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评估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2例和健康志愿者30例的体检资料.结果:低危险组患者PCT平均值为(0.91±0.13) μg/L,CRP平均值为(30.2±5.3) mg/L,D-二聚体均值为(0.58±0.11) mg/L,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数据明显增大(P<0.05),PCT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1=0.92,CRP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2=0.85,D-二聚体与病情的相关系数r3=0.82.结论:PCT、D-Dimer和CRP指标对CAP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的指导价值.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5年我院诊断为CAP的患者,CAP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相关标准.将C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抗生素治疗方案为左氧氟沙星,对照组抗生素治疗方案为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①研究组和对照组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疗效分别为94%、92%,无显著差异(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恶心、肝酶增高、头晕、皮疹)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CAP疗效肯定,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分析92例老年CAP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老年CAP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加之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故本病误诊、漏诊率较高,死亡率较高.结论:要加强对老年CAP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常见院外感染性疾病.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脏器功能减退,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故老年人罹患CAP正逐年增加.目前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率不断升高,造成临床医生治疗感染性疾病压力不断增加,从单一药物发展为联合用药.
目的:探讨国产人工耳蜗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6月~2015年5月在华西医院人工耳蜗植入中心植入国产一品牌人工耳蜗并随访半年以上的40例患者,其中语前聋27例,语后聋13例。使用听觉行为标准(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IR)评估受试者的人工耳蜗使用效果,并调查患者及家庭对人工耳蜗使用的满意度。结果:40例受试者术后均无近期及远期并发症。语前聋患者CAP平均得分3.46, SIR平均得分2.08;语后聋患者C A P平均得分4.15,SIR平均得分4.39。82.5%的家庭对使用效果满意,语前聋患者及家庭的满意度更高。结论:国产人工耳蜗安全性好,能较为有效的帮助听障患者。
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由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其中以细菌、病毒最为常见,理化因素、药物和免疫损伤等也可引起.依据肺炎患病地点和时间的不同而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气短、胸闷或胸痛等.
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在内的肺实质炎症,由多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其中以细菌、病毒最为常见,理化因素、药物和免疫损伤等也可引起.依据肺炎患病地点和时间的不同而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和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气短、胸闷或胸痛等.CAP多属于中医学"风温肺热病"、"肺热病"等范畴.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仍然是造成全球儿童死亡的常见原因,尤其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目前儿童CAP的管理(包括病原学诊断、疫苗引进后疾病流行病学变化情况等)仍有许多问题尚不明确,现对儿童CAP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而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帮助.
200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和美国病理学医师学院(CAP)联合发布了乳腺痛HEB2临床榆测指南(以下简称ASCO/CAP指南)[1],对HER2检测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定义和规范.该指南中指出目前没有评价HER2水平的金标准,对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两种检测方法尤意推荐哪一种更好.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儿童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CAP的病原学诊断仍较困难,治疗上易过度使用抗生素。本研究严格按照CAP诊断标准[1]选择病例,回顾性分析152例因CAP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 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的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原体检测情况及常见细菌的耐药性,从而探讨儿童CAP病原体组成、常见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特别是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原体变迁和抗菌药物耐药率上升,CAP面临许多新问题[1].
目前临床血压测定的对象都是上臂肱动脉,临床工作中所说的血压即指间接法测定的肱动脉血压.实际上动脉血压应当是主动脉压,指升主动脉根部血压,目前被称为中心动脉压(central aor-tic pressure,CAP).
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国内外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指南[1],通过多年的各种学术活动与毕业后教育,呼吸科医生们几乎无人不晓,已基本形成了自觉按指南规定选择经验性用药的良好习惯.但即使这样,甚至有时初始治疗依照指南选择了规范的联合用药方案,也偶然会遇到治疗失败的病例,虽然不常见,但也会关系到患者的安危.以下是近2年来笔者遇到的3例较“特殊”的CAP病例,愿与读者分享,共同汲取经验.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世界范围内危害儿童的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由于难以获得合适的标本,儿科通过常规细菌培养的方式进行CAP的病原学诊断一直是个挑战,而且CAP的住院病人在住院前普遍都有使用抗生素的历史,这将影响常规细菌培养的结果.一些研究表明使用体外核酸扩增的方法可以迅速检测和确定细菌病原体.其临床价值值得探讨.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在普通人群中的年患病率约为0.1%~1.16%,>65岁人群的年患病率约为2.5% ~4.4%.门诊患者中CAP的病死率为1%~5%,住院患者平均为12%,ICU患者约为40%[1].经验性抗感染药物的过量使用导致CAP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逐渐上升.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高达24.9%,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87.5%[2].
