推广.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一贯煎 还原型谷胱甘肽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乙胺丁醇 谷草转氨酶(AST)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总胆红素(TBIL) 中医药治疗 等效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 异烟肼的应用与不良反应

    《黑龙江医药》 CA 2001年6期

    异烟肼系临床广泛应用于抗结核病的理想药物,杀菌力强,价廉毒性低.笔者在长期的抗痨工作中,体会到长期服用其易致周围神经炎,肝损害和诱发精神病较多见;同时也发现7例少见的不良反应,现介绍如下:

    异烟肼 应用 周围神经炎 抗结核病 不良反应 杀菌力 精神病 肝损害 毒性低 药物 临床 理想 抗痨
  • 利福平致重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黑龙江医药》 CA 2002年1期

    患者女52岁,既往有结核病史10年(病情已稳定),无紫癜病史,半月前自觉乏力,夜间盗汗,食欲不振,及咳嗽,自服利福平0.6qd异烟肼0.4qd,服药10天左右渐发现全身皮肤多处紫红色斑点及持续阴道流血,于2000年9月7日来本院就诊。……

    利福平 重症 阴道流血 夜间盗汗 食欲不振 紫红色 异烟肼 结核病 紫癜 皮肤 咳嗽 患者 服药 斑点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烟肼固体制剂血药浓度

    《黑龙江医药》 1996年2期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异烟肼栓剂、片剂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用C18柱,以20%甲醇-水(含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流动相在254nm测定,用外标法定量.异烟肼在2-2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最低检出量为0.2μg/ml.

    异烟肼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 异烟肼对大鼠肝组织bax、bcl-2表达的影响

    《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6年3期

    异烟肼(Isoniazid,TNH)是抗结核治疗的一线药物,其在肝内进行生物转化过程中产生的肼具有明显的肝毒性,甚至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研究异烟肼应用时间与其毒性的关系,并探讨其毒性,对提高认识,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动态观察了异烟肼对大鼠血清的丙氨酸转氨酶(ALT)、肝组织病理变化及肝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异烟肼 肝损伤 ALT 组织病理 基因bax bcl-2
  • 三硫二丙烯调节免疫因子保护异烟肼和利福平联合引起的小鼠肝损伤

    《毒理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6年2期

    目的 探讨三硫二丙烯(Diallyltrisulfide,DATS)对异烟肼(Isonicotinic acid hydrazide,INH)和利福平(Rifampicin,RFP)联合用药所导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效果评价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96只雄性昆明小鼠完全随机分空白对照组、DATS对照组、INH+ RFP处理组和DATS低、中、高剂量联合处理组,每组16只.DATS低、中、高联合处理组及DATS对照组分别给予10、20、40和40 mg/kg的DATS,空白对照组和INH+ RFP处理组给予等体积的玉米油;2h后给予INH+ RFP处理组及DATS低、中、高联合处理组INH(150 mg/kg)和RFP(100 mg/kg),空白对照组和DATS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1d后处死,测定小鼠肝脏重量及肝/体比值、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水平;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和肝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INH+ RFP处理组出现了明显的体重下降(P<0.01);肝/体比值升高(P <0.01);ALT、AST、T-BIL和ALT/GGT水平升高(PALT、T-BIL、GGT<0.01,PAST <0.05);肝脏病理切片显示,INH+ RFP处理组肝内细胞排列不规则,出现大量的空泡及细胞坏死,肝细胞核变大深染,DATS组明显减少;肝组织匀浆中模型组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1),IL-1-β水平降低(P<0.01);DATS低、中、高浓度联合处理组各指标出现明显好转,且DATS高剂量联合处理组保护效果最好,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别.保护作用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三硫二丙烯能抑制异烟肼和利福平所致的小鼠肝损伤,其机制与调节肝组织内免疫因子的分泌有关.

