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多种药物性】相关文献(216)
  • 煤工尘肺结核耐药菌的基因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2003年6期

    目的了解煤工尘肺结核患者所染结核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链霉素耐药情况和基因突变情况,试图寻找有效的预防和诊疗方法.方法从96份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64株耐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及乙胺丁醇的结核杆菌,并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扩增出katG、rpoB及rpsL片段,再将这些片段的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与标准株的电泳图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常规药敏试验检测出各种耐药株共64株,经PCR-SSCP法分析,42株 rpsL异常,47株rpoB异常,42株katG异常.结论大部分煤工尘肺结核患者的结核杆菌耐药分离株有基因突变,其突变率低于常规药敏试验结果.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分支杆菌 结核 基因 细菌
  •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并发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7年3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并发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TBTB)与耐多药肺结核(multidrug-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MDR-PTB)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广州市胸科医院肺结核科住院的344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已行支气管镜检查,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并有异烟肼(H)和利福平(R)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法,收集患者年龄、性别、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初复治情况、肺部空洞情况、病程、并发症、痰检验结果等数据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44例患者中,MDR-PTB者70例(20.35%),非MDR-PTB者274例(79.65%);并发TBTB者199例(67.85%),无TBTB者145例(42.15%).199例并发TBTB者中MDR-PTB者53例(26.63%),非MDR-PTB者146例(73.37%).70例MDR-PTB者中并发TBTB者53例(75.71%)、无TBTB者17例(24.29%).单因素分析显示,MDR-PTB患者病程>24个月、复治、肺部有空洞、并发TBTB的构成比分别为44.28%(31/70)、77.14% (54/70)、81.43% (57/70)、75.71% (53/70),高于非MDR-PTB者的13.87%(38/274)、15.69%(43/274)、59.49%(163/274)、53.28% (146/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4.34、103.99、11.64、11.50,P值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复治[OR值(95%CI 值):17.37(8.90~33.88)]、肺部有空洞[OR值(95%CI值):2.91 (1.36~6.23)]、并发TBTB[OR值(95%CI值):2.70(1.33~5.49)]为MDR-PTB发生的危险因素.199例并发TBTB患者分为炎症浸润型75例(37.69%)、溃疡坏死型44例(22.11%)、肉芽增殖型10例(5.03%)、疤痕狭窄型63例(31.66%)、管壁软化型5例(2.51%)、淋巴结瘘型2例(1.00%),TBTB分型与MDR-PTB发生无相关性(r=0.03,P=0.717).结论 TBTB是发生MDR-PTB的危险因素,应当重视在肺结核并发TBTB者中筛查MDR-PTB,在MDR-PTB者中筛查TBTB,做到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结核 气管疾病 支气管疾病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危险因素 数据说明 统计
  • 321例耐多药结核病耐药情况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2年8期

    目的 了解原发性与获得性MDR-TB患者年龄分布特征及临床耐药情况,为MDR-TB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州市胸科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1例MDR-TB患者(原发性耐多药47例、获得性耐多药274例)耐药情况等资料,将患者年龄分为4组,其中<20岁组5例,20~岁组183例,40~岁组105例,60~岁组28例,分别分析其耐药情况.结果 原发性耐多药和获得性耐多药患者中,均以20~岁组的比例最高,分别有30例(63.8%,30/47)和153例(55.8%,153/274),但两者与不同年龄组患者[原发性耐多药<20岁组1例(2.1%),40~岁组14例(29.8%),60~岁组2例(4.3%);获得性耐多药<20岁组4例(1.5%),40~岁组91例(33.2%),60~岁组26例(9.5%)]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515).不同年龄组耐一线药分布(分别耐HR、HRE、HRS、HRSE),在原发性耐多药患者中,<20岁组1例(耐HRS 1例,其余0例);20~岁组30例(耐HR 10例,耐HRE 13例,耐HRS 5例,耐HRSE 2例);40~岁组14例(耐HR 4例,耐HRE 7例,耐HRS 3例,耐HRSE 0例);60~岁组2例(耐HRE和HRS各1例,耐HR和HRSE均0例)].而获得性耐多药中,<20岁组4例(耐HR、HRE、HRS、HRSE各1例,均占25.0%);20~岁组153例(耐HR 56例,占36.6%;耐HRE26例,占17.0%;耐HRS 46例,占30.1%;耐HRSE 25例,占16.3%);40~岁组91例(耐HR34例,与37.4%;耐HRE 26例,占28.6%;耐HRS 17例,占18.7%;耐HRSE 14例,占15.4%);60~岁组26例(耐HR和HRS各5例,均占19.2%;耐HRE 13例,占50.0%;耐HRSE 3例,占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30);进一步两两比较,20~岁组和60~岁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2,P=0.002).原发和获得性耐多药患者耐二线药物[阿米卡星(Am)、克拉霉素(Clr)、左氧氟沙星(Lfx)、莫西沙星(Mfx)、对氨基水杨酸钠(PAS)、利福布丁(Rfb)、丙硫异烟胺(Pto)共7种]都以耐1~2种为最多,分别为25例(53.2%)、115例(42.0%),但两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23,P=0.210).结论 原发性和获得性MDR-TB以年轻患者为主,耐多药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结核病患者的诊治,减少耐多药现象.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 深圳市耐药肺结核病诊断治疗现状调查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04年5期

    目的掌握深圳市耐药肺结核病的诊断及治疗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市、区级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及传染病院2002-2003年登记和治疗的耐药肺结核的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2002-2003年共治疗耐药肺结核病人103例,但实验室诊断方法不一,治疗方案不合理占28.1%,对病人未进行全程督导管理.转归队列分析显示,治愈率34.9%,失败率为30.1%,丢失率13.6%,还有9.7%的病人无法评价.结论深圳市耐药结核病疫情较严重,二线药已广泛使用、急需建立耐药病人治疗和管理常规,以控制耐药结核病的流行.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深圳市
  • 基于Web of Science的耐多药结核文献计量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09年11期

