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时难免操作不慎,将酸性或碱性化学物质溅入眼内,造成眼部损伤.轻者可仅有眼痛,流泪,结膜充血、水肿,视力轻度下降等;重者视力严重下降,角膜烧成灰白色,甚至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穿孔.碱性物质还容易渗入前房,引起剧烈的虹膜睫状体炎,并可继发青光眼.那么,如何采取措施,才能将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呢?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突然,病情多变,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我院近年来收治46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目的总结消化性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急诊胃切除手术适应证,寻求提高溃疡病一期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01/2001-01消化性溃疡穿孔急诊胃切除54例.结果54例急诊胃切除中,毕Ⅰ式6例,毕Ⅱ式48例,随访47例,术后全部恢复良好.结论对消化性溃疡穿孔急诊胃切除,只要遵循手术操作原则,掌握炎性肠管缝合技术和彻底处理腹腔污染,急诊胃切除适应证可以放宽,能使溃疡病一期治愈率和病人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综合疗效。方法: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客观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显著。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修补术护理.方法:对21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施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结果:21例患者均于术后6~11天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患者损伤小,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诊胃大部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均行胃肠减压后,开腹穿孔部位,吸尽腹腔积液后均行率罗Ⅱ式胃大部切除结肠前吻合术.结果 术后标本病理检查出十二指肠溃疡39例,胃溃疡18例,胃溃疡并重度非典型增生2例,胃癌穿孔1例,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穿孔修补术,术后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我们认为胃大部切除兼术后综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安全有效的.
2011年10月17日,患者杨某到某医院住院,行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五天出现应激性溃疡穿孔,行剖腹探查术,术后杨某在未治愈的情况下于2011年12月5日出院。出院后次日在家中死亡。尸检结论为胃空肠吻合及胃造瘘术后患者有中-重度心室壁心肌间质脂肪组织浸润,可使心脏代偿能力下降,导致心源性猝死。原告杨某的两位子女认为,由于某医院的医疗过错最终导致了杨某的死亡,起诉至法院。
自1987年7月-1999年6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消化溃疡160例,并与单用西医治疗172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胃镜检查确诊,诊断参照小儿消化性溃疡胃镜诊断标准.排除:(1)婴儿型急性消化性溃疡;(2)继发性消化性溃疡;(3)溃疡穿孔.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消化性溃疡又称肝源性溃疡,其发病率占肝硬化病人的18.6%[1],穿孔后由于大量腹水,低蛋白血症的存在,溃疡组织周围水肿,自行愈合的可能极小,需及时手术治疗,消除腹腔感染源.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 通过对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中医院2005-2011年共收治的15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50例病人,男143例,女7例.男女之比为20:1.最大年龄91岁,最小年龄13岁,平均年龄54岁.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28例,占穿孔总数85%;胃溃疡穿孔22例.均行手术或胃镜检查得到证实.手术治疗141例,保守治疗9例,手术治疗率为94%.穿孔至手术最短时间8h,最长时间78h,平均49h.有确定溃疡病史或溃疡病症状者107人,腹膜刺激症者140例,膈下游离气体者118例,轻度休克者18例.行穿孔修补术者115例,行胃大部切除术者26例,胃穿孔修补术后病理证实为癌性穿孔短期行胃癌根治术者4例.保守治疗9例中有1例因幽门瘢痕性狭窄不完全性梗阻择期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死亡3例(2.1%).结论 本组多数病人以往有溃疡病症状或确定溃疡病史,穿孔前数日有返酸、嗳气、胃区烧灼痛等溃疡病活动的症状;穿孔后表现为急性腹痛;显著的腹膜刺激征;腹部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腹腔穿刺阳性;白细胞显著升高等.根据这些特点,诊断并不困难.必要时可结合腹腔脏器超声及CT等其它辅助检查协助鉴别急性胰腺炎、胆石症、急性胆囊炎等病症.因为病人病情重,入院晚,保守治疗效果差,所以,目前我们认为: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案.随着临床药物的不断推陈出新及内科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经验的大量积累,近年来内科治疗溃疡病的效果大为改观,因此,我们主张单纯穿孔缝合术为主要的手术方式,术后积极规律内科用药治疗.这样既降低了手术的风险,穿孔修补术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又减轻了病人的医疗负担.
患者男,42岁,因腹部剧痛向肩背部放射6h入院.既往发作性上腹部疼痛,未系统诊治.查体:T 37.3℃,P 84次/min,R 21次/min,BP 130/78 mm Hg(1 mm Hg=0.133 kPa),痛苦面容.腹式呼吸消失,板状腹,右侧腹部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腹部X线检查示:双侧膈下游离气体.考虑消化性溃疡穿孔.予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对症、支持等治疗,逐渐好转.入院后第5天进半流质饮食、停止胃肠减压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胃部振水音.