美国每年新发男性恶性肿瘤患者中几乎25%为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1],其中40%需要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RP)[2].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筛查及前列腺穿刺活检在我国的不断普及,局部早期CaP发病率迅速上升并导致RP数量的逐年上升.
在电生理反应测听(ABR,CAP等)应用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寻求一种既能满足神经冲动的同步化,又能反映耳蜗功能的客观听力检测方法,而听觉稳态反应的出现似乎可以解决这一问题[1].听觉稳态反应(ASSR)又称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ulti-frequency steady-state evokedpotential,MFSSEP),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客观听力检测技术,是指用连续稳态的刺激声诱发听觉系统的反应.用计算机技术将这种神经电反应提取并描计下来,就可作为客观听阈检测的一种手段.
人类的听觉系统分为外周听觉系统和中枢听觉加工系统(central auditory processing,CAP),即由执行大脑听觉模式加工功能的神经系统组成.外周听觉系统的损伤比较容易诊断.
目的 调查当前CAP感染细菌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归纳和总结国内外最新有关CAP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和主要致病细菌耐药的现状.结果 CAP致病原的组成因国家、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细菌耐药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高.结论 只有根据目前CAP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和当地细菌耐药的现状,结合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才能有效降低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减少CAP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和降低总死亡率.
目的 介绍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认可程序.方法 通过查阅CAP实验室检查清单、认可手册以及总结本实验室CAP认可经验来介绍CAP认可程序.结果 通过CAP认可可以提高医学实验室的检验质量,使检验数据获得国际认可.结论 美国病理学家学会认可程序是一个国际公认的、高水平的和权威的认可程序.
目的:总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护理体会。方法结合52例CAP患者临床护理,总结护理实施过程。结果本组52例CAP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1~28d,平均18d,护理满意度100%。结论加强基础护理,根据患者出现的症状,确实做好对症护理,密切监测患者体征变化和病情观察,同时也应注重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出院指导,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发(CAP)并发急性脑病综合症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将30例老年CAP合并急性脑病综合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单发老年CAP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有咳嗽、咳痰、喘憋等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失眠、纳差、脑血管意外病史和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CAP并发纳差、失眠、既往脑血管病史、心律失常时提示易发急性脑病综合症,需注意观察有无精神症状。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肺实质急性感染,临床上常伴有急性感染的症状,胸部x线片有急性浸润的表现,听诊可发现病变部位呼吸音的改变或局部的湿罗音.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 CAP)是最常见的一种前列腺疾病, 约占临床前列腺炎病例的90 %~95 %,本病又称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PS),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生理痛苦及精神负担.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v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儿科的常见病,其大量病例分布在基层医疗机构中[1].我们应用头孢西丁钠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45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显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小儿急性胰腺炎(CAP)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之一.据文献报道,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绝大多数小儿急性胰腺炎为水肿型,预后良好.而坏死性胰腺炎死亡率高达30%~40%.故早期诊断、明确病因、积极防治,是降低CAP发病率,防止水肿型胰腺炎向坏死型胰腺炎发展的关键.现将本院两年来收治小儿急性胰腺炎29例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又称院外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1].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CAP,有利于提高CAP的治愈率.我中心采用莫昔沙星、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三种药物序贯治疗 CAP,旨在观察三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前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初始抗菌药物治疗几乎均为经验性治疗.因此,病原体的检测对于完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调查并分析了我院成人CAP患者病原体的检测状况,旨在了解致病原的耐药情况,为我院的CAP的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