    三硫二丙烯 异烟肼 利福平 肝保护作用 TNF-α
  • 大蒜油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联合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毒理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3年4期

    目的 探讨大蒜油对利福平(rifampicin,RIF)和异烟肼(isoniazid,INH)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大蒜油低、中、高剂量处理组、RIF+ INH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大蒜油低、中、高处理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大蒜油20、40和80 mg/k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玉米油;2h后RIF+ INH模型组和大蒜油各处理组均给予RIF(75 mg/kg) +INH(75 mg/k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5%淀粉溶液,所有处理每天1次,连续灌胃28 d.观察大鼠体重变化,28 d后测定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s,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s,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含量、肝重及肝脏系数,同时对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IF+ INH模型组体重无统计学意义,肝重和肝脏系数明显增大(P<0.01),血清中ALT、AST及TB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RIF+ INH模型组比较,大蒜油低、中和高剂量处理组大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重分别减小3.79%、3.84%和7.73% (P <0.05),脏系数分别减小0.32%、3.25%和3.57% (P <0.05),血清中ALT、AST及TB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肝脏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细胞浊肿、气球样变,大蒜油处理组没有明显的病理结构改变.结论 大蒜油可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联合诱导的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大蒜油 利福平 异烟肼 肝损伤
  • JNK信号通路在异烟肼诱导L-0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槲皮素干预作用

    《毒理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5年4期

    目的 探讨JNK信号通路在INH诱导L-0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槲皮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建立INH肝细胞L-02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未处理对照组、INH模型组、槲皮素低剂量及高剂量组.应用MTT法检测L-02细胞存活率,利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评价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cl-2、Bax、Caspase 3、Caspase 9和JNK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未处理对照组相比,INH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Bax、Caspase 3、Caspase 9和p-JNK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槲皮素能明显增加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了细胞的凋亡率,槲皮素高剂量组细胞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而Bax、Caspase 3、Caspase 9和p-JNK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JNK信号通路在INH诱导L-02细胞凋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槲皮素对INH诱导L-02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JNK信号通路有关.

    异烟肼 槲皮素 L-02细胞 JNK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 异烟肼致小鼠肝脏损伤和对Nrf2及GSTA1 mRNA表达的影响

    《毒理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4年5期

    目的 研究在异烟肼(INH)致小鼠肝脏损伤进程中,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A1(GSTA1) mRNA的表达情况,为INH致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6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8组,实验组分别为INH 90 mg/kg·d灌胃1d、3d、5d、7d、2周、3周和4周组;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及GSTs活力;应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Nrf2、GSTA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用药2周后,血清ALT含量升高(P <0.001);用药5d后可见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用药5d、7d、2周和3周后肝组织中GS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7d、2周和4周组肝组织中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 =0.002);5和7d组GSTs活力降低(P =0.005),随后又上升至正常水平;4周时,Nrf2 mRNA表达比值增加至6.24倍(P=0.014);用药2、3和4周组GSTA1 mRNA表达上调(P <0.001);GSTA1和Nrf2 mRNA的表达有相关性(r=0.861,P=0.006).结论 在INH导致的肝损伤发生过程中,Nrf2及GSTA1基因表达上调,调节机体的Ⅱ相药物代谢能力,抵御药物毒性作用,提示及时激活Nrf2通路上调其下游靶基因可能会预防肝损伤的发生.

    核因子相关因子2 谷胱甘肽-S转移酶 Ⅱ相药物代谢 异烟肼 肝损伤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在异烟肼致大鼠肝损伤中的作用

    《毒理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6年3期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作用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2,HDAC2)参与到异烟肼致大鼠肝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56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实验组48只和对照组8只,实验组予以异烟肼55 mg/kg·bw连续灌胃3、7、10、14、21和28 d,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灌胃.心脏取血检测ALT、AST变化,肝脏组织检测HDAC2、SOD、MDA、IL-8和TNF-α表达水平.结果 连续给药后大鼠血清ALT、AST明显高于对照(F=27.02,F=8.37,均P<0.01);肝组织中总SOD活力呈下降趋势(F=11.15,P<0.01),在28d最低;MDA含量在14d后处于高水平状态(F=7.42,P<0.01);HDAC2蛋白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8.34,P<0.01);IL-8、TNF-α总体上调,趋势基本一致(F=40.23,F=41.562,均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DAC2与IL-8、TNF-α、MDA呈正相关(r=0.74;r =0.75;r =0.700,均P<0.01),与SOD呈负相关(r=-0.53,P<0.01).结论 异烟肼引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导致HDAC2上调,提示HDAC2可能参与异烟肼致大鼠肝损伤过程中,但作用程度还需进一步证明.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 异烟肼 肝损伤
  • 异烟肼、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异烟肼、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TB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常规抗结核治疗+异烟肼、地塞米松联合尿激酶鞘内注射)和对照组(常规抗结核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体温恢复时间、头痛及颈项强直缓解时间及脑脊液压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脊液细胞计数、蛋白质、糖及氯化物水平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TBM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异烟肼、地塞米松、尿激酶鞘内注射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可缓解临床症状并促进脑脊液生化指标水平恢复.