    目的 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反映了10年来耐多药结核研究的发展状况.方法 利用SCIweb引文数据库检索1999-2008年间耐多药结核的文献,分别从耐多药结核研究的国家、机构和作者的发文量、被引频次和耐多药结核研究领域期刊分布情况及耐多药结核研究的学科主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范围内共有1521篇文献,分布于337种期刊,近5年来文献逐年增多.WHO、美国、比利时等在该领域的研究影响力比较大.耐多药结核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染病学、呼吸系统疾病、微生物病原学、药物学等学科领域.结论 由于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产生重大威胁,耐多药结核病的研究逐渐引起各国的重视,中国作为耐多药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还有待提高对此项研究的投入和研究水平.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文献计量学 数据库 文献型
  • 不同耐药类型及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CT征象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8年7期

    目的 对照分析不同肺结核耐药类型及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CT征象,以提高耐药肺结核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并明确诊断的11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对其临床及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初治患者26例,复治患者90例;同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按照1∶4的比例,以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同期由本院收治并确诊的药物敏感肺结核(DS-PTB)患者31例.147例耐药患者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分成4个组,分别为耐多药肺结核组(MDR-PTB组)39例,广泛耐药肺结核组(XDR-PTB组)31例,其他耐药肺结核组(DR-PTB组)[包括单耐药肺结核(MR-PTB) 41例+多耐药肺结核(PDR-PTB)5例]46例,DS-PTB组31例.全部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并行层厚1.25 mm薄层重建,对不同组别患者肺内病变的分布、CT征象和空洞结节发生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147例患者,CT表现对比分析显示,耐药肺结核患者病变分布范围广泛,累及3个肺叶及以上者[MDR-PTB组为84.6%(33/39)、XDR-PTB组为83.9%(26/31)、DR-PTB组为91.3% (42/46)]明显多于DS-PTB组(51.6%,16/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96,P=0.003;x2=7.38,P=0.007;x2=15.70,P<0.001);并且更容易累及肺结核的非常见部位(上叶前段及下叶基底段)[MDR-PTB组占94.9% (37/39)、XDR-PTB组占87.1% (27/31)、DR-PTB组占95.7% (44/46),与DS-PTB组(51.6%,16/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7.58,P<0.001;x2=9.18,P=0.002;x2=20.88,P<0.001)];但三组耐药类型之间(MDR-PTB组与XDR-PTB组、MDR-PTB组与DR-PTB组、XDR PTB组与DR-PTB组)病变肺叶分布数量及部位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0、0.38、0.40和0.53、0.00、0.88,P值分别为1.000、0.538、0.526和0.248、1.000、0.347).CT征象对比分析显示,肺内出现结节、支气管管壁增厚在不同类型耐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发生率[MDR-PTB组分别为100.0%(39/39)和87.2% (34/39),XDR-PTB组分别为100.0% (31/31)和87.1% (27/31),DR-PTB组分别为100.0%(46/46)和84.8% (39/46)]均明显高于DS-PTB组[80.6%(25/31)和48.4%(1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7,P=0.015;x2=4.61,P=0.032;x2=7.15,P=0.007和x2=12.38,P<0.001;x2=10.63,P=0.001;x2=11.71,P=0.001);但不同耐药类型肺结核组之间(MDR-PTB组与XDR-PTB组、XDR-PTB组与DR-PTB组、MDR-PTB组与DR-PTB组)在支气管管壁增厚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0、0.00、0.10,P值分别为1.000、1.000、0.752).结节及实变内出现空洞的比较,XDR-PTB组、DR-PTB组发生空洞的比率分别为87.1%(27/31) 、87.0%(40/46),明显高于DS-PTB组的58.1%(18/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57,P=0.010,x2=8.32,P=0.004);但不同耐药类型肺结核组(MDR-PTB组与XDR-PTB组、XDR-PTB组与DR-PTB组、MDR-PTB组与DR-PTB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8、0.00、1.46,P值分别为0.277、1.000、0.227).结论 CT征象对耐药肺结核与药物敏感肺结核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但对鉴别耐药类型无明显帮助.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诊断 鉴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数据说明 统计
  • 柳州市和喀什地区推广应用结核病新诊断技术的效果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8年6期

    目的 探索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应用发光二级管荧光显微镜(简称“LED荧光显微镜”)和线性探针耐药检测技术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典型调查,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作为研究现场,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所有初次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推广新技术前(2013年)柳州市和喀什地区分别纳入肺结核可疑症状者14 337和32 022例;推广新技术后(2014-2016年)柳州市和喀什地区分别纳入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年平均12 796和36 649例.推广的新技术主要为研究地区县级结防机构配备LED荧光显微镜,对初诊患者的痰标本进行涂片镜检,以诊断涂片阳性肺结核和活动性肺结核;地市级结防机构配备线性探针耐药检测设备和试剂,检测痰涂片阳性标本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回顾性收集推广新技术前的数据,并前瞻性收集推广新技术后的数据,对比分析推广新技术前后初诊患者查痰率和耐药高危人群耐药筛查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柳州市和喀什地区初诊患者查痰率分别从推广新技术前的54.15%(7763/14 337)和65.36%(20 930/32 022)增加到推广新技术后的年平均64.25%(8221/12 796)和74.34%(27 246/36 6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85.00,P<0.001;x2=658.00,P<0.001);其中,LED荧光显微镜查痰比率从均为0.00%分别增加到79.36%(6524/8221)和92.88%(25 307/27 2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法,P值均<0.001).2个地区耐药高危人群筛查率从均为0.00%分别增加到94.61%(158/167)和74.96%(494/6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法,P值均<0.001);其中使用线性探针检测的比率从均为0.00%分别增加到80.38%(127/158)和52.83%(261/494),发现的利福平耐药肺结核和(或)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例数占总例数的比率从均为0.00%分别增加到81.82%(9/11)和53.06%(26/49).结论 结核病新诊断技术有助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应用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现实可行性,但需要长期持续的保障.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少数民族 贫困区 分子探针技术 显微镜检查 荧光
  • MDR-TB患者采用不同化疗方案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转归研究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8年8期