糖皮质类激素被广泛用于治疗颅内肿瘤瘤周水肿,疗效肯定,研究表明它的确能够减轻2/3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1],但机理尚不明确。由于糖皮质激素影响水盐代谢、糖代谢,可出现高血压、低血钾、骨质疏松、糖代谢异常、消化性溃疡穿孔出血和水钠潴留性浮肿等多种副作用,因而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准确地评估患者对地塞米松的反应,在控制症状的前提确定最小有效量是十分必要的。现报道1例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颅内转移性肿瘤临床疗效。
腹腔镜胃肠手术是继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之后开展较早、病种较多、随访时间较长的一组微创手术.在腹腔镜胃肠手术发展的初期,仅做一些良性病变切除手术,如阑尾切除、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手术、胃良性肿瘤切除手术、胃底折叠手术、肠憩室切除手术、结肠息肉的部分肠段切除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Crohn)病的病变肠段切除手术以及肠梗阻的松解手术等.随着技术的熟练和水平的提高,一些复杂手术也相继开展,1991年开始用腹腔镜辅助法完成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和结肠切除手术,1992年用完全气腹方法首次完成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1].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熟练及器械的不断更新,腹腔镜应用于溃疡病穿孔治疗已较为广泛.2002年3月~2008年12月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4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自2007年以来,我院改良了腹腔镜溃疡穿孔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说明腹腔镜治疗的优势,我们自2008年7月开始至2010年7月进行了腹腔镜手术和普通开腹手术的同期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入住我院诊断为胃十二指肠穿孔并急诊手术者.排除标准:穿孔时间超过12h,严重心、肺疾病,怀疑为恶性穿孔,穿孔合并幽门梗阻者.共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19~80岁,中位年龄38岁;穿孔时间6~12h;胃穿孔8例,十二指肠穿孔34例;腹腔镜修补组20例,开腹修补组22例.经过严格的筛选匹配,使两组在麻醉方法、穿孔时间及平均年龄上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例1男性,58岁.2003年10月因左上腹疼痛10 d,伴恶心、呕吐,腹部X线透视发现升结肠明显积气收住院.2000年7月因十二指肠溃疡曾在我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基础胃酸为3 mmol/h,1年后发生残胃穿孔,在我院行穿孔修补术.2002年4月再次发生穿孔后再次修补.入院后,拟诊为机械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中见第1次手术为胃空肠结肠前吻合顺蠕动形式,胃肠吻合口与肝和横结肠致密粘连形成封闭腔隙,内有大量胃内容物.吻合口前壁可见一个长10 cm巨大穿孔,残胃网膜左动脉的第1个垂直分支留存.将残胃空肠部分切除,改行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后病理诊断为吻合口慢性溃疡穿孔.住院12 d痊愈出院.术后1年行钡餐X线造影示吻合口无溃疡复发.
患者男,65岁,24年前因贲门胃底癌经胸行胃近端切除、胃癌根治术,15个月前因上腹不适行胃镜检查,发现吻合口下方胃小弯处有一溃疡直径约1cm,未发现有肿瘤复发,后未经系统的内科治疗,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约100~200ml,共3次,急诊以"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入院,入院30min 后突然发生呕血约1500ml,色较新鲜,血压75/45mmHg,脉搏触不清,心率120次/min,加压输血800ml后,血压升至90/60mmHg,在输血期间血压又再次下降,考虑出血量较大,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紧急行开胸探查手术,术中见残胃高度膨隆,胃小弯处有一瘢痕和心包紧密粘连,原吻合口处未见病变,于胃前壁近瘢痕处取纵行切口约5cm切开胃壁后,有鲜血从切口涌出,夹带有少量陈旧性凝血块,手指于瘢痕处探查,触及一小孔,直径约0.5cm,压迫后活动性出血停止,吸净积血,可见胃腔内有大量陈旧凝血块约800ml,吸除血凝块仔细探查发现瘢痕处小孔为一溃疡穿孔,穿通胃壁和心包与左心室相通,沿瘢痕周围切开喂壁,将瘢痕组织旷置于心包,将心脏上小孔交锁缝合后,碘酒处理溃疡瘢痕处粘膜.
患者男,19岁.因间断右上腹隐痛伴黑便2年,加重 20d,突发全腹痛6h急诊入院.查体:右侧肋骨较左侧高约 1cm,右侧肋间隙不规则.腹平坦,全腹压痛,反跳痛伴肌紧张,右上腹最著,肠鸣音弱.X线片发现胸廓畸形、第五腰椎隐性脊柱裂.腹部CT示马蹄肾.术前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胸廓畸形、隐形脊柱裂、马蹄肾.