    异烟肼 地塞米松 尿激酶 结核性脑膜炎
  •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异烟肼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的效果

    目的研究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异烟肼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用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异烟肼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胸膜厚度降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和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治疗中联合胸腔内注射尿激酶、异烟肼与地塞米松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结核性胸膜炎 尿激酶 异烟肼 地塞米松
  • DNA微阵列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及耐药基因的研究

    目的:通过我市848例临床疑似及确诊病人标本的DNA微阵列法检测,了解我市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采用加入0.5%N-乙酰-L-半胱氨酸优选液化和延长液化时间的方法,对实验进行优化.结果:848份标本中共检出结核分枝杆菌571例(67.33%),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率为20.02%,MDR-TB占结核分枝杆菌的10.68%.结论:我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DNA微阵列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基因能快速高效的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对实验的优化能提高耐药基因检出率.

    结核分枝杆菌 异烟肼 利福平 基因芯片
  • 主要抗结核药物肝脏毒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06年3期

    目的探讨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肝药酶活性改变与抗结核药物肝毒性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7组:INH(isoniazid,H)组、RFP(rifampicin,R)组、PZA(pyrazinamide,Z)组、HR组、RZ组、HRZ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灌药10 d后处死大鼠,取肝脏切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制备肝匀浆测定MDA(Maleic Dialdehyde)、SOD(Superoxide Dismutase)、GSH(reduced glutathione)和P450含量.结果各实验组MDA和P450均有不同程度升高,SOD和GSH有不同程度降低,肝脏病理变化与脂质过氧化反应、肝药酶有相关性.结论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均可引起大鼠的脂质过氧化指标的改变及肝脏细胞的病理损害,多种药物联用比单用改变明显;抗结核药物肝脏毒性与脂质过氧化反应程度关系密切,吡嗪酰胺组比其他单用药组肝脏毒性大.利福平有明显肝药酶诱导活性.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肝损伤 脂质过氧化 细胞色素P450 肝药酶
  • 结核病患者N-乙酰基转移酶2基因型与异烟肼血药浓度关系的研究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3年3期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型与异烟肼(INH)血药浓度的关联性,为临床根据NAT2基因分型指导合理INH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121例住院结核病患者NAT2基因型分布进行检测,同时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仪(LC/MS-MS)检测结核病患者服药2h后血浆INH浓度.所获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组间差异,进而采用Tamhane's T2法进行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21例结核病患者NAT2基因型中快速乙酰化型(RA,野生型)有55例,INH血药浓度为(1.86±1.28) μg/ml;慢乙酰化型(SA,纯合突变型)有17例,INH血药浓度为(5.86±2.10)μg/ml;中间乙酰化型(IA,杂合突变型)有49例,INH血药浓度(3.49±2.60)μg/ml.住院结核病患者整体INH血药浓度均值为(3.08±2.42)μg/ml.三型INH血药浓度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A与IA,P=0.001;RA与SA,P=0.002;IA与SA,P=0.000).结论 不同NAT2基因型人群对INH的代谢能力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NAT2基因型分析对结核病患者INH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结核 芳基胺N-乙酰转移酶 异烟肼 基因型 血药浓度
  • 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缓释材料制备与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3年5期