    目的 比较应用不同耐多药结核病化疗方案后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转归的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就诊的(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并接受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2例.将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排序连续随机分配为化疗方案一组(54例)和方案二组(48例).方案一:3Clr-Z-Am-Mfx+ XY/3Clr-Z-Am3-Mfx+XY/12Clr-Z-Mfx+XY;方案二:3Z-Am-Lfx+ XY/3Z-Am3-Lfx+XY/18Z-Lfx+XY.其中:Clr:克拉霉素,Z:吡嗪酰胺,Am: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XY:指根据患者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及其耐受情况选择的2种敏感药物(可依次选择:Pto:丙硫异烟胺,PAS:对氨基水杨酸钠,E:盐酸乙胺丁醇).观察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方案一组和方案二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9.3%(32/54)和64.6% (3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1,P=0.581).两种方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36/54)和62.5%(3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1,P=0.815).方案一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胃肠道反应(41.7%,15/36)、单纯性尿酸升高(41.7%,15/36)、血液系统影响(25.0%,9/36);方案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居前3位的是胃肠道反应(36.7%,11/30)、单纯性尿酸升高(33.3%,10/30)、肝功能损伤(20.0%,6/30).方案一组有12例(22.2%)患者出现QT间期延长,方案二组有3例(6.3%)患者出现;两种方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97,P=0.046).方案一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未发生者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3.3%(30/36)和88.9%(1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P=0.892);方案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3.3%(25/30)和88.9%(1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916).方案一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未发生者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5.6%(20/36)和66.7%(12/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61,P=0.433);方案二组患者则分别为60.0%(18/30)和72.2%(1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4,P=0.391).结论 两种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均良好,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成功率均无影响.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毒性 药物治疗依从性 治疗结果 方案评价
  •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的结果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8年9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结核病的诊断和耐药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的976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运用探针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对利福平、异烟肼的耐药突变情况.以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法及液体药敏试验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探针荧光PCR熔解曲线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突变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一致率、Kappa值等.结果 以MGIT 960液体培养结果为标准,荧光PCR熔解曲线法鉴定结核DNA的敏感度为85.44%(135/158),特异度为94.01%(769/818),Kappxa值为0.75,诊断符合率为92.62%(904/976).以MGIT960液体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异烟肼耐药突变检测的敏感度为83.33%(20/24),特异度为94.59%(105/111),Kappa值为0.76,诊断符合率为92.59%(125/135);荧光PCR熔解曲线法对利福平耐药突变检测的敏感度为95.83%(23/24),特异度为95.50%(106/111),Kappa值为0.86,诊断符合率为95.56%(129/135).结论 荧光PCR熔解曲线法检测速度快,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突变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用于临床上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情况的快速筛查.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荧光免疫测定 分子探针技术 DNA突变分析 利福平 异烟肼
  •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测定初步研究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2年1期

    目的 评价血清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在诊断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痰Mtb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70例,其中耐多药肺结核患者35例为A组,非耐药肺结核患者35例为B组;健康者35例为C组.以B、C组为对照组,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SELDI-TOF- MS)和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血清蛋白,并应用Ciphergen protein chip 3.2.1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血清蛋白峰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组与对照组的血清蛋白质谱数据进行比较,存在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峰;其中质荷比(mass to charge ratio,m/z)在1369、3400 m/z为低表达,而8700、22 794m/z为高表达;其灵敏度分别为77.1%(27/35)、71.4%(25/35)、80.0%(28/35)、74.3%(26/35),特异度分别为72.9%(51/70)、74.3%(52/70)、75.7%(53/70)、81.4%(57/70);x2值分别为23.7、20.2、29.6、31.0,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简便、快速,标本用最少,可能成为筛选耐多药肺结核一种新的检查指标.

    结核 诊断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诊断 血蛋白质类 蛋白质组学
  • 69例耐多药肺结核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04年5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69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耐药情况将病人分为3组,HR耐药组(Ⅰ组)、HR+1药耐药组(Ⅱ组)和≥HR+2药耐药组(Ⅲ组)制定个体化方案,观察痰菌阴转率及胸部X线好转率.结果 3组6、12及24月的痰菌阴转率及胸部X线好转率各为Ⅰ组:76.5%,94.1%,94.1%,94.1%;Ⅱ组:60.0%,65.0%,70.0%,80.0%;Ⅲ组:46.9%,50.0%,46.9%,56.3%.Ⅰ组、Ⅲ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1)而与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个体化方案治疗失败与耐多种药物、肺部不可逆性病变及病变广泛有关.根据药敏结果及早建立个体化的合理、有效的化疗方案对MDR-TB是十分重要的.

