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 3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与其他精密的医疗仪器一样,只有按照要求操作和定期保养,才能保证机器可靠运行,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机器使用过程中定期执行探头清洗浸泡,每日关闭机器电源之前用 E- Z清洗液执行关机程序.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由相关主管部门政府招标采购了大批医疗设备并免费配置到急需的基层医疗单位,对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诊疗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医疗设备维修工程技术人员,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只能要求外援,本文便是其中一例。
材料与方法仪器与材料:BC-538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一次性Hb吸管、一次性离心管、一次性采血针及注射器、抗凝管等.
随着技术的进步,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能够对绝大多数样本提供快速准确的测量结果。然而,由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的特殊性,有很多因素可影响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其中,脂质颗粒是最常见的干扰因素之一。《粒子群分离度数字增强技术及其在去除脂质颗粒对WBC计数干扰中的应用研究》一文旨在分析脂质颗粒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BC-6800)白细胞(WBC)参数计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粒子群分离度数字增强技术,该方法能有效分离脂质颗粒和白细胞粒子,从而达到去除脂质颗粒干扰的目的。
盐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检疫实验室于2004年购置了一台日本株式会提供的Sysmex KX-21N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该机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分析参数比较全面等优点.截止2006年8月底,该分析仪共检测血常规标本7 100份左右,现将该仪器的保养、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总结归纳,以供参考.
0 引言近几年,国家对基层医院的大力扶持使得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在乡镇、社区等中小医院得到广泛普及,目前临床检验科室已经基本告别了手工计数分析血液细胞的阶段,开始进入全自动的设备分析阶段[1].
我院新进一台深圳迈瑞BC-518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该分析仪提供全血与预稀释两种分析模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法按要求标本一般为抗凝静脉血,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在预稀释模式下进行分析,预稀释法检测结果的可靠性一直困扰着检验人员.为了探讨静脉全血标本与预稀释标本检测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我们对20例随机门诊患者血液标本进行了两种模式的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CELL-DYN37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简称CD-3700)是目前比较先进的一种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该仪器采用多角度激光散射技术对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对结果异常标本,有特殊颜色提示;对怀疑的细胞,有异常报警提示;每个结果都会给出散点图和直方图.但目前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筛选标准在国内外没有统一规定,我们参照国际血细胞复检规则,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血液科患者血涂片由血液科实验室完成,制订了我院CD-3700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现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国各地陆续采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在实践中发现,仪器法检测静脉血结果与末梢血的参考值差异很大,尤以白细胞计数偏低最为明显,给诊断和健康体检的判定带来难度.血细胞参数受地域、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大连市健康人群静脉血细胞正常参考值进行研究,以探讨和建立大连地区健康人群静脉血细胞参数正常参考范围.
随着现代医学检验技术的飞速发展,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普及使用,已大大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和工作质量.但是从仪器的型号种类、标本的来源、检测原理、室内质量控制及操作者的业务水平、熟练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取得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必须加强血液细胞分析仪的质量控制,自我科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以来,笔者在质量控制工作中的体会做如下分析:
临床对贫血的初筛试验是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数及红细胞压积比(HCT)的测定,笔者在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常规检验时发现部分被检查者的Hb、RBC及HCT均正常,只单纯地出现RBC平均体积(MCV)增大,RBC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增高,即红细胞出现了大红细胞,甚至巨红细胞的形态改变.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血小板数量检测,特别是血小板形态异常的数量检测的准确性对临床部分药物治疗剂量的监控,病人术前检查及血小板消耗性疾病、血小板生成减低性疾病的判断诊断意义重大.我科在2003年10月~12月用希森美康公司XE-21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分别用光学法及阻抗法进行血小板计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以观察红细胞和血小板体积对血小板检测的影响,现介绍如下.
近年来,正常成人、儿童静脉血血细胞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国内相继已有不少学者报道过[1~2],由于血细胞参数参考值范围是有针对性的,通常会因地氏、种族、人群、性别、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为了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血细胞参数参考值范围,我们为此对本地区108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日本 svsmex XT-2000i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我科从2006年引进法国mythic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以来对异常细胞直方图和异常报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所有标本来自笔者所在医院门诊部各诊疗室就诊患者的末梢血,共计50例.实验方法:①BC-3000plus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采集末梢血后,以EDTA.K2按1:9的比例抗凝,实验前标本不作预稀释;②在分析仪计数的同时,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推荐的许汝和稀释液镜检手工技术血小板.
CELL-DYN 3700(CD-3700)是由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CD-3700系统中使用了4个独立的检测通道,以获得血液学参数,其中WBC是通过光学法(WOC)与阻抗法(WIC)两种独立的途径进行分析的.光学计数法(WOC)与WBC分类数据是在光学流动通道中进行检测,WBC阻抗法计数(WIC)是在一个电阻抗通道中进行检测.由于两种检测都有强度和限值,因此提供两种方法以便在存在某些干扰物质和病理学条件时,能够提高仪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数据分析运算法则会自动对每个检测进行评估,由WIC 与WOC交互作用,产生最终的WBC报告值[1].如果WIC 与WOC存在差异,白细胞结果旁就会出现(WIC)或(WOC)报警提示,说明此时报告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结果不可信,必须进行复检.当WIC 与WOC存在差异时,既可能是标本的原因也可能是仪器故障的问题.如果仪器使用过程中,在没有更改校准系数的情况下,全部标本的白细胞WOC 值都明显低于WIC,说明仪器已经存在问题.此时应从试剂、样品旋转阀、样品检测器、进样蠕动泵管方面查找原因并分析处理,其方法介绍如下.
目前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在医院的使用已相当普及,无论是使用二分类或三分类,还是使用更高级的五分类的血细胞分析仪,其多项指标如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等项结果较准确可靠,但血小板计数结果不够准确,波动大,重复性差.现对其干扰因素初步分析如下,供同行参考.