    目的 制备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缓释材料,分析材料体内外性能.方法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溶解于适量1,4-二氧六环中,将β磷酸三钙、异烟肼二种粉末直接混入PLGA溶液中,超声混合均匀.将悬浊液置入模具中制成材料.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结构,并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取36只新西兰大白兔,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制作股骨髁缺损模型,分别于骨缺损处植入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材料(β-TCP/PLGA)(实验I组)、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β-TCP/PIGA/INH)(实验Ⅱ组)缓释材料,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实验Ⅲ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术后4、8和12周观察材料修复骨缺损的情况,并采用影像学、组织学评分和骨长入率评价骨修复效果.结果 β-TCP/PLGA/INH缓释材料在局部可持续释放异烟肼至12周.12周后,实验Ⅰ组与Ⅱ组骨缺损得到修复,实验Ⅲ组骨缺损未修复;实验Ⅰ组和实验Ⅱ组的骨长入率分别为83.0%±7.0%、84.0%±6.0%,而实验Ⅲ组为10.0%o±1.1%00,组织学评分分别为(7.3±0.6)分、(7.1±o.8)分、(2.0±0.4)分.组织学评分和骨长入率在实验Ⅰ与Ⅱ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评分t值为0.400,P>0.05;骨长入率:t=-0.217,P>0.05);和空白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评分t值分别为14.700、11.404,P值均<o.01;骨长入率:t值分别20.604和24.262,P值均<0.01).结论 β磷酸三钙/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异烟肼缓释材料可很好的修复兔骨缺损,材料降解速度与骨形成速度相匹配,并能在足够成长的时间范围内维持异烟肼的释放.

    异烟肼 药物释放系统 聚乙醇酸 乳酸 磷酸钙类 结核 脊柱
  •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的结果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8年9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结核病的诊断和耐药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的976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运用探针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对利福平、异烟肼的耐药突变情况.以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法及液体药敏试验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探针荧光PCR熔解曲线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突变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一致率、Kappa值等.结果 以MGIT 960液体培养结果为标准,荧光PCR熔解曲线法鉴定结核DNA的敏感度为85.44%(135/158),特异度为94.01%(769/818),Kappxa值为0.75,诊断符合率为92.62%(904/976).以MGIT960液体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异烟肼耐药突变检测的敏感度为83.33%(20/24),特异度为94.59%(105/111),Kappa值为0.76,诊断符合率为92.59%(125/135);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利福平耐药突变检测的敏感度为95.83%(23/24),特异度为95.50%(106/111),Kappa值为0.86,诊断符合率为95.56%(129/135).结论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速度快,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突变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用于临床上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情况的快速筛查.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荧光免疫测定 分子探针技术 DNA突变分析 利福平 异烟肼
  • 吡嗪酰胺每日一次与三次给药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及其对异烟肼-利福平的影响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3年12期

    目的 在小鼠体内,探讨吡嗪酰胺每日给药1次与给药3次在药代动力学上的差别,为吡嗪酰胺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平均体质量(18±2)g的6周龄BAlB/c小鼠分为5组,每组30只.分别为单独使用吡嗪酰胺1次/d和3次/d给药组(1组和2组)、单独使用异烟肼-利福平组(3组)、异烟肼利福平联用吡嗪酰胺1次/d和3次/d给药组(4组和5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液相色谱-质谱联合检测血药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和半衰期(T12).结果 吡嗪酰胺单独给药时,1次/d给药组Cmax为(155.3±5.1) μg/ml,AUC0~8h(8h内药时曲线下面积)为269.5 mg·h/L,分别是3次/d给药组Cmax(43.2±2.6)μg/ml,AUC0~8 h 70.9 mg·h/L的3.5倍以上(t=27.71,P<0.01);当吡嗪酰胺联用异烟肼、利福平给药时,1次/d给药组Cmax为(151.8±17.3) μg/ml,AUC0~8h383.1 mg·h/L也远远高于3次/d给药组Cmax(45.1±1.0)μg/ml,AUG0~8h 81.0 mg·h/L(t=8.718,P<0.05).而且,当联用异烟肼、利福平并3次/d给药时,吡嗪酰胺对异烟肼有拮抗作用,使异烟肼的Cmax和AUC0~8 h分别由(6.1±0.9)μg/ml和6.6mg·h/L下降为(0.05±0.001)μg/ml和0.2mg·h/L.结论 小鼠体内,吡嗪酰胺1次/d给药药代动力学参数优于3次/d给药,尤其是和异烟肼-利福平联用时.