    结核 肺/药物疗法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个体化
  • 河南省平顶山市1184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6年8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平顶山市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为今后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河南省平顶山市结核病防治所于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发现的1356例(份)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菌型鉴定,采用比例法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H、R、S、E、Ofx、Km)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经鉴定,其中的1184例(株)临床分离株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对其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184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总耐药率为34.8%(412/1184),初治患者总耐药率为24.7%(206/834),复治患者为58.9%(206/3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77,P=0.000).总单耐药率为13.7%(162/1184),初治患者单耐药率为12.0%(100/834),复治患者为17.7%(62/3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3,P=0.009).多耐药率为7.9%(94/1184),其中初治患者多耐药率为7.8%(65/834),复治患者为8.3%(29/35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P=0.775).总耐多药率为13.2%(156/1184),其中初治患者耐多药率为4.9%(41/834),复治患者为32.9%(115/3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8.26,P=0.000).结论 平顶山地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耐多药情况比较严峻,今后应该加强结核病患者的多方位管理,避免或减少耐药结核病的产生.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数据说明 统计 平顶山市
  • 148例耐多药和广泛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09年11期

    目的 探索耐多药(MDR)和广泛耐药(XDR)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8年9月-2009年6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住院的148例耐多药和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药敏试验、既往抗结核治疗史、病变范围、合并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48例MDR和XDR肺结核病中XDR肺结核高达33.1%(49/148),男、女之比为0.88:1.MDR组耐4~5种抗结核药物者占82.8%,其中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6.7%.XDR组和MDR组初始耐药者分别占据30.6%(15/49)和16.2%(16/99),以XDR组中的初始耐药构成比明显为高(χ2=4.13,P=0.04).肺部病变累及≥4个肺野者分别为XDR组81.6%(40/49)和MDR组65.7%(56/99),以XDR组病变累及范围更为广泛(χ2=4.06,P=0.04).2组患者中有合并症者均超过60%,以糖尿病居多(23.0%),XDR组较MDR组更多合并糖尿病,分别为28.6%和20.2%.结论 MDR和XDR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表现为XDR的比例明显攀升,较多的MDR尤其是XDR初始耐药病例的出现,提示这类患者的管理可能存在缺陷.MDR肺结核耐氧氟沙星的严重性进一步说明了目前MDR的治疗难度和发展成为XDR的可能性在增加.高糖尿病合并为日后MDR和XDR的防治提供了线索.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广泛耐药结核
  • 2013-2015年温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队列标准化疗方案的治疗转归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8年2期

    目的 研究温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队列标准化疗方案的治疗转归,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搜集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筛查确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98例,其中,10例患者拒绝接受治疗,3例患者治疗前已死亡,2例患者治疗前已失访,43例患者化疗方案及转归不详,1例患者基线临床分离菌株经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复核对一线抗结核药物均敏感,7例基线菌株经16S rRNA和hsp65基因测序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16例为非标准化耐多药肺结核化疗方案,最终纳入耐多药肺结核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有116例.记录上述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药敏试验结果和随访时痰培养阴转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变化,判定最终治疗的转归情况.结果 耐多药肺结核纳入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116例患者中,初治39例(33.6%)、复治77例(66.4%);男83例(71.6%)、女33例(28.4%);年龄范围15~77岁,平均年龄(48.7±12.6)岁.治疗成功59例(50.9%)、治疗失败19例(16.4%)、死亡5例(4.3%)、失访33例(28.4%).初治患者治疗成功率(69.2%,27/39)高于复治患者(41.6%,3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32,P=0.005).单纯MDR-TB患者治疗成功率(67.7%,21/31)高于早期广泛耐药结核病(pre-XDR-TB)患者(42.6%,20/47)和XDR-TB患者(15.4%,2/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 =4.753,P=0.029和x2=10.064,P=0.002).单纯MDR-TB患者失访率(25.8%,8/31)分别与pre-XDR-TB患者(27.7%,13/47)和XDR-TB患者(23.1%,3/1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 =0.033,P=0.857和x2=0.036,P=0.849).对91例MDR-TB患者基线菌株进行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单纯MDR-TB、pre-XDR-TB和XDR-TB分别占34.1%(31/91)、51.6%(47/91)和14.3%(13/91),其中对Ofx耐药的患者占63.7%(58/91).单纯MDR-TB患者痰菌阴转率(87.1%,27/31)高于pre-XDR-TB患者(66.0%,31/47)和XDR-TB患者(38.5%,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趋势检验,x2=14.500,P<0.001).结论 温州市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成功率较低,可能与基线pre-MDR-TB和XDR-TB所占比率及失访率较高有关.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泛耐药结核病 回顾性研究 队列研究 治疗结果
  • 福建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吡嗪酰胺的耐药水平与基因型特征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8年12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MTB)对吡嗪酰胺(PZA)的耐药水平及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PZA耐药水平及基因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2008年和2010-2011年福建省耐药监测点共119株MDR-MTB临床分离株,采用WHO推荐的方法进行耐药性检测,应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技术(Spoligoty-ping)进行基因分型,对分型结果上传至SpolDB4.0数据库,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19株MDR-MTB菌株对PZA的耐药率为36.97%(44/119).耐PZA菌株对链霉素(Sm)的耐药率为70.45%(31/44),高于PZA敏感菌株对Sm的耐药率[50.67%(3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5,P=0.035);耐PZA菌株对乙胺丁醇(EMB)的耐药率为81.82%(36/44),高于PZA敏感菌株对EMB的耐药率[52.00%(3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P=0.001).北京基因型菌株占67.23%(80/119);非北京基因型菌株占32.77%(39/119),共有16个基因型(含8个新发现的基因型),其中常见的是H家族(含H和H3)和T家族(含T1、T2、T3和T5).北京基因型菌株对PZA的耐药率(38.750,31/80)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对PZA的耐药率(33.33%,13/3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3,P=0.566).结论 福建省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临床分离株对PZA耐药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对PZA耐药与对Sm和EMB耐药有关;MDR-MTB菌株主要为北京基因型,北京基因型与非北京基因型菌株对PZA的耐药率未见差异.