患者男性,15岁,主因间断上腹部不适4月,伴发热、消瘦1月于2008年8月1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反复上腹部不适,进食后加重伴有呕吐,每日下午发热,体温38.0℃~38.7℃,体重下降20 kg.
病人男,75岁.因左上叶肺癌于2000年3月行左肺上叶切除.术后第1 d发生腹胀,予以胃肠减压,TPN深静脉营养.术后第3 d并发呼吸功能衰竭,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第6 d腹痛、腹泻,排柏油样便.第7 d行胃镜检查证实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穿孔,直径约1.5 cm.遂于次日行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术.病人术后历经心、肺、肾衰竭等多脏器衰竭,抢救2个月余,康复出院.
微创手术又称锁孔手术,是通过腔镜完成的手术,体现以人为本,对人的关怀,是近年新兴的治疗方法,微创手术不单在生理上创伤小,心理上所受的创伤也小.微创是与传统的切开手术比较而言,用锁孔切口通过腹腔镜完成腹部手术,在普通外科已经率先应用于胆囊切除,阑尾切除和溃疡穿孔等手术.实践证明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近年有些手术不再限于体腔,有可能在封闭的腔隙进行操作,如颈部和腋窝.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诊断及治疗急腹症方面,应用日益广泛.我院自1992年2月~2002年8月共收治高龄胃十二指溃疡穿孔患者30例,其中,行腹腔镜大网膜覆盖穿孔缝合术19例,开腹手术11例(1例系腹腔内广泛粘连,腹腔镜操作困难,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效果明显优于开腹组.报告如下.
急性穿孔是消化性溃疡较常见而且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死率高.自1984年以来我院共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268例,其中老年病人59例,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保守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156例,分为保守治疗组(n=96)和手术治疗组(n=60),保守治疗组采取保守治疗方法治疗,手术治疗组直接行手术治疗,分析保守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96例患者均符合保守治疗的适应证,经保守治疗全部痊愈,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无死亡患者;手术治疗组治愈53例,出现吻合口瘘、腹腔脓肿等并发症9例,经再次手术治疗后5例好转,而另有2例因多器官衰竭而死亡。2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治愈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症状较轻、无幽门梗阻及出血,腹膜炎局限,渗出液难以抽出或少于5 mL的患者采取规范化保守治疗也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疗效确切。
目的 比较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对照组(开腹修补术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1.34±12.16)min、(26.39±3.36)h、(7.43±1.16)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03.64±14.65)min、(46.62±4.48)h、(14.35±2.46)d,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传统的开腹修补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及恢复快等优点,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更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目的 分析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9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3例患者都在术前得到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94.62%.于术中都进行修正性治疗,1个月后随访,除4例癌性溃疡高龄患者情况较差,其他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断必须结合长期以来的临床资料,并结合辅助检查进行诊断,辅助检查做为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但不能完全把辅助检查结果当作临床诊断的决定性判断依据.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急性上消化道穿孔的病情,寻找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0例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7例,4例治愈,1例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转手术治疗,2例死亡.手术治疗44例(其中1例为保守治疗无效而中转手术),治愈43例,1例死于多系统功能衰竭.结论:手术是治疗老年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但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掌握适应证.
1 临床资料本组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简称FDGE)22例.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2岁.年龄≥60岁15例,<60岁7例.胃癌18例,其中行胃癌根治术D2、D3或D4共13例,行早期胃癌切除术D1或晚期胃癌姑息切除术共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4例,其中并发溃疡穿孔3例.本组2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肠重建方式:Bilroth-Ⅱ式20例,Bilroth-Ⅰ式2例.22例FDGE出现症状时间均在术后3~10 d.22例均有上腹饱胀及烧灼感,恶心呕吐症状;12例查体肠鸣音弱;6例上腹振水音阳性;其余病例腹部无阳性体征.22例均保守治疗并痊愈出院.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比较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我院42例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46例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7 3±4 0)h显著短于开腹组(50 6±11 6)h(t=7 018,P<0 01)、术后并发症1例显著少于开腹组7例(÷2=4 377,P=0 036)、住院时间(6 5±1 3)d显著短于开腹(10 4±1 1)d(t=15 175,P<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临床上,急腹症为常见病,其特点为急、重、快,应引起临床重视.究其病因大多为腹内脏器的炎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输卵管炎等)、出血(如外伤引起的肝脾破裂、胃肠破裂、宫外孕破裂等)、梗阻(如肠梗阻、胆道蛔虫症、输尿管结石、卵巢囊肿扭转等)、穿孔(如胃肠溃疡穿孔)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