    结核/药物疗法 吡嗪酰胺 异烟肼 利福平 药代动力学
  •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改良罗氏比例法在结核杆菌药敏检测中的比较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05年1期

    目的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PhaB法)与传统比例法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进行利福平、异烟肼药物敏感试验,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价廉的结核杆菌药敏试验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和改良罗氏比例法检测52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对利福平、异烟肼的敏感性,将二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比例法检测结果为利福平耐药株的34株中,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果为32株耐药,2株敏感;18株敏感株中噬菌体方法检测结果为17株敏感,1株耐药.噬菌体方法检测结核菌对利福平的灵敏度为94.1%(32/34),特异度为94.4%(17/18),符合率为94.2%(49/52).比例法检测为异烟肼耐药的38株菌中,噬菌体方法检测35株耐药,3株敏感;14株异烟肼敏感株中,噬菌体方法检测11株敏感,3株耐药.噬菌体方法检测异烟肼敏感性的灵敏度为92.1%(35/38),特异度为78.6%(11/14),符合率为88.5%(46/52).结论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可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的敏感性,灵敏度高,与WHO推荐使用的比例法符合率高,可在48h得到结果.异烟肼耐药性检测用噬菌体方法的特异度不如利福平,有待进一步探讨其原因.

    噬菌体 利福平 异烟肼 分枝杆菌 结核 药敏试验
  • 干酪乳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联用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7年6期

    目的 观察干酪乳杆菌代田株(Lactobacillus casei strain Shirota,LcS)对RFP和INH联合用药所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72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LcS低、中、高剂量组,双环醇组,每组12只.模型组,LcS低、中、高剂量组及双环醇组大鼠每天灌胃RFP(50mg/kg)和INH(50mg/kg),2h后LcS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胃10×108、20×108、40×108菌落形成单位(CFU)/kg的LcS,持续28d.正常对照组大鼠灌胃0.9%生理盐水(20ml/kg),双环醇组大鼠灌胃7.5mg/kg双环醇,每天1次,持续28d.检测大鼠肝脏指数、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血清谷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RFP和INH给药28d后,模型组大鼠肝脏系数升高到(3.14±0.15)%,肝匀浆中MDA和SOD分别达到(4.52±0.52)nmol/mg蛋白和(72.51±11.05)U/mg蛋白;血清ALT和ALP分别达到(65.45±20.10)U/L和(322.79±61.73)U/L,TBA、TBIL、DBIL、IBIL分别达到(91.34±16.93)μmol/L、(7.82±2.53)μmol/L、(4.70±1.29)μmol/L和(3.69±0.54)μmol/L.LcS补充后,与模型组相比,LcS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系数降低到(2.88±0.12)%;LcS低、中、高剂量组大鼠MDA含量明显下降,分别达到(2.94±0.48)nmol/mg蛋白、(2.82±0.36)nmol/mg蛋白和(2.62±0.28)nmol/mg蛋白;SOD活性明显增强,分别达到(84.60±8.50)U/mg蛋白、(86.28±5.52)U/mg蛋白和(2.62±0.28)U/mg蛋白.与模型组相比,LcS高剂量组的ALT、ALP均降低,分别为(49.92±15.32)U/L和(280.70±54.32)U/L;LcS低、中、高剂量组的TBA水平分别降低到(67.63±18.95)μmol/L、(55.32±19.17)μmol/L和(52.92±23.00)μmol/L;LcS中、高剂量组的DBIL和IBIL水平也明显降低,其中DBIL分别降低到(3.64±1.68)μmol/L和(2.92±0.86)μmol/L,IBIL分别降低到(3.21±0.22)μmol/L和(3.12±0.4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双环醇组大鼠的血清TBA、TBIL、DBIL、IBIL水平分别降低到(64.49±22.41)μmol/L、(6.33±1.46)μmol/L、(3.54±1.21)μmol/L和(3.01±0.36)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干酪乳杆菌能减轻RFP和INH联合所致的大鼠肝损伤.

    乳杆菌 干酪 利福平 异烟肼 药物性肝损伤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动物实验
  • 197例临床结核杆菌分离株的快速耐药性检测报告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09年12期

    目的 评估线性探针MTBDR-Plus检测临床分离株对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药物敏感性的效能.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97例临床结核菌分离株,进行传统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和MTBDR-Plus检测,分析MTBDR-Plus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MTBDR-Plus方法检测RFP和INH耐药的敏感性分别为88.6%和79.3%,特异性分别为98.8%和98.8%.结论 MTBDR-Plus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分枝杆菌 结核 利福平 异烟肼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耐异烟肼和链霉素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与敏感株差异蛋白表达研究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3年3期