    分枝杆菌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吡嗪酰胺 基因型
  •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化学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8年5期

    目的 分析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化学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凶素.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湖南省胸科医院符合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纳入要求确诊的267例MDR-PTB患者.分别采用耐多药肺结核标准化化疗方案(6Z-Km(Am,Cm)-Lfx(Mfx)-Cs(PAS,E)-Pto/18-Z-Lfx(Mfx)-Cs(PAS,E)-Pto)和个体化化疗方案治疗.对267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治愈、完成疗程、死亡、失败、丢失和其他)及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登记分类、耐药情况、既往抗结核药物治疗史、治疗方案、并发其他疾病、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服药是否规律等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67例MDR-PTB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治愈138例(51.7%),完成疗程13例(4.9%),死亡10例(3.7%),失败23例(8.6%),丢失78例(29.2%),其他5例(1.9%).影响治愈率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案[个体化方案:38.0%(27/71);标准化疗方案:56.6%(111/196)]、并发症[有:39.7%(27/68);无:55.8%(111/199)]、药物不良反应[有:31.1%(32/103);无:64.6%(106/164)]、服药是否规律[是:94.9%(129/136);否:6.9%(9/131)]4个因素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x2=7.224,P=0.007;x2=5.243,P=0.022;x2=28.545,P=0.000;x2=206.846,P=0.00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规律服药[Wald x2=84.656,P=0.000;OR(95%CI)=229.019(71.974~728.737)]是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的保护因素;而有并发其他疾病[Wald x2=9.652,P=0.002;OR(95%CI) =0.138(0.040~0.482)]、有药物不良反应[Wald x2=5.317,P=0.021;OR(95.0%CI)=0.313(0.117~0.840)]是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的危险因素.结论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化学治疗疗效不够理想,其影响因素较多.坚持规律服药、积极治疗其他疾病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化疗效果.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因素分析 统计学
  • 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结核病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7年10期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况.方法 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3个县(市、区)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培养阳性的菌株,共1803株.采用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获得菌株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n)、卡那霉素(Km)、阿米卡星(Am)、氧氟沙星(Ofx)和卷曲霉素(Cm)的耐药率及耐药谱情况.结果 一线药物(INH、RFP、EMB、Sm)总耐药率为31.39%(566/1803),其中初治患者的耐药率为27.83%(352/1265),复治患者的耐药率为39.78%(214/538);耐多药率为3.99%(72/1803),其中初治患者的耐多药率为2.69%(34/1265),复治患者的耐多药率为7.06%(38/538).二线药物(Km、Am、Ofx、Cm)总耐药率为3.77%(68/1803),其中初治患者耐药率为3.79%(48/1265),复治患者耐药率为3.72%(20/538);完成药敏试验的患者8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耐药率排名前5位者分别为INH(13.03%,235/1803)、Sm(9.37%,169/1803)、RFP(8.60%,155/1803)、Ofx(2.77%,50/1803)和EMB (0.39%,7/1803).男性结核病患者耐药率为40.09%(374/933),女性为29.89%(260/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5,P<0.001);≤30岁年龄组,30~59岁年龄组和≥60岁年龄组耐药率分别为31.30%(118/377)、43.93%(282/642)和29.85%(234/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81,P<0.001).复治和初治患者耐药率分别为43.49%(234/538)和31.62%(400/1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34,P<0.001).结论 新疆总体耐药情况较为严峻,特别要重点关注耐药疫情发展趋势,建立持续的结核病耐药水平动态监测,为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微生物敏感性实验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地区卫生计划
  • 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7年2期

    目的 分析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特点,为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及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237例[标准治疗复发组(63例),标准治疗失败组(26例),不规律治疗组(148例)],收集上述3组患者的晨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BACTEC MGIT 960快速培养,然后对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Pa)、左氧氟沙星(Lfx)、利福布汀(Rfb)、阿米卡星(Am)8种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237例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有107例患者对8种检测药物耐药,任一耐药率为45.1%(107/237),对一线抗结核药物(Sm、INH、RFP、EMB、Rfb)耐药率为41.8%(99/237),对二线抗结核药物(Pa、Lfx、Am)耐药率为24.1%(57/237);耐多药率为22.4%(53/237),广泛耐药率为1.3%(3/237).8种检测药物耐药率顺位依次为:RFP (31.2%,74/237)、Sm (30.8%,73/237)、INH (26.6%,63/237)、Rfb (24.1%,57/237)、Pa(15.2%,36/237)、Lfx(11.8%,28/237)、EMB(10.5%,25/237)、Am(6.8%,16/237).标准治疗失败组任一耐药率[73.1%(19/26)]明显高于标准治疗复发组[50.8%(32/63)]和不规律治疗组[37.8%(56/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9,P<0.05).结论 我院收治的首次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对任一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高,特别是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率高,耐多药肺结核所占比率较高,不同复治类型耐药率不同.

    结核 再治疗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数据说明 统计
  • 2014-2015年中国西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情况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8年4期

    目的 通过耐药监测了解中国西南地区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况.方法 选取2014-2015年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的8个国家耐药监测点收集的61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采用固体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共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及卡那霉素(Km)、氧氟沙星(Ofx)、卷曲霉素(Cm)、丙硫异烟胺(Pto)、对氨基水杨酸钠(PAS)共5种二线抗结核药物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对9种药物的总耐药率、单耐药率、耐药顺位、耐多药率,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年份耐药率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对9种抗结核药物的总体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是19.51%(119/610)和5.74%(35/610).各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INH(11.97%, 73/610)、Sm(10.66%, 65/610)、RFP(6.56%,40/610)、Ofx(6.56%,40/610)、PAS(2.62%, 16/610)、Km(2.13%,13/610)、EMB(1.15%, 7/610)、Cm(0.49%,3/610)、Pto(0.16%,1/610).统计结果显示,西南地区8个监测点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多药率四川省通江县最高,为16.36%(9/55);INH耐药率四川省通江县最高,为64%(13/55);Km耐药率四川省通江县最高,为10.91%(6/55).不同年份之间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总耐药率[2014年为20.08% (51/254);2015年为19.10%(68/356)]及耐多药率[2014年为4.72%(12/254);2015年为6.46%(23/3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764;χ2=0.83,P=0.363).结论 中国西南地区耐药情况较为严峻,应加强该地区耐药结核病的监测.

    分枝杆菌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哨点监测 小地区分析
  • 2015-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耐多药结核病分级诊疗实施效果初步评价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8年12期

    目的 初步评价2015-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耐多药结核病(MDR-TB)分级诊疗的实施效果.方法 收集2015-2017年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大安区、沿滩区和富顺县、荣县、贡井区6个试点区县的结核病患者登记和疫情报告资料.医防联合体定点医疗机构(包括自流井区、大安区、沿滩区)共登记4418例结核病患者,各区县医院定点医疗机构(包括富顺县、荣县、贡井区)共登记4922例结核病患者.对MDR-TB患者的发现诊断、治疗管理和经济负担进行分析.结果 医防联合体定点医疗机构模式和区县医院定点医疗机构模式下,结核病患者中MDR-TB的发现率分别为9.2%(54/587)和5.4%(37/684);培阳患者开展传统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比率分别为93.9%(460/490)和84.1%(402/478);MDR-TB患者的治疗覆盖率分别为13.0% (7/54)和59.5%(22/3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83、23.72、21.86,P值均<0.05).治疗成功率分别为5/7和77.3%(17/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0,P>0.05).MDR-TB患者承担的人均直接经济负担分别为(28 006.90±2.83)元和(26 395.70±5.15)元,其中人均自付住院费用(住院费用可报销70%)分别占41.8%(11 696.53/28 006.90)和40.6%(10 719.40/26 395.70).结论 自贡市部分地区实施分级诊疗在MDR-TB诊治中的整体效果较好,建议重点加强转诊和追踪的管理,提高治疗覆盖率,强化医疗支付方式改革.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医师诊疗模式 患者分级医疗 患病代价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 环丝氨酸在耐多药结核病化学治疗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8年2期

    目的 评估环丝氨酸在耐多药结核病化学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优化中国耐多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6年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及温州市中心医院共143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治疗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2016年更新版)》中含环丝氨酸的标准治疗方案,总结患者治疗结果、痰菌阴转、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 143例患者经过含环丝氨酸的标准治疗方案后,总体治疗成功率达到69.2%(99/143);81.1%(116/143)的患者在强化期内实现痰菌阴转.13例患者出现环丝氨酸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9.1%,13/143),包括头晕、头痛7例,四肢麻木3例,肢体抽搐2例,情绪低落1例;所有不良反应在药物减量或者加用对症药物后均缓解.结论 含环丝氨酸的标准治疗方案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总体治疗成功率较高,药物耐受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环丝氨酸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治疗结果
  • 115例结核性毁损肺的耐药分析及临床特点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2年6期

    目的 分析结核性毁损肺耐药情况及临床特征,为耐药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结核性毁损肺患者115例的耐药分型、耐药的分布、病变部位情况、结核性毁损肺病程与耐药关系、耐药结核性毁损肺是否规律治疗情况、及肺内临床表现与耐药关系进行分析.并对结核性毁损肺耐药的60例患者,分为病程>5年、1年<病程≤5年和病程≤1年的3组,对病程与耐药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统计.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5例结核性毁损肺中,耐药60例,非耐药55例.结核性毁损肺耐药率为52.2%.在60例耐药的结核性毁损肺中,单耐药3例,占5.0%;多耐药15例,占25.0%;耐多药(MDR-TB) 29例,占48.3%;广泛耐药(XDR-TB) 13例,占21.7%.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广泛耐药比较,耐多药易发生毁损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2.933,P<0.001).在60例耐药患者中,抗结核药物中最易发生耐药的是利福喷丁 (Rft),占90.0%(54/60),其余依次为RFP(占86.7%,52/60)、INH(占71.7%,43/60)、S(占68.3%,41/60)、Lfx(占53.3%,32/60)、丙硫异烟胺(Pto)(占40.0%,24/60),其中卷曲霉素(Cm)和Ofx耐药最低[占10.0%(6/60)和13.3%(8/60)].60例耐药患者病程与耐药关系:病程≤1年与其他比较易发生耐药,病程>5年(4例)、1年<病程≤5年(14例)和病程≤1年(42例).3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8.800,P<0.001,耐药肺结核可能在短时间内(1年内)发生毁损肺,治疗耐药肺结核的关键是第一年.结核性毁损肺耐药患者,不规律治疗易发生耐药规律治疗17例(28.3%),不规律治疗43例(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67,P<0.05).结论 结核性毁损肺耐药情况较为严重,耐药患者以耐多药多见,结核性毁损肺耐药的患者耐药率高与毁损肺本身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

    结核 肺疾病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 不同筹资模式119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未纳入项目治疗的原因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4年5期