    目的 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和链霉素耐药相关的潜在蛋白.方法 以药物敏感株(01105)和标准株H37Rv为对照,核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结合Nano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仪(LC-MSMS)技术和生物信息学,鉴定并相对定量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与链霉素耐药的临床分离株02166菌体蛋白.结果 02166菌株分别与01105菌株和H37Rv菌株比较差异表达蛋白为1 53个和130个,021 66菌株与01105菌株和H37Rv比较差异表达蛋白均为86个(共同差异表达蛋白).差异表达蛋白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布广泛,相对分子质量从7.63~326.22,等电点从3.74~12.48,其主要参与中间代谢、呼吸作用和脂类代谢.共同差异表达蛋白:9个核糖体蛋白(Rv0056、Rv0651、Rv0652、Rv0701、Rv0719、Rv1630、Rv2785c、Rv2909c和Rv3458c)在02166菌株中表达下调;5个蛋白(Rv0234c、Rv2466c、Rv2626c、Rv2986c和Rv3118)在02166菌株中呈显著差异表达.其中琥珀酸半醛脱氢酶(Rv0234c)和假定未知蛋白(Rv2466c)在02166菌株中表达上调倍数>1.2,DNA结合蛋白HU同系物hupB(Rv2986c)、假定未知蛋白(Rv2626c和Rv3118)在02166菌株中表达下调倍数<0.5.结论 iTRAQ发现了耐异烟肼和链霉素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或链霉素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分枝杆菌 结核 异烟肼 链霉素 蛋白质组学
  • 112例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引发淋巴结强反应的临床表现及疗效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2年4期

    目的 对112例新生儿接种BCG后引起腋下淋巴结强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采用局部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112例新生儿接种BCG后淋巴结强反应者,根据病变类型分别给予局部热敷、病灶针吸、彻底清创和抗结核药引流条局部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1)112例腋下局部淋巴结病变分型:增殖硬结型13例,增殖干酪混合型41例,脓肿破溃型47例,外院术后伤口未愈增殖干酪坏死型11例.112例中除外院手术11例外,余101例均未予全身抗结核治疗.(2)112例中58例首诊时取针吸物或脓液标本进行抗酸杆菌涂片和培养,其中涂片阳性18例(31.03%,18/58),培养阳性22例(37.93%,22/58),22例菌株经菌种鉴定其中20例(90.91%,20/22)为牛结核分枝杆菌.(3)13例增殖硬结者均给予局部热敷,其中5例结节缩小,8例结节内见液化;49(41+8)例干酪坏死型均给予结节局部针吸和异烟肼注射剂结节内注射治疗,佐以热敷,均化脓破溃;96(47+49)例脓肿破溃患儿经彻底清创、伤口置异烟肼引流条引流治疗,伤口愈合;11例外院手术后伤口未愈者给予每周1次清创,并置异烟肼引流条引流,伤口愈合.(4)112例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新生儿接种BCG后,少数婴幼儿同侧腋下淋巴结会出现并常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形成寒性脓肿并破溃.局部治疗对新生儿接种BCG后淋巴结强反应治疗的效果好、创伤小、风险低、治愈率高,宜予推广.

    卡介苗 接种 淋巴管炎 异烟肼 引流术
  • 应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1年10期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受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一基因芯片杂交的方法检测经常规药敏实验证实的30株Mtb利福平和异烟肼敏感株和5.株耐利福平和异烟肼分离株的堆rB基因及katG和inhA基因突变,同时以PCR-直接测序法为对照.结果 应用PCR-基因芯片与基因测序方法检测30株Mtb利福平敏感株咖B基因和异烟肼敏感株katG基因和inhA基因均为野生型.50株Mtb利福平耐药株中,PCR-基因芯片与基因测序分析3株rpoB基因均为野生型,41株均为突变型;6株PCR-基因芯片与基因测序结果不一致.50株Mtb异烟肼耐药株中,PCR-基因芯片与基因测序分析16株katG基因和30株inhA基因均为野生型,31株katG基因均为315位密码子突变,7株inhA基因均为-15位突变型,其中2株为katG和inhA双重突变,3株katG和13株inhA PCR-基因芯片与基因测序结果不一致.结论 应用PCR-基因芯片方法可快速、有效地检出大多数Mtb耐多药分离株,指导临床用药.

    分枝杆菌 结核 利福平 异烟肼 抗药性 细菌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查看更多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