    目的 探索和描述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未纳入项目治疗的比例及其原因.方法 “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组在不同筹资模式的5个研究地区(免费治疗点:黑龙江省大庆市、浙江省衢州市、河南省濮阳市;仅药品免费治疗点:天津市;患者自付治疗点:重庆市万州区),选择2010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期间,经传统药敏试验确诊的全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邀请不同领域专家设计半结构式问卷,通过预调查进行修改和完善,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登记分类、是否纳入项目治疗、未纳入项目治疗原因(经济原因、身体原因、患者顾虑、交通原因、医生态度、医生判断、不可抗因素、其他)等15项内容,由受过培训的医务人员,以面对面或电话访谈患者的方式填写.填写完毕经与患者病历记录复核、以及与当地社区医生或知情者印证后收回.共发出问卷235份,经现场复核后收回有效问卷235份.结果 确诊的23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未纳入项目治疗者119例,未纳入项目治疗者占50.6%.不同筹资模式的地区未纳入项目治疗的比率分别为:免费治疗点39.0%(46/118),仅药品免费治疗点50.0%(25/50),患者自付治疗点71.6%(48/67),诊疗费用减免程度越高,未纳入项目治疗的比例越低(线性趋势检验x2=17.809,P<0.01).未纳入项目治疗的原因中,免费点主要为死亡(37.0%,17/46)、主观拒绝(21.7%,10/46)、失去联系(17.4%,8/46);仅药品免费点主要为失去联系(64.0%,16/25)、迁出(外地治疗)(16.0%,4/25)和主观拒绝(12.0%,3/25);自付点主要是经济困难(33.3%,16/48)、死亡(22.9%,11/48)和失去联系(16.7%,8/48),不同筹资模式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未纳入项目治疗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2.326,P=0.000).不同筹资模式的各种未纳入项目治疗的原因中,需要解决的重点不同:免费点为主观拒绝和失去联系、仅药品免费点为失去联系、自付点为经济困难和失去联系,分别可以减少39.1%(18/46)、64.0%(16/25)和50.0%(24/48)的未纳入项目治疗比例.结论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未纳入项目治疗比率随着诊疗费用减免幅度的增加而下降;除医疗费用引起的经济困难外,研究提示未纳入项目治疗还可能与失去联系、等待诊断过程中的死亡、主观拒绝、严重合并症等多种原因有关.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资本筹集 费用 医疗 患者拒绝治疗
  •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7年9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特征.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住院并有痰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的11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老年组),和同期住院的204例非老年肺结核患者(非老年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药敏试验情况.结果 老年组总体耐药率为21.6%(25/116),其中初治患者103例(88.8%),耐药率为20.4%(21/103);复治患者13例(11.2%),耐药率为30.8%(4/13);耐多药患者占4.3%(5/116);非老年组总体耐药率为29.4%(60/204),其中初治患者181例(88.7%),耐药率24.9%(45/181);复治患者23例(11.3%),耐药率65.2%(15/23);耐多药患者占8.8%(18/204);老年组复治患者的耐药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复治患者的耐药率(x2=3.96,P=0.047).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耐药的药物顺序前4位均为异烟肼(13.8%,16/116;21.1%,43/204)、链霉素(11.2%,13/116;18.6%,38/204)、利福平(5.1%,6/116;12.2%,25/204)、乙胺丁醇(3.4%,4/116;5.4%,11/204),仅非老年组对利福平的耐药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P=0.039).老年组患者中,60~70岁之间患者耐药率(39.5%,17/43)明显高于70岁以上患者(11.0%,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7,P<0.001).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总耐药率、复治患者耐药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临床上需要及时对60~70岁的老年患者和30~60岁的非老年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

    老年人 结核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数据说明 统计
  •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及其与CD4细胞的关系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7年6期

    目的 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及其与CD4细胞的关系,以提高对耐多药肺结核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治的13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观察组),及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的肺结核患者130例(对照组).根据CD4细胞<200个/μl、200~400个/μl、>400个/μl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分为A、B、C及A1、B1、C1各3个小组.两组患者均做胸部CT扫描及CD4细胞检测.对病变范围、形态、性质等CT表现及CD4细胞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观察组的影像表现与CD4细胞水平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病变累及3个肺叶以上的患者分别为118例(86.1%)、69例(53.1%),全肺受累分别为84例(61.3%)、26例(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73,47.00, P值均<0.01).在病变形态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多发播散结节85例(62.0%)、39例(30.0%),纵隔淋巴结肿大101例(73.7%)、29例(22.3%),多发空洞96例(70.1%)、22例(16.9%),胸膜增厚86例(62.8%)、36例(27.7%),增殖90例(65.7%)、35例(26.9%),纤维灶75例(54.7%)、28例(21.5%),并发毁损33例(24.1%)、7例(5.4%),支气管扩张95例(69.3%)、22例(1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54,62.85,76.40,33.08,40.27,31.04,18.32,74.46,P值均<0.05).观察组空洞平均内径(30.3±4.9)mm,大于对照组的(21.3±4.2)mm(t=10.19,P<0.01).其中观察组A、B、C小组空洞平均内径分别为(21.4±3.0)mm、(24.7±3.4)mm、(30.7±3.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56,P<0.01).观察组CD4细胞平均(425.6±156.5) 个/μl,低于对照组的(734.4±215.6) 个/μl(t=-13.45,P<0.01).B小组平均(303.8±57.9)个/μl,B1小组平均(352.3±65.3)个/μl,两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P<0.01).C小组平均(603.8±188.3)个/μl,C1小组平均(852.5±231.4)个/μl,两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P<0.01).结论 观察组CD4细胞低于对照组患者,前者肺内病灶分布广泛,容易多叶段受累、多发播散,多发空洞、慢性病程及并发症表现较多,其CT表现与CD4细胞的高低有一定关系.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T淋巴细胞亚群 对比研究
  •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管理模式的系统综述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2年9期

    目的 系统回顾国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管理模式,探讨适合我国的患者管理模式.方法 全面搜索了PubMed、ProQuest、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数据库中发表于2000- 2010年的文章,以及相关出版物、会议资料汇编等材料.共检索到文献1151篇,排除观点性文章、信件、新闻、社论、评论、文献目录、会议摘要等,对符合条件的14篇文献和3个出版物进行分析.结果 目前各国采取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管理模式主要有4种:以住院治疗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主要在美国、法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实施,要求患者接受住院治疗(共3篇文献);以门诊治疗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要求患者定期到门诊进行检查和领取药品(1篇文献);以住院和门诊治疗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规定患者强化期或细菌学检查阴转前在医院接受治疗,尔后在门诊继续接受治疗(共4篇文献);以社区关怀为基础的管理,为中低收入国家采取的主要方法,是以门诊治疗为基础管理模式的升级,更为强调结核病防治规划的覆盖(共6篇文献).结论 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当地的疫情、经济、结核病防治规划和医疗卫生体系的覆盖程度相关,我国应进一步完善住院治疗和社区关怀相结合的患者管理模式.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疾病管理 模型 理论
  • 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安徽省试点耐多药结核病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7年7期

    目的 对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安徽省安庆和阜阳2个试点市的耐多药结核病综合防治效果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在全省范围实施耐多药结核病的控制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以安庆市和阜阳市为试点实施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简称“全球基金项目”),采用耐药肺结核管理策略(PMDRT)建立了“以地市为中心、县区为枢纽、社区为依托”的耐多药结核病诊断、治疗、管理工作综合防治模式.根据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安庆市和阜阳市项目季度报表、月报表和耐多药结核病防治工作督导报告及两市的结核病网络专报系统,共计收集可疑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015例,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统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上述时间段,安庆和阜阳2个试点市对1015例耐多药结核病可疑者进行了筛查,其中痰培养993例;对776例痰培养阳性患者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58例,纳入全球基金项目治疗的患者125例,其他患者因治疗前检查待治、拒治、失访、死亡等原因未纳入全球基金项目治疗.纳入治疗的125例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治愈和完成疗程66例,治疗成功率52.8%.结论 两试点市建立的耐多药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强耐多药患者的发现和管理,并最终达到满意的治疗转归结果.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综合预防 数据说明 统计
  • 上海市耐多药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实施前后主要评价指标的对照研究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7年8期

    目的 患者督导管理、政府减免和转归等角度比较上海市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综合防治项目实施前后患者情况,以全面评价项目效果,为推进MDR-TB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前后对比的研究设计,以项目纳入的248例患者(称为"项目实施后组")及2009-2010年的87例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患者(称为"项目实施前组")为对象开展研究.通过结核病专报系统、回顾性调查、患者减免报销记录等收集诊治督导管理、费用减免和转归等方面的数据,对其中分类变量以χ2检验比较,对连续变量以非参数方法比较.结果 项目实施后组患者接受社区医师每月督导的比率增加12.0% (项目实施后组86.7%,215/248;项目实施前组74.7%,65/87;χ2=6.74,P=0.009).无督导服药的比率降低14.5% (项目实施后组1.6%,4/248;项目实施前组16.1%,14/87;Fisher精确检验,P=0.000).实施后患者被减免费用中位数增加4.4倍 (项目实施后组1.19万元,项目实施前组0.27万元;Wilcoxon秩和检验,P=0.000);患者自付费用比例中位数从59.7%降低至41.8% (Wilcoxon秩和检验,P=0.022);但诊疗总费用也增加2.1倍(项目实施后组中位数4.00万元,项目实施前组1.93万元;Wilcoxon秩和检验,P=0.000).项目实施后患者治疗成功率为61.7% (153/248),诊断后1年内失败和死亡患者比率显著降低 (项目实施后组2.4%,6/248;项目实施前组8.0%,7/87;χ2=5.47, P=0.019). 结论 项目实施后切实提高了督导管理效果,医疗费用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减免,缓解了患者经济负担.因MDR-TB的诊疗总费用高,仍需提供更大力度和范围的减免措施.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综合预防 药物治疗依从性 费用 医疗 卫生服务管理 数据说明 统计
  • 重庆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相关基因特征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8年10期

    目的 分析重庆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氟喹诺酮类(FQs)药物耐药的相关基因特征,以及与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重庆市39个区(县)967例耐多药结核病(MDR-TB)可疑患者的所有耐多药(MDR)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229株,通过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检测4种FQs药物[氧氟沙星(Ofx)、左氧氟沙星(Lfx)、莫西沙星(Mfx)、加替沙星(Gfx)]的耐药性,用PCR测序方法对FQs药物耐药相关基因gyrA、gyrB进行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熔解曲线方法进行北京基因型鉴定.结果 在229株MDR菌株中,94株(41.0%,94/229)对任一FQs药物耐药.其中,Ofx耐药率最高(41.0%,94/229);Lfx、Mfx耐药率居中,分别为31.4%(72/229)、30.6%(70/229);Gfx耐药率最低(20.1%,46/229).94株对FQs耐药菌株中,81株(86.2%,81/94)发生gyrA基因突变,第94位密码子突变最常见(60.6%,57/94);10株(10.6%,10/94)发生gyrB基因突变.7株gyrA基因双位点突变均显示为高水平耐药;9株gyrA与gyrB联合突变中,2株为高水平耐药.重庆地区对FQs耐药菌株中北京基因型80株(85.1%,80/94),其中,现代北京基因型占60.0%(48/80).结论 重庆地区MDR结核分枝杆菌对FQs耐药的菌株以现代北京基因型为主,其耐药相关基因突变主要发生于gyrA基因.

    分枝杆菌 结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氟喹诺酮类 DNA突变分析 基因型 小地区分析
  • 含环丝氨酸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CSTPCD 2018年8期

    目的 分析含环丝氨酸(Cs)化疗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全国11家单位纳入全球基金第五轮耐多药结核病防治项目、符合选例标准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2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化治疗方案,即:6PZA-Am(Cm)-Lfx(Mfx)-Pto-Cs/18PZA-Lfx(Mfx)-Pto-Cs;替代方案:PAS替代Pto,Cm替代Am,Mfx替代Lfx(PZA:吡嗪酰胺;Am:阿米卡星;Cm:卷曲霉素;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Pto:丙硫异烟胺;Cs:环丝氨酸;PAS:对氨基水杨酸钠).收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严重程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处理方法及预后,并判定其与药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623例研究对象中有316例(50.7%)发生至少一种药物不良反应,36例(5.8%)患者由于药物不良反应停服药物或者更改治疗方案.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为高尿酸血症(22.8%,142/623)和肝功能异常(18.8%,117/623);出现与Cs很可能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或精神症状者有27例(4.3%),发生时间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2,6)个月,对患者进行停用Cs或心理辅导等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应用含Cs的标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或精神症状与Cs有关,在对患者使用含Cs方案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其中枢神经系统或精神系统症状.

    环丝氨酸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药物毒性 药物评价
查看更多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